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小虎
摘 要: 在化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實施探究性實驗關(guān)系到化學教學工作的整體教育質(zhì)量。本文以高中化學教學為例,總結(jié)了有效實施探究性實驗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方法。
關(guān)鍵詞: 化學教學 探究性實驗 探究能力
實驗是我們獲取化學知識,探究知識的來源和形成過程的工具。在高中階段,實驗分成驗證和探究兩類,前者在課堂上所占比例較高,而后者則相對較低,這樣的實驗形式格局導致學生的探究能力始終處于弱勢地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如今我們大力倡導探究形式的實驗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提高探究性實驗教學的質(zhì)量和水平,希望通過探究性實驗的有效實施,實現(xiàn)學生在探究能力方面的突破。
一、確定恰當?shù)奶骄恐黝}
確定探究主題是開展探究性實驗活動的第一個活動步驟。究竟什么樣的主題適合在課堂上探究呢?課堂上所探究的問題一方面要保證它有一定的難度,使得探究的價值有所保障,另一方面要控制探究課題在課堂上的可行性,要保證探究活動能夠在課堂環(huán)境下順利實施。例如,“食鹽能否無限制溶于水”這個探究課題,對于高中生而言,這樣的問題雖然簡單,卻沒有什么探究價值可言,但如果把探究主題改成“氯化銅水溶液經(jīng)過電解可以得到銅,氯化鈉水溶液通過電解是不是也能夠得到鈉”[1],這個問題相對于前一個問題在難度上有了一個層次的提升,具體一定的研究價值,并且,這個探究課題也沒有超出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生經(jīng)過努力是能夠順利解決這個問題的,這類既有探究價值,難度又適宜的主題是最適宜在課堂上開展探究實驗的主題。
二、選擇簡單易行的實驗方案
很多教師之所以在課堂上愿意更多地選擇驗證性實驗,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時間問題。從實驗過程看,驗證性實驗往往是封閉的,具有可控性,而探究性實驗過程則是相對開放的,實驗過程充滿了很多不確定性,這樣勢必會占用更多時間,從實驗結(jié)果看,驗證性實驗的結(jié)局早已經(jīng)注定了,而探究性實驗則可能充滿各種各樣意外的結(jié)局,有些時候甚至是失敗的結(jié)局,這樣又給課堂實驗教學增加了變數(shù)。綜合來看,驗證性實驗在教學時間上更容易把控,而探究性實驗則很難把控。因此,要想讓探究性實驗能夠在課堂上順利地開展,高效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怎樣才能提高實驗探究效率呢?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另一方面,也是最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在設(shè)計和選擇實驗方案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些簡單易行的實驗方案和操作方式。事實上,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廢舊物品稍加改造都可以變成實驗工具,最常見的像礦泉水瓶、塑料吸管等,這些東西在很多實驗中都可以用得到。利用這些隨手可得的物品作為實驗工具,不但降低了實驗門檻,而且簡化了很多程序,這樣既能保證實驗成功率,又能在時間上有所控制。
三、抓住變演示為探究的機會
化學實驗中大多數(shù)實驗屬于驗證性實驗,相對而言,探究性實驗的資源是比較稀缺的,如果我們能夠抓住一些機會,將一些演示實驗經(jīng)過改進變成探究性實驗,不僅可以優(yōu)化演示實驗教學的效果,而且可以增強探究性,這對豐富探究實驗內(nèi)容,增加探究實驗機會也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在制備Fe(OH)2的實驗中,按照教材要求,這個實驗原本是教師演示實驗,但經(jīng)過演示會發(fā)現(xiàn),實驗的現(xiàn)象十分不明顯,實驗效果很差。這個時候,就是我們變演示為探究的絕佳機會了。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分析實驗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經(jīng)過一輪討論和探究,最終找到答案,原來是因為氫氧化亞鐵本身極不穩(wěn)定,很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找到原因以后,就可以共同探討對現(xiàn)行的實驗方案進行改進,最終想出創(chuàng)造無Fe3+和無氧氣的環(huán)境這樣一個解決方案。接下來,再以此為目標對具體的實驗方案進行改進。類似這種可以改進的演示實驗在化學教材中比比皆是,關(guān)鍵是要學會尋找其中探究點,抓住探究機會,這樣會為探究性實驗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四、以生活為背景開展探究活動
在探究實驗中,學生是探究的主體,因此,學生對實驗的興趣往往會直接影響接下來探究實驗的實施效果。怎樣才能讓學生對探究實驗產(chǎn)生興趣呢?這時候,教師就要注意從生活入手尋找探究點。與課本上高深莫測的各種化學概念、原理相比,學生對生活具有天然的親切感,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積累了大量生活經(jīng)驗,如果教師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選擇一些探究課題,這樣會大大提高實驗探究的成功率。例如,在講到“原電池”這節(jié)內(nèi)容時,在開展實驗的時候,筆者就讓學生準備了一些蘋果、橙子等水果,然后在課堂上利用這些常見的水果給學生制作了水果電池。當看到吃的水果可以變成能夠發(fā)電的電池時,所有學生都感到吃驚不已。吃驚之余,學生自然會對相關(guān)的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探究興趣。不僅如此,這種把探究放入生活背景下的方式還可以更好地拉近化學與生活的關(guān)系,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意識和能力。
五、重視小組合作形式的應用
探究相較于驗證,思維和方式往往更開闊,并且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是處于主體性的探究地位,這樣勢必會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很多時候,學生單個的力量并不足以應付探究的要求。因此,在實施探究實驗時,大多情況下采取的是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能力特征,將學生分成若干個探究小組,并且注意在小組內(nèi)實施明確的責任分工,這樣通過相互合作,小組整體的能力會提高很多,從而更容易實現(xiàn)探究實驗的目標,提高探究活動質(zhì)量。不僅如此,比起個人探究,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探究還能訓練學生的合作協(xié)同能力,這一能力也是現(xiàn)代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素質(zhì)。
總之,隨著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隨著探究能力被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在化學教學中,增加探究式實驗的比例,提高探究性實驗的質(zhì)量是未來化學教學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作為教師,我們要順應發(fā)展趨勢,認真研習各種探究性實驗教學的設(shè)計和實施技巧,努力提高探究性實驗的質(zhì)量,彰顯化學學科在探究方面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邵佳.談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策略[J].文理導航(上旬),2011(08).
[2]張強.淺談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J]新課程(上),2011(12).
[3]羅華金.中學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初探[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版),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