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立薇
摘要:在初中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準確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根據學生的能力恰當分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多方面提升閱讀能力。恰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更好地進行分層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7-0275-02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制定分層教學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學時不但要緊扣教材,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還要善用多媒體進行輔助閱讀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同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讓學生在交流中共同提升。
一、教師要準確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根據學生的能力恰當分層
1.教師要準確了解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在八年級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初中教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選擇合適的能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方法。閱讀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快速高效地吸收有用的信息,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在授課之前,要準確把握班內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教育教學規(guī)律。在授課之前,教師要通過不同的手段準確把握學生的閱讀能力,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完成一定程度的閱讀訓練,通過閱讀訓練的不同題型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另外,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課堂互動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如在柳宗元《小石潭記》的教學之前,教師可以設置課前學問卡,在學問卡問題的設置上,教師可以讓學生課前憑自己的古文基礎知識進行古文翻譯,并出示閱讀訓練的題目讓學生完成,讓學生體會移步易景的記游方式,并在學問卡上進行重點標注。針對不同的文本語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領會小石潭環(huán)境的清幽靜謐之美,體會作者遭遇貶謫后的孤凄悲涼之情。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將學問卡上交,教師進行整體評判,以便了解學生不同的閱讀能力。此時教師針對學生學問卡完成的情況進行重點分層,并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分層情況在全班公布,這樣學生在學習起來就更有針對性,也就更有目標。
2.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恰當分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實時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重點分層,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不相同的。將語文閱讀能力強、閱讀面寬、閱讀理解成績較強的學生分到A層,針對這類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將教學內容以及教學訓練題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并根據學生的能力制定教學策略,以最快速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一般,閱讀理解力一般,閱讀面一般的學生,教師要將他們分到B層,針對這種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多推薦他們閱讀課外書,讓他們可以在課內外積極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閱讀能力較差,基本上不怎么閱讀的學生甚至根本不喜歡閱讀的學生分到C層,針對這個層次的學生,就要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不僅要引導學生逐步喜歡上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快樂,還要努力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積極互動。
二、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多方面提升閱讀能力
1.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更有針對性。不得不說,在八年級語文課本中有一些課文內容較為抽象,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這樣的課文學生理解起來都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單憑教師的口述學生很難進行深入閱讀,同時,針對八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師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掌握的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會讓學生更好地把握教學內容,從不同的角度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屏幕向學生出示閱讀問題,教會學生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辨析。如在八年級語文《橋之美》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展示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目標。針對A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完成基礎的教學目標之外,根據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的作者抓住事物總的特征進行說明的方法進行課下小練筆,還可以讓學生學習使用形象生動的語言。而針對B層次的學生,教師就要指導他們理清全文思路,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征,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總的特征進行說明的方法,讓學生學習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并感受到形象生動的語言。針對C層次的學生,教師就要在課堂上積極與這類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能夠跟得上課堂的授課節(jié)奏,并提出讓學生理清課文所介紹的知識,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水平,通過朗讀課文,積累詞句,品味語言,并逐步學會把握說明方法,理解橋美在何處。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指導他們在本人層次的基礎上重點進行更深一步的提升。
2.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學內容,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更容易抓住教學的重點難點。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如果單憑教師的口述學生是不容易達到高效學習的。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分層次訓練。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摒棄學生存在的一些不正確的閱讀習慣,盡快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指導學生積極形成語文閱讀思維,能夠熟練地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形成良好的語文閱讀思維。在課堂中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閱讀重點難點,在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起來有目標,并能夠迅速達到閱讀教學目標。如在《湖心亭看雪》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通過一首古詩引入課文,在此基礎上進行課文閱讀,在進行基礎的課文閱讀之后,在能力訓練環(huán)節(jié)教師就可以進行分層次訓練了。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體會本文白描的寫作手法,讓學生領會作者能夠抓住景物突出特征,通過寥寥數筆的語言傳達出景物的形與神。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讓A層次的學生通過幾分鐘的時間運用白描手法寫一段話;讓B層次的學生通過總結本文的白描寫作方法重點體會如果自己進行寫作的話可以怎么寫作,并列出相應的提綱;而針對C層次的學生,教師就要學生總結體會本文的白描寫作手法就可以了。針對不同層次作不同的要求,讓學生在相同的時間內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閱讀技能,充分體現了高效分層學習。
三、恰當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更好地進行分層教學
1.教師恰當進行合作小組教學,可以分層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八年級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因為每一個學生對同一篇文章的認知是不同的,有的學生能夠深刻地認知到課文的主要內容,能夠迅速達到閱讀教學的訓練目標,但是有些學生可能讀了幾遍,也不容易理解,每一句話的含義,如果在語文課堂上實行學生單打獨斗式的閱讀訓練,那么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起來就會比較緩慢。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將學生根據閱讀能力分成若干個合作學習小組,在每一個閱讀小組中,都要有閱讀能力強的學生,也要有閱讀能力弱的學生,每一個閱讀小組以4~6人為宜。教師要選擇適合學生合作閱讀學習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閱讀,教師要教會學生有效合作的方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合作閱讀學習中來。如在課外閱讀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的訓練,教師要讓學生在正確理解閱讀題目的情況下追求閱讀的速度,在學生進行完閱讀思考之后,要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合作交流,教師要安排學生既要進行組內交流,又要進行班內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合作學習的方法。教師要精心選擇合作閱讀的材料,在組合閱讀材料的過程中,要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掌握閱讀的方法,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閱讀興趣。
2.教師把握住由課內閱讀到課外閱讀的延伸,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從課內閱讀延伸到課外閱讀,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長期積累的過程,教師要緊扣課內閱讀教學,選擇課外閱讀材料,閱讀材料應題材廣泛,包括各類主題的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等。教師在教給學生閱讀方法的過程中,要學會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把握文章的重點內容,善于抓住重點詞句進行理解,在進行考試閱讀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考試閱讀的解題方法。八年級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已經較強,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整體閱讀習慣以及重點閱讀范圍進行重點提醒,讓學生拓展課外閱讀。如在八年級下冊語文《云南的歌會》(沈從文)的教學中,在學生進行課內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要讓學生體會課堂閱讀重點,體會沈從文的散文語言風格,在課堂的結課階段,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進行的課外閱讀書籍。如教師可以讓A層次的學生閱讀沈從文的《邊城》、《長河》、《福生》等代表作,同時閱讀余秋雨的散文,比較兩位作家的語言風格的不同,模仿這些作品進行簡單的創(chuàng)作,并和同組和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交流。對B層次的學生教師就可以提出讓學生閱讀《邊城》、《長河》,讓學生通過這一代表作的閱讀理解沈從文的語言,可以通過基礎的閱讀在頭腦中構思自己如果模仿作品寫作應該如何進行。而針對C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僅僅讓學生閱讀《邊城》,讓學生體會作品中的文字風格,不斷訓練自身的語感,提升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以及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總之,在八年級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恰當地進行分層教學,才能讓學生拓寬閱讀量,提升閱讀能力。教師在抓好課內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拓展學生的閱讀量,抓好學生的課外閱讀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反復訓練學生的閱讀技巧,讓學生勤思多練,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馮建軍.目標分層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2011,(18).
[2]許晴.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實現教學減負增效[J].吉林教育,2010,(02).
[3]曹珊.優(yōu)化復習過程,提高語文素養(yǎng)[J].吉林教育,2010,(02).
[4]張勇.淺析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