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山
摘 要 “巧婦難做無米之炊,”要讓學生有米下鍋,就要讓學生學會積累材料。只要學生有話可說,他們才會產生表達的欲望。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從小作文入手,讓學生多寫些生活片段,多積累寫作材料。為今后的大作文打基礎。
關鍵詞 養(yǎng)成 寫作素材 信心 束縛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0-0101-02
寫作教學這個話題的提出,算是老話重提了。但在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起。因為我發(fā)現(xiàn)學生缺少寫作興趣,那么,如何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對此進行了一系列的做法。
1.在班級內設計“班級小報”,并定報刊名為:芳草地 。鼓勵學生踴躍投稿。每周的班報都設計一個主題。在主題的設計上,教師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容易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的話題。班報第一期主題設為“獻給父親的禮物”這是一篇父親節(jié)來臨之際的習作。這次習作中我的要求是:表達真情實感。并沒有字數要求,哪怕是簡短的幾句話,只要是真情流露。在這次班報中,學生寫著不同的父愛,嚴厲的、包容的、體貼的,但無論是哪一種,都告訴我們,父愛是無私的。在學生熱情的參與中,我們第一期班報辦得很出色。
2.小作文是大作文的延續(xù),是大作文的基礎。學生都愿意完成小作文。是因為小作文對學生的束縛不大。小作文沒有字數限制,可以是精彩的一個片段,也可以是學生生活中的一個小練筆。這就減少了學生的寫作負擔。從中我也察覺學生對完成命題作文沒有興趣。因此,我準備從小作文入手,讓學生多寫些生活片段,多積累寫作材料,為今后的大作文打基礎。
3.要求學生寫班級日記,記錄班級中的大事小情。每個學生一天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班級度過。在班級中每天都會有不同的故事發(fā)生。讓學生把自己身邊的事記一記,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用“我手記我事”。
4.在習作教學過程中,經常為學生不會修改自己的習作而感到頭疼。每次學生把草稿交給我,這事都會是我的負擔。我在每次學生完成習作后,都鼓勵他們自己多讀自己的習作,讀后把自己習作中不通順的地方改正過來。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修改能力,我積極帶領學生申請批改三年級小作文,在批改中去品味習作,練習修改,養(yǎng)成修改習慣。
5.設計伸縮性習作練習。例如:習作《秋天》我設計:1.秋天是怎樣的季節(jié)?2.秋天的人們在干什么?3.你在秋天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布置以上作業(yè)時,讓學生必須真實的去觀察。對于一些不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的學生,這次習作有一定的難度。隨后,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一首小詩歌,以擴充句子的形式,這樣大大降低了寫作的難度,我稱此種實驗方法為“量體裁衣”法。
實驗進行著,我看著自己的實驗成果,收效并不大,心中很急,有點打退堂鼓的想法。直到這一天:(節(jié)選自日記)
2014年10月22日 天氣:有霧
早晨,霧氣蒙蒙。未到七點鐘。便走進了教室。發(fā)現(xiàn)比我早到的學生們都埋頭寫著什么?沒有完成作業(yè)?我心里暗想。不能,要寫不完作業(yè)也不能是全班。想到這,我低頭問我身邊的張鵬飛:“寫什么呢 ?”“晨霧”張鵬飛頭也沒抬地對我說。我一怔。不由的看了看外面的天氣。噢!孩子們在寫外面的天氣,在練筆。此時的我真有一些感動。從實驗的提出到現(xiàn)在,已有半個學期了。我經常為學生的習作沒有大的進步而懊惱,埋怨學生的基礎差?,F(xiàn)在看著孩子們能主動練筆,能主動尋找寫作素材,這正是我繼續(xù)實驗下去的動力。我準備對這次習作做一次搜集。
可以說 ,自從我提出這個實驗方案,在實驗過程中無時無刻,都尋覓著實驗方法,努力和學生共同尋覓著身邊的寫作素材。每一次的寫作,我注重的是學生習作的質量,習作的真實性,可讀性。并教授著寫作方法。告訴我的學生寫習作并不可怕。在我教學《鯨》這篇課文時。學生接觸到了說明文,怎樣來完成一篇說明文呢?怎樣運用說明方法。我的想法是教方法,引導寫,讓學生完成一篇短小的說明文。題目為《筆袋》。我之所以選擇《筆袋》這個題目,是因為學生對每人手一個的筆袋很熟悉。但怎樣描述呢?我引導學生從筆袋外表的顏色,長度,質地……進行觀察。并要求在描述過程中運用你所學的說明方法,本次習作雖然短小,確讓學生初步掌握了運用學過的說明方法寫說明文。
俗話說:“巧婦難做無米之炊,”要讓學生有米下鍋,就要讓學生學會積累材料。只要學生有話可說,他們才會產生表達的欲望。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于是我又想出新花招,和同學們一起寫童話。這也是看到家里的獨雞(獨一無二的公雞簡稱),在家肆無忌憚的欺負鴨子、小狗母女。看著這可氣的一幕一幕,我便每天把這只雞在家的表現(xiàn)講給同學們聽。接下來有了和學生們一起寫童話的想法,我們一起給這只雞起名為:傲傲。我和學生們在習作里講述公雞一天一天的生活,為傲傲想象著未來。就這樣:傲傲通過改正自己的缺點而成為了大家都喜歡的大公雞;傲傲因為沒人喜歡,凄涼的離開了家。各種各樣的結果躍然紙面。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在孩子們筆下生成。學生的寫作在進步,對于寫作教學我的信心更足了。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