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要對大學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問題及產生原因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強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的具體策略,旨在為做好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問題;心理輔導;策略
近年來,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大學生面臨的壓力正在不斷增大,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這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愈發(fā)重要。如何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使之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已經成為高校教育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1.心理抑郁
在大學生群體中,心理抑郁是一種較為普遍的不良情緒,是大學生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輕度抑郁有對事物缺少興趣,不愿與人交流等表現(xiàn),重度抑郁則常表現(xiàn)為苦悶、悲傷,甚至可能導致抑郁癥。目前大學生抑郁心理主要要心情壓抑和苦悶、學習缺少上進心、自我評價過低等表現(xiàn)。導致大學生出現(xiàn)心理抑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對大學環(huán)境的不適應。大學生在入學后,面對的是全然一新的環(huán)境,大學生剛剛脫離父母的關照,對新環(huán)境感到不適應是再所難免的,由于部分大學生適應能力差,情感脆弱,以致產生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如果不能及時進行調節(jié),必然會導致出現(xiàn)消極悲觀的情緒,當這種情緒發(fā)展至一定程度,便會引發(fā)心理抑郁。另外,人際關系矛盾也是導致大學生出現(xiàn)心理抑郁的重要原因,大學校園人群密集,如果缺乏溝通技巧,朋友較少,就會感到孤獨、壓抑,如果情況嚴重,很可能演變?yōu)樾睦硪钟?。心理抑郁對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負面影響非常大,應引起重視。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一種消極的情緒體現(xiàn),其主要表現(xiàn)為對自己能力或品質的否定。自卑的人總覺的自己比不上比人,悲觀失望情緒蔓延,毫無斗志。大學生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現(xiàn)為對自己評價過低、社交能力差、學習能力差等。在進入大學之前,每一個大學生都曾是佼佼者,進入大學后,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一個普通人,特別是當自己學習成績落后時,會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總給自己消極暗示,產生自卑心理。社交能力差,會導致孤僻、離群、喪失集體感、榮譽感,當別人受到別人不善的言語時,自卑感會更加強烈。學習能力差會使自己的學習積極性逐漸下降,遇到的學習問題越來越多,長期得不到解決,學習成績越來越差,自卑感越來越強。自卑心理對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極為不利,它會抑制大學生自信,形成內在阻力,嚴重時會導致大學生采取過激行為,必須積極采取對策進行干預治療。
3.職業(yè)發(fā)展與擇業(yè)問題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我國已經取消了大學生畢業(yè)分配制度,這是一把雙刃劍,畢業(yè)分配制度的取消使大學生的擇業(yè)機遇更多,擇業(yè)自由度更大,但是大學生的擇業(yè)難度也隨之大幅增加。特別是市場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大學生面臨的就業(yè)壓力與日劇增,加重了大學生的行為責任與心理壓力。當前對少數大學生而言,面臨著畢業(yè)即失業(yè)的窘況,許多人不知所措,這對于性格內向、心理適應力弱的部分大學生而言,毫無疑問會讓它們產生矛盾的心理,使他們感到莫名的焦慮、煩躁,職業(yè)發(fā)展與擇業(yè)問題也應當引起重視,否則會導致大學生對未來缺乏信心,對前途失去希望,影響他們的健康成長。
二、加強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的策略
大學生在生活休閑和學習時間分配上較之以往輕松自由了許多,在由學生個人對一切事物進行分配和調節(jié)之時,從高中時期父母教師嚴格的管束轉變?yōu)榇髮W自主支配,這樣突如其來的轉變會讓大學生在學習生活時出現(xiàn)一系列相關心理問題。因此,在大學生入學時,平時學習生活時,畢業(yè)季進行擇時,做好大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它貫穿在大學生生活學習的每個階段和時期。關注大學生心理問題,在社會、學校、家庭給予大學生經濟資助的同時,定期的、專業(yè)的心理輔導和咨詢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幫助他們克服心理問題,加強心理問題指導成為如今大學生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加強大學生心理輔導工作,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實施心理輔導與大學生自我心理調節(jié)相結合
學校是大學生進行學習生活的最根本的陣地,校方主動為大學生提供優(yōu)質的學習生活條件,鼓勵學生之間進行知識生活上的交流和活躍,學校要定期開展一系列有價值、有意義的團體活動和學習,從多方面下手推動大學生個人榮譽感和自信心的增強,為大學生心理的健康打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與此同時,在進行外界的心理輔導之余,幫助學生學會自我心理調節(jié)和輔導是極其必要的,自我調節(jié)能夠有效地幫助大學生在遭遇挫折和困境時科學健康地對自身進行及時有效的調節(jié),從而使得大學生善待自己、接受自己、正視自己,甚至還可以幫助大學生消除不良心理暗示和學習生活中出現(xiàn)的錯誤心理,有效防止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
2.有針對性地為大學生心理輔導
在大學生入學后的學習生活生涯中,心理問題關系大學生的生活學習質量的優(yōu)劣。不同階段的心理問題都會有所差別。在大學生剛入學時期,曾有很多大學生因為孤僻或者不愛言語而逐漸在學校學習期間變成小透明,存在感不強。這種狀況在大學生尚不能適應群體生活,在日常的生活交往交流中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從而造成自卑感等不健康的負面心理因素的產生。在進入擇業(yè)期、學生在面對形形色色的社會崗位時,往往會有些許迷茫的情緒,此時做好相關的職業(yè)規(guī)劃,幫助大學生釋放擇業(yè)壓力、對個人身份轉變進行保駕護航,從而有效地制止了心理問題的產生和發(fā)展。
3.個性化定制教學內容,為學生減負
大學教師在進行日常管理工作時要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符合其根本特征的施教行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就是最佳方式。相應的知識教育是教師主動根據大學生特點進行相對的引導教育??茖W清楚地認識到個人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專業(yè)知識內容的重要性,防止大學生過重學習生活壓力的產生與發(fā)展。以互相不同的專業(yè)特點,為學生今后學業(yè)畢業(yè)的長遠而認真慎重地考慮,從而根除學生在學習生活上走錯路、走彎路,甚至在心理上所出現(xiàn)的相應問題,以最佳的狀態(tài)來應對一切挑戰(zhàn)、把握機遇。
4.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要學會互相尊重
大學生活中主要接觸的對象就是自己的大學教師和處于同一班集體的同學,當教師對某一學生出現(xiàn)類似嘲諷的表情及話語,就會嚴重打擊大學生的自信心,使得大學生產生不好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打擊所造成的心理傷害是巨大的。作為大學的一名教師,開闊的胸懷和淵博的知識是必備要素,同學之間也要以禮待人。教師在進行課堂教育時,要教會學生如何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才能夠以科學正確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待事物;尊重他人,才能夠獲取他人的尊重。
5.整合資源,以多種形式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教育
大學的校內資源是相當豐富的,各種團體部門和組織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和積極性,通過多渠道以多種方式展開多層次的心理輔導,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在物質和精神層面給予同等的關注。不論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具體措施,還是網絡環(huán)境中的諸如論壇、信箱、網絡聊天等各種形式,都是針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重要內容,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
三、結語
在新的形勢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愈發(fā)嚴重,因心理問題而導致的突發(fā)事件不斷增多,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心理品質是高?,F(xiàn)實而緊迫的任務。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復雜的工程,面對大學生存在的諸多心理問題,高校應積極采取措施,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增強大學生心理調適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努力幫助大學生擺脫困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尹艷玲.大學生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分析及對策[J].經營管理者,2015,24:438-439.
[2]王厚兵,張偉.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研究[J].湖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04:27-29.
作者簡介:
桂錕琨(1983.10~),女,湖南人,本科,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