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聯網作為現在一種先進的技術,在人們生活中應用的非常廣泛。相對其他的技術,物聯網具有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等技術特點,給人們平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方便。因此,本文從物聯網的內涵特征出發(fā),結合現在物聯網在教學教育行業(yè)應用的現狀進行了相應的分析,并著重加強了對物聯網在教育中的運用分析,期望通過這些闡述可以提高物聯網在教育行業(yè)中的運用。
關鍵詞:物聯網 教育教學 運用 特征
隨著社會進步與發(fā)展,人們對于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也越來越關注,期望通過相應的措施來改善我國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因此,為了加強學校的管理,提高我國的教學水平,各大院校需要對現有的教學環(huán)境進行不斷的改善和優(yōu)化。物聯網作為現在一種新興技術,在教育中運用可以充分改善教學環(huán)境,優(yōu)化教學方式,所以加強物聯網在教育行業(yè)中的運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物聯網內涵特征
1.物聯網基本概念。所謂的物聯網技術是指將互聯網和實物或人進行相互的結合,通過傳感器和電子標簽兩大技術,實現信息的交流和互動。具體的原理是利用多種信息傳感技術,通過相關協(xié)議的簽訂,構成相應的知識信息網絡,從而實現事物的定位、識別等功能。相對其他的技術,物聯網更加的安全、可靠,在生活應用的也更加的廣泛,涉及到方面的有交通、教育等行業(yè)。
2.物聯網特征分析。相對其他技術,物聯網有著以下四個方面的技術特征。首先是技術性,對比其他技術,物聯網有效的將互聯網與實物進行了結合,具有復雜的知識系統(tǒng),其中所涉及到的專業(yè)知識有傳感器技術、納米技術和電子標簽技術等先進技術。其次是嵌入性,運用物聯網技術可以有效的將生活中常用的實物嵌入到生活環(huán)境中,同時也將網絡服務有效應用嵌入到人們日常生活中。再次是連通性,物聯網具有很強的連通性,可以實現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連通。最后就是智能化,物聯網有效的應用了數字化、電子信息化等技術,實現了各種事物的智能化連接。
二、物聯網在教育教學中運用現狀
1.教學配套設施不完善。由于物聯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時間不是很長,所以現在很多高校的教學配套設施不完善。現在很多的院校還是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設備進行教學,即運用傳統(tǒng)工具粉筆進行課堂講課。由于現在很多的課程都是具有很強的實物性,如果僅靠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理論知識是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明白的。雖然現在部分院校也有自己專門的物聯網實驗室,但設備完善和齊全的卻是相對較少,而且也沒有進行有效運用。
2.師資力量薄弱。因為資金等原因,現在物聯網師資力量相對較薄弱。目前很多教師在物聯網應用方面缺少相應實踐經驗,同時理論知識也存在著一定的欠缺。據相關統(tǒng)計,現在很多的物聯網專業(yè)的教師很多都是大學或大專的學歷,在知識儲備方面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另一方面,現在院校的師資隊伍過于的龐雜,沒有專門的核定編制人員。許多物聯網專業(yè)教師并不是真正的物聯網專業(yè)畢業(yè)的,有的甚至是從計算機專業(yè)、管理專業(yè)轉過來的。因此,這也相應的造成了我國師資力量薄弱現象產生。
3.教學體系相對落后。物聯網教學體系存在著一定的落后性,具體的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是學科設置不夠科學,因為我國在物聯網起步較晚,因此,很多院校的物聯網教學課程都是照搬國外,與我國的實際教學情況有所不符。同時現在很多高校對于物聯網的學科分類不清晰,許多院校都將其歸納為工商管理類。其次是教材的選取不合理,現在很多院校對于物聯網專業(yè)教材選取要么太專業(yè),要么就是不符合時代的發(fā)展。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降低了學生學習興趣。最后就是落后的教學模式,現在很多院校都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為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教師對于學生教育很多都是采用“填鴨式”教育,這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
三、物聯網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1.可以加強教育教學管理.物聯網在教育教學中運用可以加強學校的教學管理,具體的可以將物聯網運用到圖書管理、學??记诠芾矸矫?。教師通過物聯網可以查看班級學生的考勤,記錄學生這一段時間的出勤情況。同時對于學生現在所處的位置有著較好的掌握,對學生的安全有一個較好的保障。具體的可以通過應用RFID技術,加強學校教學管理。RFID技術具有自動識別的功能,一旦學生在學校出現危險狀況,就會出現相應的警報進行相應的提醒,并告知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處理。通過這些物聯網技術的應用有效加強了學校的教學管理,從而進行更好的學生管理。
2.可以豐富實驗教育教學.實驗教學作為學校 教育中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通過實驗教學開展可以充分培養(yǎng)自己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但是現在很多院校對學生的教育還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沒有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從而沒有實現預想的教學效果。通過物聯網應用,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智能化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高教學資源的共享性。如將物聯網運用到實驗室當中,當學生需進行實驗時,如果出現不規(guī)范或錯誤的操作行為,物聯網信息系統(tǒng)就會出現相應的警報提示,從而更好進行安全的實驗。此外,通過物聯網技術,學生還可以實現網絡遠程控制和學習,從而提高教學智能化和數字化。
3.可以構建智能化教學環(huán)境.教學環(huán)境對于學生學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可以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條件。相對現在教學環(huán)境,傳統(tǒng)教學環(huán)境所提供教學資源是非常稀少的,從而導致學生學習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目前物聯網技術應用到教育當中,不僅可以實現實物和實物之間的信息交流,還可以實現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溝通。因此,通過物聯網可以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教學資源,如輔導書籍、相關題庫等,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此外,物聯網的使用可以實現實際教學環(huán)境和虛擬教學環(huán)境的有機結合,讓學生與老師有著更好的交流和溝通。同時物聯網智能化和數字化特點可以對師生的教學的過程進行一個詳細的記錄,從中了解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從而改善教學的環(huán)境。
4.有效拓寬課外教學活動和學習空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除了課堂學習外,平時的課外教學活動也是非常重要。它可以提升學生的課外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習視野。通過運用物聯網技術,學生的課外實踐活動將會變得更豐富,而且通過物聯網的傳感技術和測量技術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課外教學活動環(huán)境。目前,國內很多院校都利用物聯網技術進行了課外教學拓展活動,并且已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拓寬自身的學習空間,利用物聯網虛擬技術來探究身邊的知識,并能夠得到及時的解決。物聯網技術運用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個性化學習模式,提高他們的學習空間。如中國電信的全球眼技術就是充分應用了物聯網,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學習其他領域或學科的知識,如機械、生物等知識,有效拓寬了學生學習空間。
四、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物聯網技術在社會中應用的越來越廣泛。目前,國內雖然將物聯網技術運用到了教育教學中,并且?guī)砹嗽S多有利之處,如有助于加強學校教學管理、豐富教學內容、構建智能化教學環(huán)境和拓寬學生課外實踐活動、學習空間等,但相應的也存在了一些問題,需要平時多加的注意和改善,從而提高物聯網技術在我國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艾倫,興喬.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教育裝備及其對信息化教學形態(tài)的影響[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5):3-6.
[2]陳華予. 校園物聯網平臺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11):62-63.
[3]王楊,殷曉斌,陳付龍,趙傳信,陳少軍. 面向高師院校物聯網工程專業(yè)的實驗教學策略研究[J]. 大學教育,2014(14):132-134.
作者簡介:孔陶茹(1977.12—),女,山西臨汾,西安思源學院文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計算機軟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