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琴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1-0074-01
“三性三成”課堂教學模式是我校歷經三年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 ,經過老師們共同參與、打磨、總結、提煉而形成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它在教學中遵循探究性、合作性和開放性的原則,通過自主學習問題生成、互動互助方法合成、檢測反饋目標達成三個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管理,最終達到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利用這種模式,我們打造了一堂堂靈動、高效的課堂,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小組建設是基礎
“三性三成”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基礎是小組建設。根據(jù)小組建設應遵循的原則和建設流程,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成績、性格差異等因素,將學生按學習品質和學習成績分為A、B、C三個層次,每組各等次的學生分別為2人。然后在小組內民主推選品學兼優(yōu)而且性格趨于外向、有一定領導組織才能的A層次學生擔任行政組長,行政組長在班主任指導下安排本組的學科組長,給每個組員進行分工。與此同時,老師及時對行政組長進行培訓,明確其在紀律管理、任務分配、記載考核、組織討論等方面的職責,使其能目標明確地開展工作。
二、轉變方式是根本
1.改變“教”與“學”的順序和主次。新模式首先要求學生先“學”(課前預習并檢測效果),然后才“教”(解決“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而且“學”為首“教”為次;從時間的分配上講,課堂上20多分鐘的時間是學生自主學習(包括自學、對學、群學、交流匯報),教的時間10多分鐘左右,而且是以點撥的形式進行。
2.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不是根據(jù)自己的教學設計,通過我問生答的方式支配控制學生學習過程,代之以傾聽、幫助、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同時,老師在課外花在備課上的時間更多了,因為要充分預設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難點,并能在有效的教的10多分鐘左右的時間內進行及時有效的點撥。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就拿語文學科來說,從自學開始,學生不再是單純地讀幾遍課文,給生字注音、組詞,因為小組內要交流和檢查自學的效果,所以學生自覺地先掌握生字詞,并對課文的基本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在互學和評學的環(huán)節(jié)中,組員要人人發(fā)言,無形中給每個人身上加了壓,以往一些比較被動或懶惰的學生不得不為了自己發(fā)言去思考,長期以往,漸漸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三、討論交流是關鍵
小組討論交流是建立在有健全的學習小組的基礎上的。學生先自學解答問題,然后行政組長組織組員針對學習要求進行交流、討論,每個人都要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最后對所有問題答案進行匯總、歸納,選出中心發(fā)言人準備匯報。這種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組中每個人都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愉快的事情,最終達到使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的目標。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的任務是啟發(fā)、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討論、交流,發(fā)現(xiàn)其中的“閃光點”及時表揚、鼓勵;發(fā)現(xiàn)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啟發(fā)、點撥,這樣教師才能對學生的學習討論情況做到心里有數(shù)。
四、展示匯報是亮點
經過熱烈、充分的討論交流,各小組已經做好了展示匯報的準備,課堂在這一刻則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一幕。每組的中心發(fā)言人匯報本組交流討論的結果,然后先由本小組的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再由其他學習小組探討同一問題的同學進行補充、質疑甚至否定,同時闡述理由。有的同學平時很少發(fā)言,可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每人都有代表小組發(fā)言的機會,也必須發(fā)言。為此,對于C層次的學生,全組的同學把歸納后的答案一句一句寫在紙上。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展示并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歸納概括能力、朗讀能力、表現(xiàn)力、協(xié)作能力、自信心等。
五、點撥引導是提升
學生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可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水平有限,他們在對知識的感受和理解經常會停留在表層,所以他們的“學”是粗淺的、凌亂的,缺乏深層次的探究和條理性的歸納,這時就需要教師恰如其分地進行點撥,引導學生做好小組的總結。在小組交流總結時,教師注意調控,讓各組成員認真傾聽,鼓勵他們在大膽質疑的基礎上,讓他們對先前同學的發(fā)言進行補充,讓學生把思路說完整,講清楚。在學生們各抒己見中教師認真仔細地傾聽學生的想法,對于那些表達不清楚的學生,給以耐心地鼓勵,從而使每一個學生在合作交流的總結時的發(fā)言能力得到提高。
六、訓練檢測是保障
“當堂訓練”是學生在“先學”與“后教”的基礎上所進行的反思、反饋行為,即為檢測目標的真正達成度而又進行的一次自我實踐,充分體現(xiàn)出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恰到好處地注意到了教師主導的雙向互動和內在結合。它的基本思想就是讓學生人人都會學,人人都學好,這是反饋矯正課堂的重要途徑,起到檢測每堂課的教學目標是否落實到位、學生是否扎實的掌握知識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保證學生珍惜課堂上的分分秒秒,讓師生及時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中的偏差和失誤,及時矯正補救,達到堂堂清、節(jié)節(jié)清、章章清。
(責任編輯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