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敏
【摘 ? ?要】在小學語文教育的不斷改革與推進下小學語文用了越來越多的新形勢,越來越注重語文教學的實際意義,教學理念也越來越個性化。但是教師實際的教育理念還沒有轉變過來,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中,而新課改要求重視學生培養(yǎng)實際能力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轉變自己的教育理念。
【關鍵詞】教育理念 ?教學改革 ?學習進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060
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不僅能夠幫助到小學語文教師更多地進行教學,能夠幫助孩子們更快的吸收運用知識;還能夠幫助教師們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探索中不斷進步,有一個質的提升,為學生們打好小學語文基礎。
一、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師的教育狀況及問題
在實際生活中的語文教學,其實教學效率是比較低下的。教師不能給予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課堂氛圍,沒有給學生構建一個有利于學生學習的一個交流平臺,學生感受不到語文學習的是靜音與真正的價值,認為語文學習是不重要的,認為語文學習只是為了認字。但實際上,語文學習更多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情操,讓學生們在語文課本中學習古人那些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從而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語文學習也是為了學生更多地了解生活了解這個大千世界,了解我們所生存之外的一個世界,讓學生們了解語文的美,認識到語文的價值。所以現(xiàn)階段的大部分小學語文的教育狀況是,學生認為語文學習不重要,叫試講的語文課無聊枯燥,沒有真正體現(xiàn)語文的價值,也沒有真正的讓學生了解到語文。這就是現(xiàn)階段的語文教學的狀況,教師教學的一些狀況和學生學習的一些問題。
教師在實際課堂的教學中課堂沒有設置明確的任務與目標。要知道,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fā)展,教學目標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主體設計,每堂課要有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與任務,教師要按著這個任務與目標來最大程度的完成語文這節(jié)課堂內容的學習。所以這就是教師習慣了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習慣了一節(jié)課講到了下課就聽到了沒有緊湊的安排教育時間,沒有一個課堂任務設置的觀念。但是新課改以來新的教育理念的發(fā)展與推進,要求教師以新課改的理念,設置不完整的教學目標與設計完整的教學結構,按照目標來進行語文教學,對課本內容有一定的掌握,對于教材內容要明確的講解。這樣的語文教學課堂才是真正的語文課堂這才是新課改傳達的教育理念,這是傳統(tǒng)教育中所缺乏的理念。
課堂教學中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就在進行新的教學。如果在課堂過程中,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都沒有掌握牢固的話,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就會有很大的困難,學生的各種思維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也會面臨困難。因為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是語文學習的第一步我只有基礎知識打牢固了,以后的高樓才會建設得更穩(wěn)固。在教學中教師常常忽視基礎教學,然后就直接給學生灌輸新的知識點新的語文內容這樣的講解學生能明白嗎?而且知識點的灌輸與書寫這樣的獎金也是枯燥無聊的學生會對語文學習提不來興趣。
口語、閱讀、寫作的教學過于形式化,缺乏實質性的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的課程應該非常重視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而教師只是依據(jù)考試的要求,缺失學生口語能力的教學;在閱讀上寬泛,沒有實質性的閱讀價值,而且往往在閱讀上出現(xiàn)以“教師閱讀為主,學生閱讀為輔”的現(xiàn)象;在寫作上,對學生的要求和約束過于應試化,學生在寫作上要依據(jù)教師的模板和考試的要求去寫一些“四平八穩(wěn)”的形式化作文,使得學生寫作思維的創(chuàng)新能力喪失。
二、小學語文新課改下新的教育理念推進教學的改革
語文作為小學中的一門主要課程,具有充足的教學時間。而且其課程也要求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性教學的要求,同時這也是跳出傳統(tǒng)語文教語文的有效教學方法。當然,要在實際的教學當中真正的跳出這種模式,還需要更加具體的教學方式和考試制度做有力的保障。
加強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在新課改的教學要求上更加的注重教師的實踐性教學。而教師在教學理念上還比較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還是以理論教學為主,忽視課改的要求。加之,在當前的考試制度下,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同樣可以達到考試的要求,使得教師不愿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改變這沿襲了多年的教學模式。因此,學校和教育部門要加大對教師的新理念的教育,讓教師充分吃透課改的實質內涵,同時做到在制度上約束,學校在教學管理上不能形式化,應該加強具體的教學考察,考察教師的實際教學模式,避免教師“濫竽充數(shù)”。
重視教材的主導地位,立足教材開展多元化的教學。在實際的教學中要突出教材的實際地位,立足好教材進而有效的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在對學生知識的傳輸時,不能完全根據(jù)實際的考試制度來實施教學。諸如在教材中重視學生課外能力的拓展,而該部分在考試中不作要求,但教師仍然要為學生提供相關的閱讀資料,并且組織有效的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材料,以便于學生查閱。這種重視教材主導地位的方式,可以既做到了立足教材的要求,有利于教師的課程開拓,而且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閱讀和思維的能力。
在教學上,做到有計劃、有目標的開展教學。我國的小學教育還是以集體的教學形式開展,而且往往人數(shù)的基數(shù)比較大。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明確的教學計劃和目標進行有效的教學開展,做到對學生學習問題的及時發(fā)現(xiàn),進而及時調整教學計劃的,來適應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教學需求。
根據(jù)小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有效的課堂設計與組織。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遵循“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進行有效的課堂設計,以維持教學效果的長久性。教師應該注重語文教學的情景設置,能夠做到把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和案例放置到語文課堂的教學之中,讓學生感覺到語文的魅力,進而拉近學生與語文的距離。同時,在對情景課程的開展中,增加學生動手訓練的環(huán)節(jié)。
總而言之,教師要明白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必須得到推行,開展教育語文教學也是新課改理念的關鍵所在,開展實際的研究活動,有各種各樣新形式的出現(xiàn),也是新課改帶來的新的時光。
參考文獻
[1]宋子文.怎樣才能把握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策略與技巧,[J]讀與寫雜志,2015年19期.
[2]何詩若.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的改進與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3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