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興艷
摘 要:本文選取“上”“下”兩個常用方向動詞進(jìn)行漢英及物性對比分析,從而探討了漢英動詞及物性的異同。
關(guān)鍵詞:上;下
方向動詞在意義上有方向的概念。比如,由低處到高處的方向就是“上”,由高處到低處的方向就是“下”。這些動詞的漢英及物性不一樣,進(jìn)行漢外比較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認(rèn)識漢語動詞特點。漢語動詞不能像英語動詞那樣以形式上是否帶賓語為標(biāo)準(zhǔn)來決定動詞是及物動詞還是不及物動詞。漢語動詞的及物性與哲學(xué)上的及物性不一樣,并不是單純的動賓關(guān)系,而是指動詞本身在運用過程中帶賓語的程度。
一、“上”的漢英及物性對比分析
漢語的“上”后面可以帶“飛機”“書”“十個人”“發(fā)條”等名詞作賓語,在句中“上”與后面的名詞類賓語構(gòu)成的語義關(guān)系有:處所、致使、施事、受事、數(shù)量和雜類。如:
(1)她已經(jīng)上飛機了。
(2)他多次上書,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改革建議。
(3)這個崗位上十個人。
(4)這表該上發(fā)條了。
(5)王菲的演唱會上萬人觀看。
(6)這人上了年紀(jì)呀腿腳就不靈活了。
例中的“飛機”是“上”的處所,作處所賓語;“書”是“上”的致使,作致使賓語;“十個人”是“上”的施事,作施事賓語,意思是十個人上這個崗位;“發(fā)條”是“上”的受事,作受事賓語;“萬人”“年紀(jì)”是“上”的雜類賓語。
從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上歸納“上”的各層意義帶賓語的情況得知“上”帶處所和致使賓語的情況較常見。如, “上課”“上班”等等都是“上”后面帶處所賓語?!吧稀睅е率官e語,如“上油”“上貨”“上菜”等等?!吧稀睅┦沦e語限于“上”作向前進(jìn)和出場這兩層意思解時,“上”的施事賓語必須搭配數(shù)量成分,如,“上一個排”“上兩個人”等。只有“上”的意義為擰緊和到規(guī)定時間開始工作或?qū)W習(xí)等時后面才帶受事賓語,如,上早操、上物理等?!吧稀睅渌s類賓語時是指達(dá)到一定的數(shù)量或程度,后面的賓語是一個概數(shù),而不是具體的數(shù)字,這個數(shù)量或程度往往在整個句子里較高,比如我們可以說“上歲數(shù)了”,而不會說“上一歲了”。
英語里沒有相應(yīng)的單個動詞表示“上”的意思,只有用詞組來表達(dá)漢語“上”的各層意思。如,go up the mountain(上山)、go upstairs(上樓)、get on/in a bus(上車)、go shopping(上街)、go to work(上班)、go on TV(上電視)、attend/have a class (上課)、get up to hundreds of people (上百人)。
除此之外,“上”還可以進(jìn)入雙結(jié)構(gòu),如在“我上了她一門課”這句中的“她”和“一門課”都是“上”的賓語,“她”是間接賓語,“一門課”是直接賓語。但是在沒有上下文或身份的語境里,這句話有歧義,隱含有兩層意思:
a.我給她上了一門課。(我是老師,她是學(xué)生。)
b.我去上了她的一門課。(我是學(xué)生,她是老師。)
按照石毓智(2006:104-105)的觀點,此時的動詞“上”是中性動詞。在a層意思里,“上”是右向的,句子就表示客體向右移動,即直接賓語“一門課”向右移動到間接賓語“她”。在b層意思里,漢語動詞“上”是左向的,句子就表示客體向左轉(zhuǎn)移,即直接賓語“一門課”向左轉(zhuǎn)移到主語“我”。漢語是語義型語言,像這樣的句子含有兩種完全相反的意義,即有歧義:客體向左移動和客體向右移動。要消除歧義就必須加上適當(dāng)?shù)慕樵~或改變句子的結(jié)構(gòu),比如可以改為“我去上了她的一門課”和“我給她上了一門課”。對于漢語中的這種中性動詞,英語會選擇不同的表達(dá)方式,如上面a層意思的英語表達(dá)為conduct a class ,b層意思表達(dá)為attend a class。但是只有右向動詞conduct才能進(jìn)入雙賓結(jié)構(gòu),I conducted a class for her 。意思是I taught her a class。①漢英動詞產(chǎn)生這樣的差異歸根結(jié)底就是漢語是意合型語言,而英語是形合型的語言。
二、“下”的漢英及物性對比分析
“下”在漢語里語義較豐富,“山、樓、車、雨、三個人、通知、館子、鄉(xiāng)、水、餃子、工夫、結(jié)論、決心、蛋、手、班、課等名詞都可以作“下”的賓語。
(7)今天不做飯,我們下館子吧。
(8)下樓吃飯吧。
(9)成都的冬天很少下大雪。
(10)已經(jīng)下命令了,你明天必須上任。
(11)酒早就燙好了,鍋里也開著,單等你來了下餃子。
(12)任何事情都不要急著下結(jié)論。
(13)王菲的成都演唱會不下三千人。
例(7)和(8)中的名詞“館子”“樓”是“下”的處所,作處所賓語。雖然這里的“館子”和“樓”都作處所賓語,但其中包含的意義卻有所不同,“下樓”只是純粹的從樓上到樓下,方向上就是直觀的從高處到低處,而“下館子”是指到館子去吃飯,這里的“館子”是指吃飯的地方, “下”后面帶處所賓語表示去吃飯時,后面處所賓語名詞則只限于“飯館”或“館子”?!跋隆睅幩e語的使用頻率最高,如,下車、下地、下臺、下班、下課等。
例(9)中的“雪”在句里是“下”的施事,作施事賓語?!把笔且环N自然現(xiàn)象,是“雪”自己下下來,在“下”指(雨雪)降落這層意思時,可以帶施事賓語,如“下冰雹”“下雨”。“下”和其他漢語動詞帶施事賓語時的情況一樣,后面還可以帶有數(shù)量成分的施事賓語,如在“公司裁員,我們部門下兩個人”這句里,“兩個人”在句中就作動詞“下”的施事賓語,并且這個施事賓語“兩個人”含有數(shù)量成分,當(dāng)“下”帶數(shù)量成分的施事賓語時,用的是“下”的“退場”之意。
例(10)中的“命令”是“下”的受事,作受事賓語。“下”帶受事賓語見于“下”的頒發(fā)投遞和使用這兩層意思。如,下挑戰(zhàn)書、下藥、下手等。
例(11)中的“餃子”是“下”的致使,作致使賓語,“使餃子下到鍋里去”?!跋隆睅е率官e語是指放入、卸除、攻陷的意思,如,下窗戶、下螺絲釘、連下敵人數(shù)城。
例(12)“結(jié)論”是“下”的結(jié)果,作結(jié)果賓語。“下”在指做出(言行、判斷等)和(動物)生產(chǎn)時后面才帶結(jié)果賓語,如,下決心、下定義、下蛋、下崽兒。
例(13)中的“三千人”作“下”的雜類賓語。這時的“下”指低于或少于的意思,后面帶的賓語含有數(shù)量詞,這剛好和“上”帶雜類賓語的情況相反。
英語中沒有單一的動詞對應(yīng)漢語的“下”,針對漢語“下”的各層意義需要用不同的詞組、短語或句子來表達(dá)。如,go downstairs(下樓)、go off work(下班)、draw a conclusion(下結(jié)論)、go out of class(下課)、get off a bus(下車)。
綜上所述,表方向的動詞帶處所賓語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頻率較高,而英語則沒有這方面的動詞。
注釋:
①石毓智,語法的概念基礎(chǔ),上海:上海外語教學(xué)出版社,2006年,第104-106頁
參考文獻(xiàn):
[1]石毓智.語法的概念基礎(chǔ)[M].上海:上海外語教學(xué)出版社,2006.
[2]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9.(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