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GPS RTK的誤差分析及質量控制

      2016-05-30 22:15:12李軍民
      科技尚品 2016年1期
      關鍵詞:誤差分析質量控制精度

      李軍民

      摘 要:文章重點分析了GPS RTK測量的誤差來源及其對GPS RTK測量的影響分析,提出了減小誤差的方法從而加強質量控制,最后示例分析了GPS RTK定位技術的精度及內不符合精度。

      關鍵詞:誤差分析;精度;質量控制

      1 GPS RTK測量的誤差來源及其影響

      1.1 與衛(wèi)星有關的誤差及分析

      1.1.1 衛(wèi)星星歷誤差

      衛(wèi)星星歷誤差的產生是多種攝動力對GPS衛(wèi)星作用的結果,并且這些攝動力的作用規(guī)律也難以測定。而衛(wèi)星作為已知點參與定位解算,一旦衛(wèi)星星歷中含有誤差,單點定位的精度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響,這也是精密相對定位中的重要誤差來源。

      現在,對于這種誤差的解決辦法有兩種:一是獨立定軌,保證導航和實時定位可靠性的精度;二中軌道松弛法,在平差過程中,把衛(wèi)星軌道當作初始值,衛(wèi)星軌道改正數為未知數,最后同時求出測點坐標和軌道改正數[1]。

      1.1.2 衛(wèi)星鐘差

      只有衛(wèi)星鐘和接收機鐘時間保持一致才能保證準確的定位測量,然而實際中它們與理想中的GPS時相比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雖然這種差異大概在1ms內,但是這1ms的等效距離大約為300km[2]。

      為了能夠精確地確定衛(wèi)星鐘差,通常的做法都是進行持續(xù)監(jiān)測衛(wèi)星鐘運行狀態(tài),然后建立鐘差改正模型,改正后由衛(wèi)星鐘差引起的誤差將在6 m以內。

      1.2 衛(wèi)星信號的傳播誤差

      1.2.1 電離層折射的影響

      GPS衛(wèi)星信號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電離層,其路徑就會發(fā)生變化,并且這種影響隨著傳播路徑線與地平線夾角的增大而減小。

      通常采用以下方法來減弱電離層的影響:利用雙頻觀測;通過導航電文可以獲得電離層模型,可以利用電離層模型加以修正,但是它只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有效性僅為75%左右;在作業(yè)過程中可以用兩臺(含)以上儀器同時觀測,并提取觀測值之差,這時的殘差將不會超過10-6。

      1.2.2 對流層折射的影響

      對流層會使GPS信號發(fā)生折射作用,因此其傳播路徑就會發(fā)生變化——稱為對流層延遲,這時其影響隨著衛(wèi)星信號高度角的增大而減小。

      可以有效利用下列方法消弱對流層的影響:采用對流層模型加以改正;把對對流層有影響的因素當作未知參數,在數據平差過程中一起求解;觀測量求差,此方法與上述消弱電離層對GPS信號影響的方法相同。

      1.2.3 多路徑效應

      高反射物體的反射作用是多路徑效應產生的主要原因,通常情況下這種影響的范圍一般在5~9cm,在遇到糟糕的環(huán)境時甚至能達到15cm,因此在高精度測量工作當中,多路徑效應是必須要考慮的。

      目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減弱多路徑效應:測站的選擇要合適,要盡量遠離反射物體,如成片的水域、信號塔、雷達站、高層建筑物、山谷等;天線的選擇要合理,如選擇扼流圈天線;有效地增加測量時間,這樣可以減弱多路徑效應的周期性影響[3]。

      1.3 與接受機有關的誤差及分析

      1.3.1 接收機鐘差

      由于成本的限制,接收機通常采用石英鐘,石英鐘與原子鐘相比誤差更大。接收機鐘差將會嚴重影響作業(yè)成果的精度,所以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將其削弱甚至消除。

      目前通常采用下列方法有效削弱接收機鐘差的影響:在求解參數的過程中,將所有時段觀測得到的接收機鐘差都當作獨立的未知數進行求解;在接收機鐘差和時間之間建立函數關系式,當然這個關系式必須完全正確可靠,這樣才能有效減弱接收機鐘差;也可以通過在衛(wèi)星間一次求差的方法來削弱接收機鐘差,和第一種方法本質相同。

      1.3.2 天線相位中心位置偏差

      GPS信號輸入的強度和方向不同時,天線相位中心的位置就會變化,從而導致與其幾何相位中心不符,進而對測量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在實際測量工作中,消弱這種影響通常采用同種型號的儀器,在相距不遠的兩個或多個觀測站上,同步觀測同一組衛(wèi)星,通過觀測值求差來實現。

      1.4 其他因素誤差

      其他的誤差因素主要包括坐標轉換參數誤差、參考站坐標誤差、地球自轉的影響。

      2 GPS RTK測量的質量控制方法

      2.1 精確求解坐標轉換參數

      GPS RTK在作業(yè)時直接獲取的是WGS-84坐標系統(tǒng),而在實際工作中所使用的往往是北京54或者地方坐標系下的坐標,因此在數據處理時必須進行坐標系的轉換,精確地得到坐標轉換參數才能使結果更趨近于真值。

      通過大量的實踐與分析可得:控制點必須均勻分布,同時這些控制點要覆蓋到整個GPS基準站網,由這些控制點求得坐標轉換參數才是合理的;這些控制點的點位精度越高越好,可由靜態(tài)相對定位獲得;為了獲得精度較高的坐標轉換參數,通常采用嚴密的七參數轉換法,求得的參數須用已知點檢驗其精確度。

      2.2 正確選擇基準站

      基準站應滿足GPS基本的觀測條件,另外必須能夠播發(fā)或傳輸差分改正信號。一般基準站都選在視野開闊、周圍盡量沒有成片的水域、信號塔、雷達站、高層建等地點,以便消除或者消弱多路徑效應的影響,提高RTK的測量質量。

      2.3 作業(yè)時段的選擇

      通過以往的經驗總結PDOP值較大的時間段是很容易出現粗差的,所以就要求我們選擇PDOP值小的時段作業(yè)。經過衛(wèi)星預報分析總結,中午12點左右PDOP值相對較大,不適合RTK測量,所以應該盡量避開這個時間段作業(yè),這樣初始化時間短,效率高,精度高。

      2.4 進行重復觀測來提高點位精度

      通常情況下這些控制點需要獨立測量兩次,測到數據后進行重新求解整周模糊度,然后做兩次收斂,當這兩次求解的坐標值之差不大于±5cm,取其平均數當作最終結果。

      2.5 解決盲點

      基準站架設在地勢開闊、位置較高的地方,同時提高流動站天線的高度,這樣可以有效解決有數據鏈信號接收的問題,從而解決盲點;如果是點位觀測條件不好,衛(wèi)星信號差導致無法作業(yè),應該在該點位附近選擇條件好的位置加測圖根控制點,然后利用全站儀補測該點。

      2.6 加強觀測中的校核

      在觀測中進行校核有如下兩種方法。

      (1)已知點檢核比較法:在控制網內多布設幾個多余的控制點,利用靜態(tài)GPS測出這些控制點的坐標,然后將RTK測出的成果與靜態(tài)GPS結果做認真對比,及時發(fā)現問題和原因并利用正確合理的方法進行改正。

      (2)重測比較法:當初始化成功后,選取2個已經測過或者高精度的點位進行重測檢核,確認沒有差錯后再進行正式的作業(yè)。

      3 示例數據分析

      該測區(qū)位于重慶市,南北約1000m,西北約600m,總面積約0.6km?,共有10個GPS控制測量點,它們的坐標都已經采用靜態(tài)GPS測量平差的方法測出?,F根據相關RTK測量規(guī)范進行了RTK作業(yè),數據平差后分析如下:

      3.1 RTK數據分析(表1)

      由表1可以得出,X,Y,Z各分量的差異值都在-19~9 mm。其結果與靜態(tài)測量數據比較可以看出,測量穩(wěn)定性明顯降低,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RTK測量比較受天氣狀況(如空氣濕度)、衛(wèi)星狀況或者數據鏈傳輸狀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雖然RTK測量的精度及穩(wěn)定性不及靜態(tài)GPS測量,但也有作業(yè)效率高,沒有誤差積累等各種優(yōu)點,完全能夠滿足一般工程的精度要求,實用價值高。

      3.2 RTK測量數據的內部符合精度

      內符合精度是指RTK多次測量值與測量算術平均值的較差,即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RTK測量X坐標的內符合精度最大值為19.7mm,最小值為4.4mm,平均值為10.3mm;Y坐標的內符合精度最大值為19.1mm,最小值為3.5mm,平均值為10.0mm;Z坐標的內符合精度最大值為14.2mm,最小值為1.0mm,平均值為4.3mm。由此可看出RTK測量的內部符合精度較高,相對穩(wěn)定,可以在施工測量中作業(yè)。

      4 結束語

      GPS RTK定位技術相比常規(guī)測量及靜態(tài)GPS測量來說,其有很大的優(yōu)點,作業(yè)效率大大提高,帶來了很高的經濟效益。目前選擇高精度RTK儀器和合適的作業(yè)方式,通過文章中提出的質量控制,將能得到更加穩(wěn)定可靠的高精度成果。相信隨著RTK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成熟,其將會在很多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王婷婷.GPS測量誤差分析及控制[J].電子工程,2008,(3):20-21.

      [2]呂代和.GPS測量的集中誤差及相應處理辦法[J].貴州科學,2007,(25):194-195.

      [3]余兵.RTK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20):101.

      猜你喜歡
      誤差分析質量控制精度
      基于DSPIC33F微處理器的采集精度的提高
      電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38
      氣壓高度計的測量誤差分析及修正方法
      基于“比值比較法”確定最佳實驗方案的研究
      淺談機車總風缸的制作質量控制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58:28
      電學計量的誤差分析及不確定度理論探究分析
      淺談在公路橋梁施工環(huán)節(jié)的質量管理及控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1:33
      淺談石灰土基層施工及質量控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0:51
      黃土路基臺背回填的質量控制
      科技視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3:10:08
      車載雷達陣面舉升裝置的位置誤差
      GPS/GLONASS/BDS組合PPP精度分析
      滁州市| 湖口县| 峡江县| 城市| 阳新县| 凌海市| 溆浦县| 巨鹿县| 文化| 腾冲县| 襄城县| 松潘县| 蒲城县| 玉树县| 吉林省| 京山县| 乌兰浩特市| 兴仁县| 鹤岗市| 邳州市| 昭苏县| 兴山县| 永胜县| 龙南县| 鄂州市| 玉山县| 武穴市| 临泽县| 全州县| 白玉县| 南投市| 台山市| 平和县| 曲麻莱县| 桦川县| 化德县| 兖州市| 正宁县| 常山县| 陆丰市| 汪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