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金秀
【設計理念】
高一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有限、學習興趣不濃、參與課堂不積極,針對這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種方法,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運用手抄報、合作探究等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團結合作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目標】
1.了解“全才”作者及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
2.理解作者游赤壁的情感變化和通過主客問答手法表現(xiàn)出的曠達情懷。
3.學習蘇軾在挫折面前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和精神的舒張,引導學生樂觀面對挫折與坎坷。
【教學重難點】
1.借助工具書、學生導學案理解課文字詞句,找出文中詞類活用現(xiàn)象及特殊句式。
2.理解作者面對挫折所表現(xiàn)出的曠達的精神,引導學生樂觀面對挫折和坎坷。
【學生課前準備】
1.借助工具書、學生導學案,掃除文字障礙,疏通文意。
2.學生利用早自習時間,熟讀課文。
3.全班分成9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各自收集關于蘇軾的資料,并制作一張手抄報,做好上課展示的準備。提示學生可以從蘇軾其人、其才、其文、其思想等方面設計手抄報的內(nèi)容。
【預習檢測】
分角色朗讀全文,檢查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效果,糾正字音,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手抄報導入:投影儀展示學生課前準備好的手抄報,并讓學生口頭介紹手抄報內(nèi)容。
2.教師引用林語堂《蘇東坡傳》序中的一段話總結評價蘇軾。
二、文本分析
(一)閱讀分析第一段本段采用學生找錯的方法。
1.用PPT展示第一段翻譯,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其中存在哪些錯誤,并以搶答的方式糾正錯誤。設置以下誤點:①我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狀語后置翻譯設誤);②(我)舉杯叮囑客人(“屬”字翻譯設誤);③一會兒啊,月亮從東山上升起(虛詞“焉”此處為音節(jié)助詞,不譯);④越過那江面的茫然(定語后置翻譯設誤)。
通過這些設誤點,學生可以主動思考文言字詞及文言句式,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通過搶答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2.學生據(jù)《蘭亭集序》中從時間、地點、事由、人物、環(huán)境、活動、情感等方面概括“蘭亭集會的盛況”的思路,整理《赤壁賦》第一段游赤壁的思路。這樣可以給學生提供背誦的思路,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閱讀分析第二段本段采用指定一名學生講解的方法。選一名語文素養(yǎng)高且口頭表達較好的學生講解,要求此學生在上課前將準備好的講稿拿給教師過目,教師給學生一些建議及指導,幫助學生設置以下三個問題。
1.講解重點字詞的含義及用法。
2.找出本段中能帶動作者感情的幾種事物。明確是酒、歌和簫。
3.分析這三樣事物分別蘊含了作者什么情感。在分析情感時,同步解決字詞含義。
明確:①從“于是飲酒樂甚”看,酒蘊含“樂”;②從歌聲“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看,歌蘊含“失意的惆悵”;③從簫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看,簫聲蘊含“悲”?!皹贰背薪由衔?,“悲”引出下文客人之悲。那么客人有何之悲?
(三)閱讀分析第三段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辦法。
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第三段,解決字詞句的含義。
2.設置以下兩個問題當堂檢測學生合作探究的效果。
①指出下列語句中加點字詞的活用類型,并翻譯。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下江陵,順流而東也
侶魚蝦而友麋鹿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②指出下列語句的句式類型,并翻譯。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固一世之雄也
而今安在哉?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
3.選一個小組為代表,到講臺前講解重要字詞,其他小組在講解之后進行補充。
4.學生合作討論概括客人為何而悲。學生先展示,教師明確:
①回憶了曹操當年“破荊州,下江陵”的盛況,感嘆如今英雄“安在哉”,抒發(fā)英雄安在之悲。②感傷眼前“寄浮游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抒發(fā)個體渺小、人生短暫之悲。③悲嘆理想“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與現(xiàn)實“不可乎驟得”不能統(tǒng)一,抒發(fā)理想難成之悲。
客人之悲實乃古今哲人共同的困惑,他們徹悟了天地宇宙的無窮后產(chǎn)生了一種渺小感和迷茫感。這三種悲一起加在客人身上,使他怎能在集會時高興得起來呢?我們一起看看作者是如何消除客人心中塊壘,讓客人重新高興起來的?
(四)閱讀分析第四第五段采用學生自學、質(zhì)疑字詞句及教師講解文段思路的辦法。
1.學生自學四、五段,并主動質(zhì)疑,教師解決學生的疑難點。
2.教師講解蘇軾是如何幫助客人消除心中的塊壘的。明確:蘇軾是從兩個角度勸說客人的。第一個是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勸說客人“何羨乎”;第二個是從取與不取的角度,勸說客人“何悲乎”。
3.作者勸說客人達到效果了嗎?從中體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態(tài)度?明確:從“客喜而笑”可知,客人被蘇軾說動了,達到了勸說的效果。蘇軾勸說客人的話,突出了他胸襟豁達、思想開闊,灑脫豪邁的氣度和胸懷,表現(xiàn)了蘇軾樂觀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客人也被蘇軾的這種精神所感動,最后主客皆大歡喜。
【拓展延伸】
展示現(xiàn)在很多青年在面對挫折時走極端的圖片,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通過這些圖片,旨在引導學生面對挫折和坎坷時,能夠保持樂觀和曠達的精神。
【總結全文】
以余秋雨在《蘇東坡突圍》中的一段概括評價蘇軾的話總結全文。
【課后拓展】
學生課后閱讀余秋雨的《蘇東坡突圍》。
【板書設計】
夜游之樂(1、2段)——寫景“樂”
樂極生悲(3段)——抒情“悲”
因悲生悟(4、5段)——議論“樂”
【教學后記】
《赤壁賦》的教學重點是學生學會分析詞類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并準確翻譯,難點是讀懂蘇軾在文中表現(xiàn)的樂觀曠達的精神。在教學中,采用找錯、個體自主講解、合作探究、主動質(zhì)疑等方法,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參與課堂與老師共同探討難點。這樣能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習慣,學生也能真正體會到自己才是課堂的主人。這是一個形式多樣化、學生自主參與的互動課堂。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贛縣中學(3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