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霞
摘要:目前中職學校突破會計專業(yè)面臨的困境,強化會計專業(yè)學生就業(yè)保障以及提升學生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即考取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隨著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政策的變化,考試難度不斷加大,不僅給學生帶來了困擾,也給教師帶來了挑戰(zhàn)。本文根據北京市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的現狀,結合自身的教學經歷,探討了會計基礎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中職;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會計基礎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21-0113-02
會計從業(yè)資格是指進入會計職業(yè)、從事會計工作的一種資質,是會計人員的“上崗證”。對于中職學生而言,通過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取得會計證,對于強化就業(yè),提升學生綜合競爭力有著深遠的影響,也是中職學校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之一,而對于學生本人來說,卻是一項更艱巨的學習任務。由于考試政策的變化,近幾年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難度加大,通過率普遍較低,極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專業(yè)教育教學工作與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相融合的必要性
中職學校會計專業(yè)以行業(yè)為依托,就業(yè)為導向,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專業(yè)人才。依據人才培養(yǎng)需求,會計專業(yè)的課程設計必須與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進行有效的融合。根據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通過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能夠使學生的學習目標更明確;能夠有效的發(fā)現學生學習中的問題;能夠更全面地考核學生的水平;能夠大大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夠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增強學生就業(yè)保障。
二、會計專業(yè)現狀分析
以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為例,會計專業(yè)每個年級4個班,每班平均40人。北京市現階段每年有兩次參加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的機會,考試一共三門,《會計基礎》是其中一門,理論性、實踐性較強,考題面寬題目靈活,所以該門課程的難度、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教材分析
共十個章節(jié),可以說每一章都是重點、都有考點,前半部理論性強,抽象難理解;后半部實踐性強,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的填寫;同時前后知識的關聯度大,每一章都是后面學習內容的基礎,考點眾多,對學生來說學習的難度不小。
(二)考情分析
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實行三科聯考,要取得證書,必須一次通過三門考試。對于中職學生而言,一學期同時學習三門專業(yè)課難度較大,因而我校在進行課程設置時,學生在校期間可以有三次考試機會。學生第一次考試,教師帶著大家一起學習,這時的學習氛圍濃厚,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但如果第一次沒通過,對學生的打擊較大,自信心下降,第二次考試時,同時又有新的專業(yè)課要學習,考試的壓力會更大,就會有學生自我放棄。
(三)學生分析
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略弱,自信心不足,再加之會計專業(yè)的抽象性,對于剛剛初中畢業(yè)的孩子來說確實是難以理解和接受的,所以在剛學習專業(yè)課時如果沒有及時樹立好學習觀,很容易自暴自棄,對后續(xù)的學習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三、會計基礎課程教學體會
(一)樹立學生信心,強化學習動機
中職學生的普遍現狀是自信心不足,因此在課程講授之初引導學生做好學業(yè)生涯規(guī)劃,培養(yǎng)學生樹立考取會計證的態(tài)度、目標,并為之努力的勤奮和恒心。只有通過了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就業(yè)核心競爭力,為找到優(yōu)質的會計工作崗位增加砝碼。
1.充分利用好第一堂課建立起學生的興趣。第一堂課重點不是在于知識的講授,而是要做到足夠的引入。教師要整體把握《會計基礎》這門課程,舉生活中的事例說明學好該門課程對考取會計上崗證的必要性,幫助學生構建會計職業(yè)發(fā)展的軌跡,為準備接受會計知識做好鋪墊,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這門課的積極性。
2.端正學校態(tài)度。部分學生看到《會計基礎》滿是文字的教材時,就已經“頭大”了,還沒有開始學習就產生了抵觸心理。還有學生認為,反正考試都是客觀題,我就去碰運氣也許能通過,不用費什么大功夫。針對這些想法,都要提前給學生“打預防針”。只有端正好學習態(tài)度,才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扎實掌握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為了應試,更是為了自己以后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
(二)準確把握考試特點及方向,確定教學內容
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是財政部組織的考試。財政部于2014年修訂了《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大綱》,在考試形式上,北京市從2012年3月正式全面采用無紙化考試,北京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已從有紙化命題考試轉變?yōu)闊o紙化題庫抽題考試,即為機考。
考試大綱是命題的主要依據。因此授課之初,教師必須熟悉研讀考試大綱,準確把握考試特點及方向,從而確定課程的教學內容。 對于教材里面的重點難點內容必須精讀,即常考點,必須吃透,這樣教學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教師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同時,提供大量豐富的練習題,幫助考生熟練掌握各個考點。選取涵蓋考試知識點的無紙化章節(jié)練習、題型練習供學生學習,鞏固各知識考點。期末階段采用無紙化考試全真模擬系統(tǒng),讓學生盡早的適應無紙化考試。
(三)分解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將考點化零為整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教材內容分為重點章節(jié)、一般章節(jié)和非重點章節(jié),這樣學生在學習時,可以把精力放在重點章節(jié),減輕學習壓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師有機結合各個考點,以考點歸納的方法來講授教材的內容。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將考點從章節(jié)內容中提煉出來,將每個考點細分成若干個問題,并注意各個考點之間的前后貫通,對考點在教材上的分布進行調整,將考點化零為整。通過這樣的途徑來提高教學效率,同時也可以使學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識點。
針對考試中涉及的理論知識內容及考試要點,為學生列出應掌握的考點、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每一個考點,教師可以指出考試中多以什么樣的題型出現,做配以歷年的真題或經典習題進行強化訓練。從而讓學生更加明確該知識點的考法及出題方向,學習目標更明確。
(四)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由于《會計基礎》課程知識點繁多,課時安排有限,既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又要完成相應的進度安排,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再到提高逐步完成。
1.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例如,在講授第一章會計基本假設和信息質量原則時,引導學生分析、討論、理解,最后教師總結點評。當看到違反信息質量原則而帶來的嚴重后果,學生自然而然就記住了這八條原則,而且對原則的相應內容也充分、深刻地理解了。又如,在講授第六章會計憑證時,按任務驅動將“填制和審核原始憑證”設計成具體的任務。首先通過視頻演示,讓學生有直觀的認識,然后再去自主的學習各部分內容的填制方法,老師結合具體業(yè)務讓學生進行填制,最后學生相互審核。這樣的教學學生學得快,記得牢,輕松自如。
2.創(chuàng)新記憶方法,幫助學生輕松記憶。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通過摸索總結一些能夠幫助學生增強記憶能力的方法。比如編寫順口溜、比較記憶法、列表記憶法等。幫助學生簡單順利地記憶相關知識點,更便于理解和掌握。
順口溜記憶法,如借貸記賬法中借貸方向不易理解,則利用順口溜,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強化了記憶?!敖柙鲑J減是資產,權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資產總相同,細細記牢莫弄亂。損益賬戶要分辨,費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貸方看,減少借方來結轉?!痹偃缳Y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預付賬款”四個特殊項目的填列方法,光給學生講解是不夠的,配合這樣的順口溜,“兩收合一收,借貸分開走。兩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學生就能夠理解并記住。三種錯賬更正法采用比較對比記憶,突出在何種情形下應采用何種方法進行更正。對于內容多、性質相近的知識,可以通過列表的形式,更加直觀形象,便于記憶。
3.講練結合,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講”而忽略了“練”的重要性。平時為了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筆者會定期嚴格按照考證要求進行模擬考試。會計基礎課程必須要通過做一定數量的習題,來把握考點的命題形式、摸清出題陷阱、掌握應試技巧。每做一題都要分析,總結考點,查漏補缺,才能達到應有效果。跟著考試大綱走,不要做偏題、難題,只要掌握基本層面的知識點就足夠,不要走偏鉆“牛角尖”。
我校目前有會計從業(yè)資格訓練平臺,既讓學生提前感受了無紙化的考試環(huán)境,又引入競爭機制,學生之間有了較量,也推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平臺中的錯題庫方便學生進一步解決自己的疑難問題,而教師減少了批改作業(yè)的工作量,并能在后臺及時查看學生的做題記錄,直觀的分析出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使得教學更具有針對性,提高了教學效率。
4.提高學生的備考技巧。在學生做模擬真題階段,可以教給學生一些備考技巧。會計證考試的題目量大,時間短。告知學生避免在一些疑難題目上花費太長時間,應跳過沒有把握作答的題目,先答把握性較大的題目。
運用排除法,如果正確答案不能一眼看出,應首先排除明顯不正確的答案,就可以提高選對正確答案的機率。運用比較法,直接把各項選擇答案加以比較,并分析它們之間的不同點,集中考慮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的關鍵所在。
(五)多方位監(jiān)督管理
中職學生自我學習能力較弱,在我校建立了任課教師、班主任及學生家長聯動機制,共同監(jiān)督管理。在課堂上,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課下與班主任和學生交流,探討解決方案;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系,溝通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幫助其認真學習。通過這種多方位監(jiān)督管理的方法,保證課堂效果,了解課后動態(tài),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總之,要使中職學生盡快適應當前人才市場的需求,就要從多方面努力,幫助他們考取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教師應該在輔導過程中探索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達成考取會計證的目的,從而使學生為以后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和就業(yè)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志茹,危磊,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改革對中職會計教學影響探析[J].審計與管理,2015,(6).
[2]伍國成,會計從業(yè)資格考試改革對中職會計教學的影響分析[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