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莉娜 方 芳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四川成都611731)
移動記憶軟件在大學英語詞匯學習方面的應用
——以Anki為例
宋莉娜 方 芳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四川成都611731)
文中首先回顧了移動記憶軟件研究背景,詳細介紹了Anki移動記憶軟件與其采用的間隔重復記憶法。研究主體部分通過新建記憶牌組、設置復習策略、統(tǒng)計學習結果三個步驟開展了大學英語詞匯學習實驗。實驗采取教師統(tǒng)一制作詞匯卡牌、學生復習和測驗方式進行。實驗結果顯示出基于用戶自定義的Anki具有開源性、多平臺同步性、共享性等優(yōu)勢,適合應用于大學英語詞匯記憶學習。
移動記憶軟件;間隔重復記憶法;英語詞匯
1.1 移動學習
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是近年來逐漸普及的一種重要學習方式,常指學習者借助各類流行的移動設備(各類操作平臺的手機、平板)和日新月異的無線移動通信網絡技術實現(xiàn)4A化學習(Anytime,Anywhere,Anybody,Anything)(楊麗芳)。國內外移動英語學習的研究表明移動學習具有碎片化、個性化、人性化、便攜化,交互化等特點,符合語言學習間隔性重復法則,適合語言類的學習。
1.2 詞匯記憶軟件及詞匯記憶策略
早期的詞匯記憶軟件更突出傳統(tǒng)的雙語字典或詞典功能,經過多年完善與發(fā)展,詞匯記憶軟件由淺編碼法向深編碼法發(fā)展。淺編碼法包括:1)基于讀音規(guī)則的讀音記憶法;2)基于機械重復的重復記憶法;3)關鍵字重復記憶法;4)基于詞匯組重新編碼的組塊記憶法;5)基于卡片或思維導圖的詞表記憶法。深編碼法包括:1)詞根詞綴構詞記憶法;2)上下文推論記憶法;3)輸出(口語或寫作)應用記憶法;4)聯(lián)想記憶法(同義、近義、反義、同音、近音等;5)元記憶法(洪珍)。
2.1 Anki移動記憶軟件介紹
Anki原為日語學習軟件,意為“暗記”。因為其具卓越的記憶功能、高度自由的開源性、免費性,被世界多個國家學習者不斷開發(fā)、完善并應用于記憶各類知識,因此其有多種語言版本。
2.2 間隔重復記憶法
間隔重復記憶法是通過短時間高濃度內容刺激模式獲得長期記憶效果的學習模式。2005年R.Douglas Fields美國科學雜志上發(fā)表了這種學習方法(wikipedia)。英國高中的校長Paul Kelley是間隔重復法的成果實踐者之一,他帶領教師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表明間隔重復記憶法顯著特點為:“短時間”、“高度濃縮學習內容”、“中間穿插體育活動”。其模式如下:1)20分鐘內教師快速講解多達70張幻燈片;2)10分鐘身體活動;3)20分鐘內,教師再次快速講解,但是需要挖去部分內容,供學生回憶完成;4)再次10分鐘身體活動;5)20分鐘內教師第三次快速講解記憶內容,并挖去更多內容供學生回憶完成,最后公布完整答案。
3.1 實驗對象調查:筆者教授的2015級大二藝術專業(yè)的兩個班共計122人。兩個班學生全部通過三級考試。實驗前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擁有率100%;44%的學生經常使用手機進行移動學習;96%的學生使用過手機(平板電腦)進行英語移動學習,其中英語移動詞匯學習占83.3%。
3.2 實驗步驟
本實驗使用教程為《E英語教程3》。詞匯量方面要求為領會式掌握2000個單詞(其中復用式掌握的單詞為1200詞)。本研究以《E英語教程》第一單元學習為例。具體含新建記憶牌組、復習策略設置、學習結果統(tǒng)計三個詳細步驟。
1)教師統(tǒng)一制作詞匯卡牌,學生學習軟件操作后共享卡牌到個人智能手機(支持多種操作系統(tǒng))進行學習。
2)復習策略設置:每單元學習完成后立即使用Anki軟件進行復習,每隔24小時再復習一次,隔4天后再復習。
3)統(tǒng)計學生實踐反饋的學習效果。
不同于其它詞匯記憶軟件,Anki不自帶內化的詞匯組,因此需要新建牌組(Deck)。新建牌組方式一是直接導入網絡上已經共享的牌組資源(shared decks),方式;二是按照學習者自身需求DIY,滿足個性化單詞記憶的需求。
第一:新建卡牌組(DECK)。Anki卡牌創(chuàng)建默認為default。本教學實驗中首先創(chuàng)建一個卡牌組。命名《E英語教程3》:1單元。
第二:設置考核題型和卡片格式。目前Anki自帶三種考核題型:basic(對答)、basic and reversed card(正反兌換)、cloze(完型填空)。相關插件支持選擇和翻譯題型。本教學實驗中考核題型設置如下 cloze {font-weight:bold;color:green;}即:考核采用cloze(完型填空),字體加粗,顏色為綠色。本教學實驗中卡片分類設置如下:1)NO.詞匯序列號;2)phrase詞組 ;3)meaning:英語解釋英語;4)example:英語例句;5)addition:其它附加;6)audio音頻播放。附帶標簽功能,如E-English-unit1(85)。Anki支持使用者使用Anki的開源性支持使用者直接修改開源代碼,進行批量設置,同時具有卡片格式共享功能。格式設置例如:card {font-family:arial;font-size:20px text-align:center;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white;}即:字體為Arial;正面字體大小為20px;采用居中對齊的方式。字體顏色為黑色,背景顏色為白色。
第三:批量創(chuàng)建卡片。通過excel表格建立批量知識點(含NO;phrase;meaning;example;addition),利用文本文檔進行格式轉化,保存為UTF8格式。最后利用Anki的import file功能實現(xiàn)卡片的批量創(chuàng)建。
圖1 :新建卡片并設置格式
Anki在傳統(tǒng)的抽認卡程序的基礎上采用了難度分級和間隔重復復習法,其算法基于SM2(SuperMemo-2)。
5.1 復習間隔重復與學習者反饋關聯(lián)
系統(tǒng)根據(jù)學習者反饋的學習難度不斷調整最適合的再次復習時間(劉芳等)。具體而言,學習者在復習過程中自主選擇復習某一單詞(句子等內容)的難度級別(again、good、easy)。其中again(生疏/錯誤/完全記不?。┻x項提示系統(tǒng)會默認在本輪復習完成后再現(xiàn)內容。good(猶豫/想起)系統(tǒng)會在設定的初次復習間隔時間時提醒復習(Graduating Interval:反饋為good級別的間隔重復時間,如1天)。Easy(順利/正確)系統(tǒng)會在較長的復習間隔時間后提醒溫習(Graduating Interval:反饋為good級別的間隔重復時間,如4天)。見圖2。
圖2 :復習間隔重復
Anki具有強大的統(tǒng)計功能。1)包含當天學習內容和預測(如學習時長、卡片數(shù)、重復計數(shù)、正確率、復習個數(shù)等)。見圖3。2)回答計數(shù)(如完形填空類題目):即已經回答的問題的數(shù)量。統(tǒng)計含學習日期、學習量、日平均量、每天復習數(shù)目等。3)復習時間:每天學習時間、平均回答用時等。4)新建卡片數(shù)量。含總計數(shù)目和日平均書目。5)間隔,即延遲直到再次復習時間。含平均間隔天數(shù)和最長間隔天數(shù)。6)反饋答案比例(again、good、easy)。7)卡片類型,即牌組中的記憶庫類型比例??ㄆy易度衡量反饋難度的時間間隔的大小。含卡片書、筆記數(shù)、最低簡化、平均難度、最高減輕等。
圖3 :學習結果統(tǒng)計范例
Anki實踐反饋效果顯示其有效輔助學生詞匯記憶,同時學生軟件操作能力和個人自主學習能力也得到提高,凸顯了Anki在移動時代背景下的巨大優(yōu)勢:一是同步性。Ankiweb服務器支持用戶在多臺不同操作系統(tǒng)(Windows,Mac,iOS,Linux,Android,web)的設備之間同步記憶卡片。其支持PC端制作編輯卡片,極大地便利了文字編輯和圖片及音頻的嵌入,同步到服務器,各平臺兼容性良好。二是開源性、可擴展性,支持插件。三是資源共享性。教師或同學可以共享或獲取共享卡片組。因此實驗證明其適合應用于大學英語詞匯記憶學習。然而Anki不同操作系統(tǒng)和設備之間同步時,需要穩(wěn)定的網絡支持;且當共享文件較大、特別含有音頻、視頻文件時,同步穩(wěn)定性有待提高。這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1]楊麗芳.移動學習在大學英語詞匯學習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12,(4):54-58.
[2]洪珍.高一學生英語詞匯記憶策略的實證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07.
[3]wikipedia.Spaced_learning[EB/OL].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aced_learning.
[4]劉芳,歐尚書,高婧,陳磊,江豐光.應用Anki學習軟件與間隔復習策略對中文詞匯學習效果之研究[D].第十七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2013)論文集,2013.544-547.
C913.6
A
1671-5136(2016)03-0127-03
2016-08-16
四川省教育廳2014年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基于開放教育資源的獨立學院英語多元智能教學模式構建》(14SB0447)。
宋莉娜,女,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教育技術輔助外語教學、英語口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