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素芹
【摘要】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無論是對教師還是對學生來說,既充滿新奇又帶著迷惑,近幾年又涉及到要與其他學科進行整合的話題,無疑是對教師提出了一個艱難的考驗,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革新,學科整合不僅僅是形式上使用了計算機,更重要的是通過計算機的使用提高各學科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 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4-0037-01
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在當今教育界是一個熱門的話題,也是各校展開教科研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綜合性課程必將成為教學的主流。但是對于我們計算機教師而言,可以說是苦苦探索,艱難前進。
一、要提高自身的素質,讓學生感到信息技術不只是上上網
信息技術以其獨特的交互性、趣味性和豐富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為課程整合的實施開拓了廣闊的天地,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教學中,學生自己動手,查找資料,分析歸納,得出結論,有利于實現(xiàn)因材施教的個別化教育(但在群體教學中效果不是很明顯),能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促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改革。
二、把枯燥的理論上得輕松風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地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實例,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學習的知識類型多種多樣,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這門課程時,往往喜歡上機操作課,而不喜歡上理論課。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盡量將枯燥的東西講解的生動形象一點,教師在講解時,可用風趣的語言,貼近的比喻,引用身邊的事件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和認可。新課標指出,當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問題,就要提供給他們合作交流的機會,通過向老師、同伴表達想法,傾聽別人的意見,實現(xiàn)發(fā)展。教師利用網絡教室的功能,展示學生的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留出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去討論、去爭辯、去探索。這樣的教學不僅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達到資源共享,也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得到發(fā)展,突破了教學難點。
三、運用信息技術,拓寬學習領域
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區(qū)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很好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這種“大課堂”教育觀強調課堂與生活同在,要求打破封閉單一的課堂教育模式,建立開放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大課堂教育體系。從目標、內容、手段等方面實現(xiàn)綜合性學習,做到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學科與學科相結合,為學生學習開辟了廣闊的時空領域,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新事物的發(fā)展,都是在不斷的探索、實踐、改正、再探索的過程。
1.信息技術整合于學科課程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涉及的因素很多,可以說是一項工程。在這一過程中,重點要考慮的因素既包括教材的建設,也涉及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學生學習方式方法的根本改變。因此,授課教師要提高自身使用計算機的能力,不僅會用計算機,還會將所要講授的內容融進計算機,通常的表現(xiàn)形式是做成多媒體課件,或是下載網絡上的視頻,音樂等,這明顯是對教師的要求提高了。
2.學科整合,如何運行,才能升華?我想我們的整合還是需要首先考慮“學科屬性”,再來考慮“信息技術”怎樣來運用。而信息技術整合課該給予一個怎樣的概念界定?目前有這樣的情況:教師在上到這樣的課時,往往既要兼顧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差異,又要兼顧學生在其它學科上的差異,到頭來很可能兩樣都落空。有時候上課時,有這樣兩種教學現(xiàn)象:
教學現(xiàn)象一:教學開始了,教師導語開場引出課題情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和討論大屏幕上的文字或圖像,教師提問分析,學生舉手回答;然后做大屏幕上的習題或回答問題;最后圓滿完成教學任務,結束。
教學現(xiàn)象二:教學開始了,教師提示教學任務;然后學生通過大屏幕或各自電腦瀏覽教師設置的教學情景;或瀏覽教師設置相關的教學課件;通過論壇討論問題;然后將作業(yè)貼出來;教學結束。
教學現(xiàn)象一是牽著學生走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翻版,只是多了一些形象性和情景性,但缺少了傳統(tǒng)教學的方便快捷和實效性,有畫蛇添足之嫌。
教學現(xiàn)象二,即所謂任務驅動式的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教師在教學中只起引導、幫助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但師生并沒有真正“互動”。
不難看出,對于以上兩種教學模式仍然沒有脫離教師主導的范疇,即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教學方式都是教師預先設定好的,關注的只是學生外在學習表現(xiàn)的變化。而真正的教學,在于關注學習主體內在的智慧能力和智慧水平的發(fā)展變化。我們要使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教學成為關注和實現(xiàn)學生智慧水平的內在發(fā)展的強大和完善的環(huán)境和平臺(即學生能在這個環(huán)境和平臺上真正實現(xiàn)其智慧結構個性化地自主、正常、高效的發(fā)展)在教學資源建設上,該如何運作,是一大難點。在實際運作中,學生是注意圖文并茂的界面,還是真正的理解課本內容?是需要教師不僅僅是設計豐富的課件,更應注重學生的接受與發(fā)展。
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是一個發(fā)展的方向,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根據環(huán)境,注重知識應用的綜合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和教學水平,不斷摸索總結,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適應時代的要求也并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實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