雷若虹 錢淼華
摘 要: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助人形式,團體輔導課程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緩解壓力,學習人際交往的技巧,悅納自己,悅納他人,在歡樂中成長和進步。
關鍵詞:團體輔導 課程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4-0055-02
1 團體輔導的概念
團體輔導(Group guidance)主要是從團體咨詢(Group counseling)和團體心理治療(Group psychotherapy)衍生而來的。基本上三者有著相通之處,尤其是團體輔導與團體咨詢,至今還難以區(qū)分。這主要是由于英文的團體咨詢(Group counseling)翻譯成中文其實有多種譯法,比如可譯為團體咨詢、團體咨商、團體輔導等等,臺灣地區(qū)多用團體咨商或團體輔導,香港地區(qū)多用小組輔導,而大陸則多用團體咨詢。[1]
團體心理咨詢是一門以心理學為基礎的專業(yè)助人知識、理論與技術。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 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 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以發(fā)展良好適應的助人過程。[2]
2 團體輔導課程啟示
2015年秋季學期筆者選修了錢淼華老師的《人際交往訓練團體輔導》這門課程,每一節(jié)課我們都會針對不同的話題進行訓練,還開展了團體輔導的實踐活動,分組表演,十分有趣,所以我非常喜歡上這門課。
時光飛逝,一個學期的團輔課已經結束了。還記得當初懷著好奇的心情走進課堂時的情景,陌生的環(huán)境,陌生的面孔帶給筆者些許不安,而如今那份不安早已化成滿滿的不舍。十幾次課雖然十分短暫,卻讓筆者收獲了太多太多。
2.1 戰(zhàn)勝了自己的膽怯
曾經的筆者非常內向,不敢主動和陌生人去交流,從而導致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很小,認識的人也只限于自己學院的,但通過這門課,認識了很多別的學院的同學。記得我們有一節(jié)課的主題是“讓我們相識”,老師先讓我們兩兩自我介紹,相互認識,然后擴大范圍,四個人相互介紹認識……最后大家分成兩大組圍成兩個大圈,里圈的同學和外圈的同學隨著圈的轉動相互認識,記住彼此的名字。起初的時候,教室里十分安靜,大家的話都很少,到后來大家都漸漸適應了,陌生的彼此好像也有說不完的話,甚至在老師說停之后大家還在滔滔不絕地聊著。為了記住大家的名字,我們開發(fā)了許多快速記名字的辦法;為了讓我們之間的距離更近,我們還互相交流了自己的小名。之后的課里,我們也有許多交流的機會,漸漸地我們都成為了好朋友,筆者的交際圈變廣了,和他人交往時更自信了,人也變得開朗起來了。
2.2發(fā)現(xiàn)了獨特的自己
也許曾經我們因為自己沒有美麗的容顏,傲人的家室,過人的能力而沮喪,但那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從沒有像自己想象中的那樣不堪。每個人的身上其實都是有閃光點的,只是我們自己沒有發(fā)現(xiàn)。記得有一節(jié)課,老師發(fā)給我們每人一個橘子,讓我們觀察它的特征,每個人的橘子都有著不同的特征,我們記住它是因為橘子身上的斑點和凹槽等,即使后來和同組的同學的橘子放在一起擺造型時筆者也能一眼認出那個屬于自己的橘子,橘子因為是筆者的,所以筆者喜歡和接納,那么對于我們的同學,對于我們身邊的他人,更應該包容和接納。我們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是那個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自己。這個活動使我們看到了自己的長處,也更加相信了自己的獨特,從而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增加了一份自信。
2.3在歡樂中成長
在這里,筆者仿佛回到了四五歲,重新走進了幼兒園,變成一個無憂無慮的孩子,老師會帶著我們做游戲,在游戲中我們一起快樂地笑著,仿佛一切煩惱從來都不屬于我們。在緩解壓力獲得快樂的同時我們也成長了許多,更加理解了團隊的重要,印象最深的是心有千千結,這是一個集智慧與協(xié)作的游戲,需要隊員手拉手形成一個圈,記住自己的左右手分別是誰,確認后松手,在圈內自由走動。當組織者喊“?!保爢T們必須停在原地,再次牽起原先的左右手,這時牽起的手形成很多結或扣,隊員不能松手,只能通過“鉆”、“繞”、“轉身”、“跨”等方式將網狀解開。這主要考驗的是我們的合作精神與集體協(xié)作能力,最后解開網狀回到原來的圈時,大家的喜悅溢于言表,通過這個游戲同學們感悟最深的就是理解了協(xié)作的重要性,當人生面臨困擾時,只要我們善于用心,堅持不懈,并且相互信任團結協(xié)作,再復雜繁瑣的問題有了團體的力量也一定可以得到解決。
2.4 教師的人格感染我
從筆者第一次見到錢老師,她的親切、隨和就讓筆者感到十分的心安,在后來的相處中,她更像是我們的一位老朋友,與我們親切的交流,幫助我們緩解壓力。在她的課上,我們可以暫時拋開一切煩惱,大家一起做游戲,一起敞開心扉,整個教室都彌漫著歡樂的氣息。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我們不斷地發(fā)現(xiàn)自己,完善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筆者變成了一個善于交流的人。遇到錢老師,是我的幸運。
2.5 悅納自我、悅納他人
團體輔導對于改善人際交往現(xiàn)狀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tài)度與行為方式,以發(fā)展良好適應能力的助人過程。團體輔導創(chuàng)造了一個類似真實的社會生活情境,為參加者提供了交往機會,因此,特別適用于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的人。[3]
上完這門團體心理輔導課以后,筆者確實改變了很多。在心態(tài)上,更加樂觀了,看問題更加理性了。因為在與同學的交流中筆者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的煩惱并不算什么,好多同學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心胸也就開闊了許多。更重要的是,筆者從之前的內向冷漠,變得熱情開朗了;從原來的不善交際,變成得善于溝通了;從原來的悲觀,變成了樂觀。在和小伙伴們的交流中,我們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在不知不覺中都變成了更好的自己。
最后一節(jié)課,同學精心制作了班級視頻讓老師放給我們看,這讓我們十分感動,也讓筆者更舍不得跟這個團體跟錢老師分別。在未來的路上,我們會帶著更好的自己,帶著心中的愛,去分享,去交流。
參考文獻:
[1]樊富眠著.團體心理咨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2]樊富珉.我國團體心理咨詢的發(fā)展 [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6).
[3]樊富氓.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1996.
作者簡介:雷若虹(1995-),女,天津人,天津師范大學管理學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會計學。
錢淼華(1967-),女,湖南隆回人,天津師范大學學生處高級政工師,研究方向: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