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金芝
摘 要:在長期的教育教學中,面對不同類型、不同體質(zhì)、不同素質(zhì)的學生,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手段不能千篇一律。作為一個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特別是班主任,在施教過程中,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實施的心理懲罰,都是對教育事業(yè)的不負責任,都是對教師稱號的褻瀆。
關(guān)鍵詞:逆反心理;變態(tài)心理;心理素質(zhì)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睂W高意味著學富五車,身正則要求我們品行端正,道德高尚。作為一名跨世紀的新時代的教師,不但是一個傳道者,而且是一個醫(yī)治學生心理疾病的醫(yī)生,更是學生的朋友。如果要讓學生尊敬你、愛戴你、親近你,你就應該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去愛他們,了解他們,從而讓他們相信你,這樣你傳授的知識學生才樂于接受。
在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體罰學生是教育的大忌,它是一種非科學的、簡單的、粗暴的、異化了的教育手段,是教師無能的表現(xiàn)。這一點已在教育界達成共識。然而心理懲罰卻大搖大擺地走進教育領(lǐng)地。
心理懲罰就是一種感情虐待,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貶低學生、諷刺學生、詆毀學生、疏遠學生,從而導致學生對老師不喜歡、不信任,對老師傳授的知識不感興趣,甚至干脆不學。這樣不僅是對學生身心的傷害,更是對教育的褻瀆,也是教育的失誤。心理懲罰所造成的危害具體表現(xiàn)為:
一、心理懲罰導致一種逆反心理的產(chǎn)生
在長期的教育教學中,面對不同類型、不同體質(zhì)、不同素質(zhì)的學生,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手段不能千篇一律。對于一些學習差的、紀律松懈的、不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生,有些教師出于“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在批評教育時,用學生的話說就是“罵人不帶臟字”。在這劈頭蓋臉的呵斥下,有的學生默認,有的學生傷感,有的學生痛苦,有的學生憤慨,更有甚者直接和老師產(chǎn)生對抗情緒。作為教育者,通過發(fā)泄以求得暫時的心理上的平衡,但卻失去了師德,失去了教育的目的,把學生趕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使學生不但疏遠你,甚至憎恨你,這是在語言上的摧殘。更有甚者,采用更不當?shù)淖龇?,如:排座位時,排在邊角旮旯,上課從不提問,對他們的作業(yè)從不批改或批改不認真等。這種行為的摧殘,必然導致一種逆反心理的產(chǎn)生。面對這種情勢、這種做法,學生還怎能親其師?不能親其師,又怎能信其道呢?這難道不是教育的失敗嗎?
二、心理懲罰導致變態(tài)心理的形成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對于一些思想偏激、行為怪僻、性格倔強、脾氣暴躁的學生而采取的一些不當?shù)恼Z言與不當?shù)淖龇ǎ瑫顾麄兤乒拮悠扑?、自暴自棄,特別是對有些學生過分嚴厲,經(jīng)常訓斥、責罵,進行心理摧殘,會導致其性格變得很壞,常出現(xiàn)變態(tài)、孤僻、抑郁、固執(zhí)的性格,甚至變得冷酷、殘忍,以虐待小動物、扼殺植物、損壞物品、欺侮小同學或自殘來發(fā)泄內(nèi)心的痛苦與憎恨,這難道不是教育的失敗嗎?
三、心理懲罰導致心理素質(zhì)低下,健康狀況不佳
人們常說:“樹怕剝皮,人怕傷心?!薄吧囝^底下壓死人。”心理懲罰往往在學生心靈上留下永恒的痛苦與傷痕,使他們喪失學習的熱情,失去生活的勇氣,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fā)展,嚴重的可導致心理變態(tài)。從心理學角度測試的結(jié)果為:學生在平靜心態(tài)時的呼吸是每分鐘20次,而在教師的責罵聲中的呼吸高達40~50次。由于心理懲罰的刺激,可以引起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和外部腺體(汗、淚)與內(nèi)分泌腺(腎、腺素、胰島素等)諸方面的一系列變化,必然使肌體的正常功能發(fā)生紊亂,從而導致身體健康狀況嚴重失調(diào),從而喪失學習能力,難道這不可怕嗎?難道這種心理懲罰不令我們警醒嗎?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不但要盡可能要求一個人,還要尊重一個人。嚴格要求是教育者對工作、對學生一種認真負責的精神體現(xiàn),尊重和信任是教育的態(tài)度問題,是教育學生的前提,二者是不容忽視的。
綜上所述,學生的逆反心理、變態(tài)心理及身體素質(zhì)下降的直接客觀因素,是教師教育方法的失當,違背了學生的心理規(guī)律,這說明教育者特別是班主任應多多看書學習,進一步探討學生的心理因素,查找原因,改進方法。
筆者認為,作為一個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特別是班主任,在施教過程中,不論是有意還是無意實施的心理懲罰,都是對教育事業(yè)的不負責任,都是對教師稱號的褻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得好:“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蔽覀?yōu)槭裁床欢嘁恍捜?,多一分關(guān)心,多一分理智呢?俗話說“嚴師出高徒”,是的,對學生是應該嚴格要求,但應該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對學生的錯誤要分析,要研究,要對癥下藥,要給學生以正面引導,給學生真正的愛,他才能親近你、愛戴你,從而更加信任你,那么你傳播的道、講授的理,才能融進他們幼小的心靈,在你的辛勤工作中,才能出現(xiàn)更多的瓦特、牛頓、愛迪生,這樣你的教育之樹才能開出健康之花,從而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
參考文獻:
吳燕武.懲罰教育的誤區(qū)[J].湖北教育:教學版,2008(11).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