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憲星 亓云玲 劉芹
【摘要】 目的 探究血管性癡呆患者實施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片治療的效果。方法 40例血管性癡呆患者, 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20例。對照組實施鹽酸多奈哌齊片治療,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聯(lián)合黃芪注射液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認知功能、治療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變化情況和臨床療效。結(jié)果 治療后, 治療組的認知功能改善程度及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提高, 但治療組患者提高更明顯(P<0.05)。結(jié)論 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片治療血管性癡呆的效果優(yōu)于單一使用鹽酸多奈哌齊片治療的效果, 具有很大的臨床價值。
【關(guān)鍵詞】 血管性癡呆;黃芪注射液;鹽酸多奈哌齊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23
血管性癡呆是由于各種腦血管病所致腦功能障礙引起的獲得性智力損害綜合征, 是繼阿爾茨海默病后導致中老年人癡呆的第二大病因, 嚴重影響中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及生命安全, 其防治工作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目前臨床上常用治療血管性癡呆的方法為口服鹽酸多奈哌齊片[2], 但是其治療效果并不理想[3]。近年來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黃芪注射液對治療血管性癡呆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2014年3月~2015年5月到本院接受治療經(jīng)??漆t(yī)師確認為血管性癡呆的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各20例。治療組男11例, 女9例;年齡46~70歲, 平均年齡(63.5±6.8)歲。對照組男10例, 女10例;年齡45~69歲, 平均年齡(63.7±6.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鹽酸多奈哌齊片, 5 mg/d, 連續(xù)口服3個月;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靜脈滴注黃芪注射液, 10 ml/d。治療結(jié)束后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認知能力, 以及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變化情況。注意在治療時時刻注意患者對藥物的耐受量, 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調(diào)整藥物劑量[4]。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認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變化情況及臨床療效。
1. 4 療效判定標準[5] 治療效果分為治愈、顯效、有效、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治療后, 兩組患者的認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其中治療組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組顯效13例, 有效6例, 無效1例, 總有效率為95%;對照組顯效6例, 有效10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8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 討論
血管性癡呆是由于各種腦血管病所致腦功能障礙引起的獲得性智力損害綜合征, 其發(fā)病機制可認為是血管病變后引發(fā)的一系列分子和結(jié)構(gòu)的改變, 包括血管機制、膽堿能機制、炎癥反應(yīng)、氧化應(yīng)激等[6-10]。其發(fā)病機制可認為是血管病變后引發(fā)的一系列分子和結(jié)構(gòu)的改變, 包括血管機制、膽堿能機制、炎癥反應(yīng)、氧化應(yīng)激等[11]。傳統(tǒng)的多發(fā)梗死性癡呆的概念已經(jīng)被修正, 目前認為血管性癡呆可由多種類型的血管病變引起, 包括皮質(zhì)下缺血性小血管病、皮質(zhì)梗死、缺血-低灌注、腦出血等[12]。缺血性腦血管病導致的癡呆最為常見;此外, 長期慢性腦灌注不足和代謝障礙也與血管性認知障礙的認知損害密切相關(guān)[13-15]。
綜上所述, 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片能夠改善血管性癡呆患者的血管內(nèi)皮損傷、炎癥反應(yīng)調(diào)節(jié)及抗氧化機制等, 聯(lián)合用藥的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單一使用鹽酸多奈哌齊片治療的效果, 具有很大的臨床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Iadecola C. The pathobiology of vascular dementia. Neuron, 2013, 80(4):844-866.
[2] 張楠. 血管性癡呆的治療進展.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3, 15(36): 4239-4241.
[3] 李詩國, 戴圣偉, 李群偉. 地黃飲子膠囊聯(lián)合鹽酸多奈哌齊片治療血管性癡呆臨床觀察. 浙江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5(7):632-634.
[4] 范文輝, 劉之榮, 李露斯. 血管性癡呆的動物模型及其膽堿能機制研究.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 2000, 4(2):34-35.
[5] 盧昌均, 周哲屹, 劉國成, 等. 血管性癡呆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中華腦科疾病與康復雜志 (電子版), 2014, 2(3):13-14.
[6] 黃立宏, 黃流清, 李剛, 等. 血管性認知障礙不同亞型患者外周血中細胞因子的變化.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09, 2(5): 348-351.
[7] Malaguarnera L, Motta M, Di Rosa M, et al. Interleukin-18 and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 plasma level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nd vascular dementia. Neuropathology, 2006, 26(4):307-312.
[8] 徐新蕾, 蔡德亮. 氧化應(yīng)激指標與血管性癡呆的關(guān)系研究. 中國全科醫(yī)學, 2013, 15(33):3887-3889.
[9] Casado ?, López-Fernández ME, Casado MC, et al. Lipid peroxidation and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in vascular and Alzheimer dementias. Neurochemical research, 2008, 33(3):450-458.
[10] Gackowski D, Rozalski R, Siomek A, et al. Oxidative stress and oxidative DNA damage is characteristic for mixed Alzheimer disease/vascular dementia. Journal of the neurological sciences, 2008, 266(1):57-62.
[11] 姜宏, 張秀清.鹽酸多奈哌齊對血管性癡呆患者精神狀態(tài)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1, 1(9):26-27.
[12] 田東, 李燕, 李榮榮, 等. 鹽酸多奈哌齊治療血管性癡呆的療效觀察. 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 2013, 16(14):27-28.
[13] 郭雪紅.黃芪注射液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yīng)用研究進展.中國藥房, 2015, 26(21):3018-3021.
[14] 嚴麗華, 邵寅. 黃芪注射液的臨床應(yīng)用進展.中國藥業(yè), 2013, 22(5):126-128.
[15] 劉淑娟, 劉建民. 黃芪注射液加復方丹參注射液治療早期血管性癡呆50例臨床研究. 中藥藥理與臨床, 2002, 18(5):45.
[收稿日期: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