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婧佳
[摘 要] 德國職業(yè)教育行為導向教學范式強調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需要轉變課堂教學中的角色,以學生為中心,有效利用各種教學法,處理好教學量和教學進度的關系,以達到教學目的。
[關 鍵 詞] 行為導向教學; 角色轉變;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8-0104-01
一、德國職業(yè)教育概況
德國職業(yè)教育實行學校、企業(yè)雙軌制培訓,其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國家、企業(yè)和社會機構合作確保職業(yè)教育培養(yǎng)目標的實現(xiàn)。企業(yè)主要培訓學生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技能,使學生獲取技能資格;學校著眼于教育本身,為學生今后的社會生活和工作做準備。企業(yè)和學校雙管齊下傳授學生全方位的技能和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行為導向教學范式的內涵和應用
行為導向教學范式強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學習者不斷自我調節(jié)修正的過程,因此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的應用需要考慮以學生為中心。行動導向教學范式指導下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種。下面簡要介紹三種教學法在課堂中的應用。
(一)站位法
教師把概念性的教學內容以判斷題或者選擇題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做出選擇,持不同觀點的學生分別站到教室的不同位置,教師聽取學生選擇某個觀點的理由。教師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了解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此外,也考驗學生能否在類似“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壓力下堅持自己的觀點,而這種勇于堅持自己觀點的能力在未來職場中將非常重要。同時也訓練學生有邏輯、有條理地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以及傾聽別人不同觀點的能力。教師在隨機選取學生表達觀點時,也可以特意選擇那些平時比較沉默的學生,給予其機會鍛煉溝通表達能力,讓更多學生參與并活動起來。
(二)關鍵字卡片法
當學生閱讀專業(yè)知識方面的篇章時,教師要求學生在限定時間內,把篇章中的一系列關鍵字詞找出,并歸納出來,寫在卡片上并展示在張貼板上,學生根據(jù)這些關鍵詞介紹篇章的主要內容。這個過程可以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總結篇章的能力,有助于教師考核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所學內容以及其中的邏輯關系。關鍵字詞的卡片還可以用于之后的復習,教師可以讓學生抽取關鍵字詞卡片,解釋或者描述相關的概念,有重點地進行復習,循序漸進,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擴展小組法
擴展小組教學法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首先,學生先獨立思考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或任務;接著,和自己的搭檔兩個人討論交流,比較彼此的解決辦法或者答案,互相補充完善。最后四人、八人大組中進行比較,得出最佳方案,把一致公認的討論結果展示在展板上并進行解釋說明。這個學習過程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一方面,因為需要不斷交換意見,并在堅持和妥協(xié)中不斷完善解決方案,強調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三、行為導向教學范式對課堂教學的啟示
(一)教師在課堂活動中的角色需要轉變
有效的學習是建立在和學生良好的關系基礎上,教師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fā),組織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具體來說,在課堂活動中,教師應該走下講臺,深入學生中。一方面能讓學生意識到需要學習,保證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另一方面,教師也能通過觀察和傾聽發(fā)現(xiàn)問題、指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主要起引導作用,不能代替學生學習。真正的學習主體是學生,學習的過程發(fā)生在學生身上。
(二)行為導向教學范式中涉及的各類教學方法可以根據(jù)教學實際進行演繹和變化
課堂教學并不是工廠流水線,站位法、小組擴展、魔術盒、卡片復習等教學方法都可以根據(jù)不同教學情況而調整,服務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此外,在首次運用某種教學方法時,需告知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法的緣由和目的,這樣學生能清晰地了解自己在學什么,明確知道整個過程是為自己學習,學習動機進而加強,才能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三)教學中需正確處理好教學量和教學進度的關系
當教學量和教學進度發(fā)生矛盾時,教師應該考慮在有限的單位教學時間內解決學生真正能學到多少教學內容的問題。教師教授內容量并不意味著學生學會的內容量。教師應該思考和解決用有限的教學內容解決學生終生學習能力發(fā)展的問題。因此,教學任務量和教學內容的設計要考慮人的發(fā)展能力和學習能力。
總之,行為導向教學范式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而學生學習行為從被動到主動的改變,首先需要教師教育行為的改變,教師要明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是引導者、組織者,利用各類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能力,教學相長,使課堂效能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王德華.德國職業(yè)教育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微觀考證[J]. 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29):93.
[2]林希.行為導向教學法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3(1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