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明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0009-02
教學活動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師主導作用的效果與學生主體功能的發(fā)揮有著密切的關系。離開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教學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加強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使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化,是教學中要研究的重要課題。下面談談我的一些想法。
一、概念的學法指導
數(shù)學概念是反映客觀世界的數(shù)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形式。它是數(shù)學命題、數(shù)學推理的基礎。
1.指導學生按獲得概念的基本形式去學習概念
獲得概念的方式一是從大量具體例子出發(fā),以歸納的方法概括出一類事物的本質屬性來得出概念;二是從已有的有關概念來領會新概念的本質屬性而獲得新概念。教材中許多概念都是以這兩種方式給出的。如有理數(shù)中的正數(shù)、負數(shù)等概念,就是從大量具體例子出發(fā)概括出其本質屬性而得出其概念的。又如,一元二次方程的定義是:只含有一個未知數(shù),并且未知數(shù)的最高次數(shù)是2,這樣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指導學生理解概念的定義
對數(shù)學概念,要指導學生從正面提出問題,以求真正理解其內涵。
例如在介紹“平行線”的概念后,可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
①“在同一平面內”這一條件沒有行嗎?
②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有多少種位置關系?
這樣做一方面可幫助學生理解問題,另一方面可訓練學生學會提出問題,注意一些數(shù)學術語和關鍵詞的含義和用法,從而更好地理解概念。另外還應指導學生注意數(shù)學概念定義中語言表述的嚴謹、準確性。
二、例題的學法指導
(一)使學生了解例題的導向作用,并根據(jù)其作用進行學習
例題的導向作用:1.格式、規(guī)范示范作用;2.知識運用示范;3.解題途徑、某種數(shù)學方法或數(shù)學思想的運用示范;4.揭示題目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示范。
學法指導的要點為:l.通過對例題的仿做,學會此類題的解題格式、步驟及表達方式;2.對某知識點進行復習,鞏固,加深理解和運用;3.學習例題給出的解題途徑、數(shù)學方法或數(shù)學思想。例如,課本例題通常使用數(shù)形結合的方法或圖示去分析闡述問題,如行程問題用圖示的方法找出量與量之間的關系,借助數(shù)軸求出不等式組的解,都是數(shù)學中重要的方法,學生應會運用這種方法去解決問題。4.領悟例題間的關系,重新梳理知識,重組記憶架構。如解方程xHa5=11和解方程0.5xHa0.5=10,這兩個例題可視為是同類問題,學習中只需弄懂其中一例,就解決了一類。
(二)引導學生辯證地對待例題,培養(yǎng)學生探討問題的能力
教材中,由于例題及解法要集中展現(xiàn)某一知識點的應用和某種解題方法,往往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時教師應引導學生辯證地對待例題,培養(yǎng)學生探討問題的能力。
1.指導學生挖掘例題的多種解法。
2.把一些例題以練習的形式給學生做。把例題當作練習題來做有這樣的好處:當學生完成后可對照例題,檢查自己做得對與否,解題格式是否規(guī)范,步驟是否簡捷,方法是否恰當,從中也可能得出另一種解法,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練習的學法指導
做練習,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在運用中鞏固,進而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素質。教學中可實施以下的學法指導,改善上述狀況。
1.題組練習。教師根據(jù)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將課本中的練習題、習題、復習題設計和組織好題組,將重點、難點或主要方法集中表現(xiàn)出來,使學生的練習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針對性,并把做法介紹給學生。
2.指導學生選題,減輕作業(yè)量。除了教師布置的題目外,指導學生如何選做其它剩下的題目:①根據(jù)自身情況選題。課本內的題目大多數(shù)均分為:再現(xiàn)知識的練習、鞏固知識的變式練習、應用知識的綜合練習等層次。學生應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題。如所學基礎知識還未牢固,就不應選綜合應用性較強的題目;②不必大量重復選同一類型的題目;③不選怪題或偏題。
3.向學生介紹解題常用的探索途徑,減輕解題的阻力。如①在需要與可能的情況下,可畫出相應圖形幫助思考;②聯(lián)想以前是否遇到過類似題目;③設法將題目與自己會解的某個題聯(lián)系起來;④從課本或課外參考書中找一個類似題,研究分析其答案,從中找出解題的思路。
4.指導學生做好解題后的反思工作,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在實際中,學生往往會出現(xiàn)“解一題丟一題”的情況,這是因為題目一旦獲解,就很自然產生感情上的滿足,不重視解題后的反思,錯過了提高的機會。通過解題后的反思,我們可以總結出各種解題方法,加深對教學概念的理解,真正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其次,我們還應指導學生進行引伸,進行推廣,以培養(yǎng)學生的刻苦鉆研和創(chuàng)新精神。
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學法指導,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lián)系的。只有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真正達到掌握學習方法和主動學習的目的。從“學會”逐步走向“會學”,切實提高自學能力,提高整體素質。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