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帆
(山西師范大學(xué)臨汾學(xué)院 ,山西 臨汾 041000)
?
鋼琴曲《彩云追月》演奏技巧初探
張 帆
(山西師范大學(xué)臨汾學(xué)院 ,山西 臨汾 041000)
【摘要】《彩云追月》是由我國民族管弦樂曲所改編的一首鋼琴名曲,如何通過鋼 琴這一西洋樂器更好的展示“彩云”與“月亮”追逐打鬧,或是夜色朦朧的景象,這就需要我們既要有一定的音樂感覺,能分辨出那里是寫“彩云”,那里是描繪“月亮”,又要求我們有一定的演奏技巧,能更貼切的表現(xiàn)音樂,展示作曲家的意圖,以下本文就從演奏技巧方面對這首樂曲進行簡單分析。
【關(guān)鍵詞】鋼琴曲;《彩云追月》; 演奏分析
《中國鋼琴名曲30首》所收錄的《彩云追月》這首樂曲,原曲是由人民音樂家任光、聶耳在1935年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在1975年王建中先生將這首管弦樂曲改編成了一首鋼琴曲。王建中先生在改編這首作品時,既保持了原作品的曲調(diào),又充分發(fā)揮了鋼琴這種樂器的音樂表現(xiàn)方式。將作品的結(jié)構(gòu)進行了擴大,添加了引子、連接、尾聲、華彩等部分,并在不同的樂段對音樂作品的織體進行了調(diào)整,使整首作品變成了一個較為復(fù)雜的單三部曲式結(jié)構(gòu),同時也使演奏的 難度,音樂的表現(xiàn)意境提高了一個層次。
這首樂曲共71小節(jié),速度要求是(Moderato)中速,中板。音色要求是(Chiaramente)清晰,明亮、純凈。曲式結(jié)構(gòu):引子(1—9小節(jié)),A段(10—19小節(jié)),連接(20—21),B段(22—37小節(jié))、連接(38—47小節(jié)),再現(xiàn)A段(48—57小節(jié)),尾聲(58—72小節(jié))。
引子(1—9小節(jié)),開始是(P)弱的,我們在彈奏時,下鍵一定要深一些,手指要站住,在彈奏和弦時,下鍵要整齊,聲音要干凈,第一個小節(jié)附點四分音符與后面的八分音符在彈奏時,我建議采用音后踏板,只起連接作用,不要太多,以免聲音混雜。第2和第4小節(jié)16分音符的部分(譜例1),彈奏時是模仿古箏的,所以在彈奏時不要太機械,太過節(jié)奏規(guī)整,適合由慢到快再回到慢,同時右手顫音與左手16分音符的銜接要做好,顫音的開始也不要過快。第5、6、7小節(jié)要彈的干凈,不要拖泥帶水,這三個小節(jié)的音樂畫面是由上而下,像一層層的云彩落下來,最后停在第7小節(jié)的二分音符上,這個地方要呼吸,然后再彈后面的琶音,琶音彈奏時由快到慢,由強到弱,在引子最后這個地方有一個延長音記號,要等聲音自然消失了,在開始下面的彈奏。第8和第9小節(jié)與第一小節(jié)的彈奏是一致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首曲子意境很美,在引子這一部分,一定要引人入勝,讓聽者能靜下心來,彈奏著也要慢慢體會音樂的發(fā)展,為后面的演奏做好鋪墊。
譜例1:
從第10—19小節(jié)是A段,整首樂曲的主題部分(譜例2),主要采用了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節(jié)奏型,音樂采用單音旋律線條,剛開始練習(xí)的時候,一定要邊彈邊唱,左右手的旋律銜接部分要做好,旋律線條既要突出,還不能支離破碎,彈奏時要嚴(yán)格按照曲子中的要求,連線部分,也不要用太多的踏板,聲音連得起來就好,這一部分聲音節(jié)奏規(guī)整,不要忽快忽慢。這一部分音樂描繪的是云彩和月亮嬉戲打鬧,裝飾音部分,都要彈得輕快干凈,不要拖拖拉拉。
譜例2、
第20和21小節(jié)是短小的連接部,彈奏時要注意突出右手小指的高音。
第22—37小節(jié)是B段,B段分為兩個部分,22—29小節(jié)是B段的第一部分,也是高音區(qū)旋律的第一次陳述,這一部分描繪的是行云流水般的感覺,主要采用八分音符分解和弦的伴奏織體,與A段相比,音樂熱情洋溢,力度要稍強一些,右手的旋律部分好像波浪般的向高處推動,在彈奏時聲音要干凈,圓潤、流暢,左手分解和弦的伴奏織體,跑動時也要注意起伏變化。30—37小節(jié)是B段的第二次陳述,旋律聲部由高聲部轉(zhuǎn)移到左手的低音聲部,伴奏織體也由八分音符變?yōu)?6分音符,音樂更加流暢,我們在演奏時,一定要控制旋律聲部的速度,突出左手旋律聲部濃厚的歌唱性,右手的伴奏部分要彈的平穩(wěn)、流暢、安靜。左右手16分音符的銜接部分要彈的圓潤。右手在跑動過程中,手指要低觸鍵,指尖要敏感迅速,保持聲音的顆粒性,手腕和手臂要與手指相互配合,不能僵硬,但動作幅度要小,在音樂上行時,手臂要把手指推上去,下行時要拽回來。
38小節(jié)到47小節(jié)是龐大的連接部分,這一部分音樂輕柔飄逸,似乎是云彩和月亮在休息,音樂力度上不要太張揚。
48—57小節(jié)是樂曲的再現(xiàn)段(譜例3),這一部分是A段的變化再現(xiàn),旋律部分主要采用的是八度音程,織體變得厚實,力度變強,伴奏織體采用了民族五聲調(diào)式五連音的方式,畫面從原來的安靜也變得熱鬧,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彈奏時八度部分要彈奏的準(zhǔn)確、連貫,下鍵要扎實,聲音要高昂有穿透力,同時右手八度音程,還有和弦用小指彈奏的高音部分需要特別的強調(diào),因為它們是
旋律音。伴奏部分手指要貼鍵彈奏,五連音的部分要彈的準(zhǔn)確、均勻、同時要漸強,把音樂推上去。主題的兩次出現(xiàn)都要彈得輝煌,有氣勢。
譜例3:
最后58—72小節(jié)是一個龐大的尾聲,尾聲部分與引子基本相同,彈奏上變化不大,只是引子是要引出后邊的主題,尾聲所要表現(xiàn)的是漸行漸遠(yuǎn),漸漸消失的感覺,尾聲在最后三小節(jié)做了減慢,漸弱處理,最后以一個長琶音做了結(jié)束。
以上只是我在演奏《彩云追月》這首作品時的一些點滴認(rèn)識,要想更好的展示作者所要表現(xiàn)的云彩與月亮追逐嬉戲、或是月色朦朧的場景,都還需要我們更加深入的對這首樂曲進行分析和練習(xí)體會,要通過鋼琴這一西洋樂器更好的展示我國的民族音樂,既要求演奏者有一定的演奏技巧和音樂表現(xiàn)力,也要求演奏者了解我國的民族音樂,對民族音樂有深厚的興趣。
參考文獻
[1]魏廷格.中國鋼琴名曲30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年版.
[2]楊麗莉,王建中中國作品改編曲的民族特色研究[J];常州工學(xué)院學(xué)報(社科版);2010,03
[3]張美靜,鋼琴曲《彩云追月》音樂分析及演奏處理[J];讀與寫(教育教學(xué)刊);2012,10
[4]李東靜.人與自然的和諧——鋼琴曲《彩云追月》藝術(shù)特征和演奏技巧分析[J].音樂創(chuàng)作,2014,14(12)
[5]武麗娜.鋼琴曲《彩云追月》音樂分析[J].北方音樂;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