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天美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3-059-01
新課改以來,為課堂教育教學改革打開了一個嶄新的天地,給予廣大教師很大的觸動,紛紛投身于這場改革,更新教育觀念,革新課堂教學,令人欣喜,令人振奮。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認真貫徹了“育人為本”的基本理念,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語文,理解語文,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積累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工作取得了較好的進步。為了使新課程改革由形式走向實質,搞好小學語文的課改,那么面對新課改的挑戰(zhàn),如何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的活起來呢?現(xiàn)結合我班教學實際,談幾點自己的觀點:
一、師生合力營造寬松的語文課堂氣氛
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夠促進師生雙方交流互動,分享彼此之間的思考、見解與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能真正把教師轉變?yōu)閷W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把學生轉變?yōu)閷W習的真正主人。然而,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必須用情感為教學開道——教學中若沒有情感就如同池塘里沒有水,不能稱其為池塘一樣,教學中沒有情感就沒有愛,所以教師首先要愛學生,而這種愛是多方面的,可以是生活上的關懷學生的冷暖、喜惡。也可以是學習上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多給予學生鼓勵挖掘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如教學中老師要有激情,其實只要老師多說幾個“恩,你真棒!”“對啦!”“你真厲害”等幾個鼓勵性的語言,多恰當指引學生,想學生所想、思學生之所思、急學生之所急,這樣才能讓學生真正感到老師既是學生的良師更是益友,孩子們便愿意與老師交流,互動了。
二、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
新課改下,我們不能再讓學生在課堂上做“聽客”和“看客”,而是要讓學生課堂的真正主人:動口、動手、又動腦,親身參與課堂的實踐活動中——知識的獲取、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知識的鞏固與應用的全過程。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凡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絕不要由教師提出——培養(yǎng)學生善于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凡能由學生解決的問題,絕不要由教師解答——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實踐動手的能力;凡能由學生表述的問題,絕不要由教師寫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對知識的整理能力。因此,新課改下的語文課堂不能再是過去的教師一言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主動參與、積極引導、耐心輔助、與學生平等合作,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語文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語文知識無處不在。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擁有一雙“慧眼”,應善于從生活中、周圍環(huán)境中、各種媒體中捕捉語文知識,從小處、平常處著眼,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語文生活化,并進行親自體驗的過程。通過聯(lián)系實際、循循善誘,結合一些新的教學輔助手段,培養(yǎng)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濃厚興趣,使學生感到學習語文知識是件愉快的事情。
在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積極進行愉快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激發(fā)學生高效率地學習語文。所謂愉快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積極性,教師樂于教,學生樂于學——學生樂學、愛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情感氛圍中輕松地學習。在輕松愉快、情緒飽滿、沒有精神壓力、沒有心理負擔的狀態(tài)下,才能很好的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實施愉快教學是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需要,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學校減輕學生負擔,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最終達到教學效率、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總而言之:課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藝術,在課堂教學上我們教師只有更新觀念,教學水平才能不斷提高,我們的學生思維才能得以飛揚,個性才能得以張揚,興趣才能得以激發(fā),教學才能在新課改下彰顯創(chuàng)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