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乃英
【摘 要】形成性評價是采取多元的評價手段和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持續(xù)性評價,這種評價方式促進學生調整個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同時推動教師根據基本學情恰當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而提高教學的效果;根據藥劑學課程的特點,建立形成性評價模式并應用。
【關鍵詞】藥劑學 形成性評價 教學實施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5C-0116-02
藥劑學是研究藥物制劑的基本理論、處方設計、制備工藝、質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內容的綜合性應用技術課程,是高職藥學專業(yè)的核心課程。藥劑學課程的學習將為藥學專業(yè)學生未來就業(yè)與專業(yè)技術資格晉升打下良好的基礎。藥劑學教學實踐中,教學評價是重要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方式對提高教學質量及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形成性評價是指通過多元評價手段和方法對學生學習過程表現出的興趣、態(tài)度、活動參與程度及他們的語言發(fā)展狀態(tài)做出判斷,對他們的學習進展進行持續(xù)評價。它是為了更好的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響應職業(yè)人的需要,強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程教學,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一、形成性評價在藥劑學課程實施的意義
(一)通過形成性評價達到以教促學
教師滿堂灌的模式已經不再能解決現在課堂“低頭族”的問題,為了吸引學生的眼球,將學生的關注點轉移到課堂上,教師需要對課程的教學實施有效的設計和管理。形成性評價模式下的教學是一種師生交流互動式的教學形式。形成性評價的方式能刺激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形成性評價通過團隊合作、小組競爭、個人展示等手段來促進學生積極樂觀的性格的養(yǎng)成。
(二)通過形成性評價達到以教促教
形成性評價是通過診斷教育方案或計劃、教育過程與活動中存在的問題,為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提供反饋信息,以提高實踐中正在進行的教育活動質量的評價。教師對本門課程的實施采取多元有效的評分方式,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教師需要將自己提升為除了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之外,還應該善于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良師益友。同時教師還應具備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現代技術手段的能力,以便達到多元有效的評價目的。
(三)通過形成性評價達成和諧課堂
形成性評價的目的是培養(yǎng)高素質、綜合能力強的高職生。在這樣的一種多元評價方式條件下,能夠合理有效地驅動學生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與討論,課堂氣氛活躍,師生平等對話,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間相互寬容、相互信任,學生學習的效率和學習的效果得到提高,達到教學相長,共同發(fā)展的目的。
二、形成性評價在藥劑學課程中的具體實施
形成性評價提出:教學中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強調評價過程中的溝通協商,關注評價過程中的認同問題;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學活動整體安排與設計是實施形成性評價的前提。依據學情調查報告、教學課時與教學內容特點,筆者將藥劑學課程的教學實施做了細致的安排。
(一)調查報告是實施的基礎
為了更好的去了解學生基本學情和認知程度,筆者對學生學習狀況、學習方法及以往的考試評分滿意程度等多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問卷的回收和統(tǒng)計結果,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法和評價手段。評價方式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多方面地對平時成績進行評價,比如出勤、參與討論、作業(yè)、階段考試、小組內部評分、自主評分、教師評分、實驗操作、產品展示等,較全面客觀地反映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
(二)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要有針對性
常言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個道理告訴我們只有適合實際的教學方法才是有效的方法,并非生搬硬套一些網絡流行的教學方式?;谡{查了解到的學情和課程內容的特點,為了達成形成性評價的多元評價目的,筆者進行針對性的安排和選擇相應的教學手段。筆者所教授的學生為高職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個學年的基礎課學習后,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并具備相關基礎學科的基本知識,同時考慮到藥劑學課程的前后內容的內在關系與各個劑型間的平行關系,教學內容注重前后呼應,制劑工藝的橫向對比及知識的鞏固。比如介紹液體制劑的附加劑時,我們知道防腐劑就是學習的共性;眼用滅菌制劑與注射劑的無菌要求也是他們的共性,對于具有共性的內容,筆者喜歡采用圖表展示,并進行對比和突出的方式進行教學。固體制劑中散劑、顆粒劑、膠囊劑及片劑的制備工藝上存在一定的遞進關系,可以采用階梯展示的方式來介紹,既能讓學生加深印象,又便于理解。
面對多樣的先進教學手段,不但可以適當引入“微課”來解決教學中的難點,而且可以發(fā)揮不同教師在不同教學內容上的特長。當然,正是因為藥劑學內容看似零散獨立,卻有著間接的聯系,比如表面活性劑與液體制劑,基本操作與制劑工藝流程等,需要學生學會溫故而知新。為此,筆者根據內容特點,將藥劑學每個學期的課程內容分成兩到三次的階段考試,階段考試的目的是刺激學生對已經學習內容的鞏固,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基礎,同時也是對個人學習效果的考驗。為了增加樂趣與競爭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是一個有效的方法,比如簡單劑型與總結性內容由學生小組展示課件,乳劑、混懸劑制備等內容由小組合作制備。注射劑、膠囊劑等劑型介紹通過案例引導,并結合開放式問題的設計,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也發(fā)揮其團隊的合作能力。
(三)關注第一次課的效應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課程初始,尤其是第一次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關系到學生是否對你的課程有興趣。筆者改變以往的重復講述課程重要性,換成了開放式問題的設計,由學生去思考本門課程與其未來職業(yè)生涯的關系,并由學生進一步討論,最后教師進行總結。這樣的思維轉換,讓學生自主思考到本門課程與其未來職業(yè)的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從而達到重視課程學習的目的。為了讓學生在未來課程中積極參與課程活動,第一次課就把課程的評分項目和要求展示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到能否通過本門課程的考核,不是期末考試前的兩三天突擊復習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平時的積極參與和積累。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學習的目的是個人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是單純的為了期末考試的合格或者做一名考試高分生。另外,在第一次課中,還要完成隨機分組任務,每個小組4到5人,為接下來的團隊學習做好準備。
三、具體實施的效果
針對2013級學生2014至2015學年第一學期進行了研究。我院2013級藥學專業(yè)(服務方向)1305、1306班學生總數為102人,均為高中畢業(yè)后參加高考被我院錄取的學生,按同一分數段隨機編排進入兩個班中,每班同一分數段的學生均等,兩個班級學生入校時成績無顯著性差異。兩個班級的教學內容課時都是45學時。其中,藥學1306班(52人)為實驗組,筆者采用形成性評價的方式及形成性評價方式下預設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藥學1305班(50人)為對照組,用以往的教學方法,即以教師教學為主,學生課堂主要以接受教師的講授為主。學期結束后,進行平行考核及收集實驗組學生對教師教學方法的意見或建議。學期結束后,考核結果見表1。
兩組比較,1305對照班平均成績比1306實驗班低4.2分,平均方差比對實驗組高2.2,說明實驗班教學效果更佳,學生成績更為平均,同時不及格人數中對照組比實驗組多了十個百分點。由此可以看出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期末考核有差異,實驗組教學的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
從實施的效果來看,形成性評價是一種有意義、可實施的評價方式,通過形成性評價的實施,促進了教與學雙方的主動性,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達到了教學效果的提高。同時,教學實施中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及良好品質的培養(yǎng),與高職教育目標相一致,實現培養(yǎng)具備綜合職業(yè)能力人才的目的,為社會輸送更多更有價值的職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熊陽,來平凡.形成性評價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藥學教育,2009,25(6)
[2]林竹貞,何麗容,藍明雄,李詠平.關于發(fā)展性教學評價在藥劑學課堂上的一次嘗試[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9,27(16)
[3]沈志沖.形成性評價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求醫(yī)問藥,2012,10(11)
[4]周慶頌,李潔.陳振華.互動式教學法在藥劑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yī)學教育,2014,16(8)
【基金項目】廣西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科研項目(WZ2014J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