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敦民
世界衛(wèi)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于2015年10月26日宣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制品為“致癌物”,將紅肉列為“非??赡艿闹掳┪铩薄蟾娣Q,加工肉制品可導致大腸癌;紅肉可導致結腸癌,也可能引起胰腺癌和前列腺癌。據了解,來自10個國家的22名科學家在充分評估各種已有證據之后,同意這份名單。
加工肉制品是指使用煙熏、腌漬、添加化學物質等方式處理過的肉食,除火腿和培根(培根是由英語音譯而來,又名煙肉,原意是煙熏肋條肉或煙熏咸背脊肉,與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風味臘肉有點相似)外,還包括熏肉和香腸等等。專家稱,一天內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患大腸癌的幾率就將提高18%。“對每個人來說,因食用肉類而患上大腸癌的風險仍然是小概率事件,但隨著肉類攝入量的增加,這一風險也隨之加大?!?/p>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物質的致癌程度分為五級,依次為:“致癌”、“較可能致癌”、“可能致癌”、“致癌度不確定”和“可能不致癌”?!爸掳睘橐患墸侵掳┏潭茸罡咭患壍奈镔|。到目前為止,“致癌物質”的名單已經達970種。媒體稱,這使得加工肉制品與石棉、香煙、砒霜等一級致癌物質為伍。
眾所周知,砒霜是著名的毒藥,毒性很強,0.1克~0.2克砒霜進入人體后就足以致人死命。那么,加工肉制品真有如砒霜那樣的毒害嗎?筆者就此采訪了黑龍江中醫(yī)藥大學李曉雨教授。
○火腿和砒霜不能相提并論
李曉雨教授說,火腿和砒霜不能相提并論,媒體這樣說可能是為了聳人聽聞,但有混淆概念、混淆視聽之嫌,兩者不是一個概念。誰見過吃了火腿就像吃了砒霜一樣倒地死亡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fā)布的不過是食品安全風險警告,告訴大家吃這種食物的風險比較高,但并不是說吃了致癌物馬上就患癌癥。癌癥的產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起碼需要攝入一定量的致癌物才有可能患癌癥。加工肉制品被列為一級致癌物,是說其有致癌作用,但絕對不是說和砒霜一樣含有劇毒。在致癌作用這一點上,火腿和砒霜或許有某種相近或相似之處。但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不管什么地方的火腿也絕對沒有砒霜那么烈的毒性。
說起來,火腿是世界性美食,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也有火腿,不過他們僅是腌制風干而已,且是生吃。最有名的還屬中華火腿。中華火腿制作精細,即使是在古代,也最少經過鹽漬、煙熏、發(fā)酵和干燥四道工序;如今的火腿制作更為復雜,需要經過浸腿、洗腿、曬腿、整形、反復修割腌制、發(fā)酵保管、蟲害檢查、落架分級、翻堆擦油等80多道工序。如今,浙江金華火腿、云南宣威火腿、江蘇如皋火腿、江西安?;鹜仍趪鴥茸顬橛忻?。
在遙遠的古代,沒有保鮮的電冰箱,可由于特殊的工藝處理,中華火腿不僅味美,而且歷久不壞,可長時間保存,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特色食品。
○火腿致癌也非虛說
試想,火腿之所以能夠歷久彌鮮,長期不壞,“百毒不侵”,細菌和病毒都奈何不了它,必有御毒的高妙之處;或曰必有“毒”過細菌和病毒之處,是這樣嗎?
據專家介紹,食品本身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蔬菜中的平均含量大約是4毫克/千克,量很小,微乎其微;不過,火腿及腌制品制作時要添加有防腐作用的亞硝酸鹽的一種亞硝酸鈉。按照國家《GB2760-2011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肉制品中的亞硝酸鹽許可殘留量需要控制在每千克30毫克~70毫克之間(西式火腿類不能超過70毫克/千克,肉罐頭50毫克/千克,其他肉制品不能超過30毫克/千克)。
應該指出的是,亞硝酸鹽中的一種化合物—亞硝酸鈉本身就有毒,過量食入會麻痹血管運動中樞、呼吸中樞及周圍血管,形成高鐵血紅蛋白。急性中毒表現(xiàn)為全身無力、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瀉、胸部緊迫感以及呼吸困難;檢查見皮膚黏膜明顯紫紺。嚴重者血壓下降,昏迷、死亡。世界食品衛(wèi)生科學委員會上世紀90年代發(fā)布的人體安全攝入亞硝酸鈉的標準為0~0.1毫克/千克體重,按照這個標準使用和食用,對人體不會造成多大危害。
有人說亞硝酸鈉是致癌物質,但事實上亞硝酸鈉并不是致癌物質,致癌的是亞硝酸鈉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的亞硝胺。
亞硝胺是一些菜、肉類及微生物的降解的產物。在腌制、熏制食品中加入亞硝酸鈉,較易導致亞硝胺的生成。亞硝酸鈉進入人體后,大部分被代謝出體外,不一定會生成亞硝胺,只有在濃度、酸堿度、溫度等條件均適宜時才會生成。
據了解,在低溫(0℃~5℃)條件下,亞硝酸鈉極易反應生成亞硝胺(N-亞硝基胺)。北方的酸菜以及韓國的泡菜經常處于這種溫度下,極易生成致癌物質亞硝胺。流行病學研究證實,腌制食品包括腌制肉制品的攝入量越高,罹患癌癥的風險越高。
亞硝酸鈉在人體內也會生成致癌物質。亞硝酸鈉與人體蛋白質中氨基酸等胺類物質、胃酸及胃液中的其他化學物質可以生成亞硝胺。但維生素C對亞硝胺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就是說,多食用含有維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能夠抑制亞硝胺的形成。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加工食品一般都程度不同地含有毒副作用甚至致癌物質,但完全不吃加工食品幾乎是不可能的,如人們經常食用紅腸、面包、方便面等;即使自己在家里加工的飯菜、尤其是剩菜也會產生毒素。其中加工熟的葉類蔬菜8小時以后就可能生成亞硝胺。。
面對越來越清晰的致癌物的威脅,聰明的做法無非是盡量少吃加工食品,尤其是加工的肉食品。但偶爾吃點火腿、香腸之類的加工肉食品,并不會就罹患癌癥。人體是一架十分精密的機器,只要運轉正常,就會把有害物質排除體外,或者抑制其發(fā)展;只有食用過多,亞硝胺在體內積存過多,且免疫力下降的時候,才可能患癌。
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生活中需留意加工食品。專家告訴我們,各種醬菜、咸菜、魚醬、蝦醬、咸蛋、臘腸、火腿含有較多的亞硝胺類物質,應盡量少吃。燒烤類食物如烤肉串、烤牛肉、烤羊腿、烤鵝、烤乳豬等,含有強致癌物苯并芘,不宜多食。熏制食品如熏肉、熏肝、熏魚、熏蛋、熏豆腐干等亦含苯并芘等強致癌物,常吃極易罹患食管癌和胃癌。而餅干、面包等含有“可能致癌物”丙烯酰胺,也應少吃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