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珍
摘 要: 為了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及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英語教師需要不斷學習,提高綜合素質,促進自身的不斷發(fā)展,以便更好地傳道授業(yè)解惑。本文從個性特長、管理能力和教學能力三個方面談談英語教師如何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關鍵詞: 英語教師 個性特長 管理能力 教學能力
毋庸置疑,現(xiàn)代社會的迅速發(fā)展及英語課程的改革給英語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如何在新形勢下教好學生,是每個英語教師直面的客觀問題。要給學生一杯水,老師要有一桶水?,F(xiàn)在更有甚者覺得,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是一條河甚至是一片海。所以,現(xiàn)代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那么,英語教師應該如何促進自身的發(fā)展呢?筆者將從教師的個性特長、管理能力和教學能力三個方面闡述想法和觀點。
一、個性特長
個性特長包括教師的性格愛好、情感意志、道德素養(yǎng)。一個良好的性格不僅可以讓自己做事積極認真踏實,而且會感染學生積極向上。所以,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平時注意管理自己的情緒,做情緒的主人,遇事不慌不忙,對待別人友善寬容,真誠善良。如果教師能夠擁有良好的性格,就勢必對自己的教學及人生都有廣泛而積極的影響。
英語教師應該是一名熱愛學習且樂于終身學習的人。陶行知有句名言:“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會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英語教師應該虛心好學。
道德素養(yǎng)主要指英語教師的責任心?!皩W高為師,身正為范”,英語教師的道德素養(yǎng)高低直接關系到他們能否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斗志昂揚地上完每一節(jié)課,認真細致地批改每一次作業(yè)。愛因斯坦說:“使學生對教師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師的德和才?!庇⒄Z教師的品德應該居于學識之上,應該是第一位的。
二、管理能力
管理包括兩個層面的意思,第一個層面是對英語教師自身的管理。例如,英語教師能否在每天臨睡前思考籌劃明天要做的事情,做到未雨綢繆,能否于行動之前制訂計劃,然后按照計劃處理應該做的事情,能否經?!懊咳杖∥嵘怼保皶r改正自己做得不正確或是不恰當?shù)牡胤?,能否經常思考對策,合理地解決在實現(xiàn)目標過程中的各種困難突發(fā)情況,能否經常記錄自己的行為習慣,能否一絲不茍地完成各項工作和任務等。
第二個層面是對課堂的管理。課堂是英語教師的戰(zhàn)場,也是學生的舞臺。英語教師的傳道授業(yè)解惑及學生對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大部分都是在課堂進行的。如何打造一個動靜結合、井井有條的課堂呢?首先是要和學生明確上課規(guī)則,什么時候應該發(fā)言,什么時候應該討論,什么時候應該保持安靜。管理的藝術在于溝通。英語教師要和學生進行語言及目光上的交流。課堂用語盡量簡潔,通俗易懂,發(fā)出的指令要清晰明確及在學生的能力范圍之類。英語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課本上,而且要關注每一個學生,如果有開小差的學生,就必須想方設法提醒他認真聽課,比如可以故意走到他身邊講課,或是突然提高音調,或是叫同桌悄悄提醒等。
三、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是衡量一個老師是否合格或是優(yōu)秀的重要指標,包括備課能力、說課能力、上課能力。
1.備課
備課是一個英語老師上好一堂課的前提。這包括分析教材的能力,即教材的設置如何,重難點的分配,資料的收集、積累、分類、整理和使用,教材的延伸和拓展,聽說課的有效性和語法課的難易;教材的駕馭能力,建立在對教材分析的基礎之上,同時要從教育心理學和教學法的角度出發(fā),合理地處理教材和有效地組織教材;教材的決策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學策略的選擇及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的運用。一堂課應該教什么,如何教,怎樣教,要實現(xiàn)什么樣的目標,學生要掌握什么知識點;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設計既要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又要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還要講究設計的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同時要理解教材內容的內在邏輯性,符合學生心理發(fā)展的客觀性和規(guī)律性,這是一名英語教師的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經驗的集中表現(xiàn),還包括課件的設計和制作,要能夠突出教材上的重難點問題,充分發(fā)揮計算機和網(wǎng)絡的優(yōu)勢,突出英語這門學科的特點,對教學內容起到很好的協(xié)助作用;了解學生的能力,學生的知識水平構成,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的濃淡,學生的總體的與個體的心理發(fā)展及思想動態(tài)、智力高低等。備課不僅僅是備課本,更高的要求是備學生。
2.說課能力
這包括教學過程的總體結構設計,即預習、教學、訓練和復習,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如何引入新課,如何進行說課學習,如何鞏固已學知識及如何過渡銜接,特別是重難點的設計,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和接受,還有板書的設計或是課件的設計,這要體現(xiàn)板書與教學的內容。說課理論也要在其中體現(xiàn),因為說理論是說課的本質屬性,不一定是單獨的說課環(huán)節(jié),但是可以貫穿說課的始終。
3.上課能力
上課是教師根據(jù)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讓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方式與過程,從而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世界觀、價值觀的一種重要活動,也是教師思想、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是學生知識輸入的關鍵。教師備課充分,上課時才能比較順利和得心應手。這包括分析課堂控制和自主能力,即師生關系的處理,教學方向的明確和理念的先進,面向全體學生,同時尊重個性的差異和因材施教,講練結合。還包括課堂呈現(xiàn)能力,上課時的智慧及處理突發(fā)問題的能力,課型的多樣性與教學策略的靈活運用,教學效果是否良好,是否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和情感策略,以及學生能力的綜合提高。
教學本就是教學相長的一個過程,英語教師要促進自身的發(fā)展,必須不斷加強個性特長,增強管理能力和教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和探究,才能更好地為學生傳道授業(yè)解惑。
參考文獻:
[1]劉正榮.整體課堂管理教師手冊.漓江出版社.
[2]蔣敦杰,楊四耕.高中新課程理念與實施第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