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梅
[摘要]高校攝影課程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課程。攝影實驗教學既能驗證攝影理論,提高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增強學習者的實際操作能力。在實際的攝影實驗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本文對攝影實驗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發(fā)現了問題,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攝影實驗;教學改革;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2549(2016) 09-0094-02
一攝影實驗教學現狀調查
本文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對寧夏師范學院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問卷依照師范生應掌握的攝影技能,從學生的攝影意識、攝影技能、攝影藝術、攝影實驗設施等四個方面的能力維度進行設計。共發(fā)放200份問卷,收回195份問卷,回收率為97.5%。其中有效問卷為189份,有效率為94.5%。
1學生攝影意識調查情況
有73.3%的學生認為攝影是一種很好的宣傳報道手段,對攝影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比較認可。也有的學生攝影意識不強,攝影的目的只是記錄生活中的瞬間進行娛樂,專門進行攝影創(chuàng)作的學生不多。
2學生攝影實驗技能的掌握情況
攝影技能包括取景、構圖、光位的應用、拍攝方位的選擇、拍攝高度的選擇、曝光的確定等。從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對技術的把握程度還是比較好的,但是能將這些技術綜合應用進行攝影創(chuàng)作的學生卻非常少。
3學生對攝影藝術性的把握情況
攝影是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一門課程,在攝影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在技術上指導學生,而且還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捕捉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一個攝影藝術作品如果沒有應用藝術技法,作品就沒有生命。因此,在實際的拍攝過程中,必須要用抽象化、意象化、典型化、觀念化等藝術理念和象征、比擬、襯托、夸張等藝術手法,給攝影作品以聲音、呼吸、色彩,使其具有鮮活的生命力。由表2可以看出,學生對攝影的藝術性不太了解,在拍攝時基本不考慮藝術性。
4攝影實驗設施
作者所在單位的攝影實驗室只有六臺數碼相機和幾臺供后期處理的計算機,沒有專業(yè)的攝影實驗室,無法進行室內攝影、燈光攝影,沒有照片打印裝置。受設備的限制,很多實驗項目都開設不了。學生對實驗室的設備極不滿意,做實驗時5~6人用一臺照相機。設備的不足,使學生動手拍攝的機會有限,限制了他們攝影技能的提升。
二存在的問題
1教師只注重攝影技能方面的指導而忽略對學生的美感培養(yǎng)
受課時的限制,具體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只注重學生攝影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對學生的藝術美的培養(yǎng)。大部分攝影教師偏重于介紹照相機的使用及其相關攝影技術,攝影實驗教學在課程設置上,一般只包含照相機的構造與使用、攝影用光技巧、曝光技巧、取景構圖技巧、專題攝影等。幾乎所有的實驗都是將學生分成小組,實驗項目主題和具體的實驗操作步驟都是由教師事先給定,去室外拍攝完成實驗項目,技術成分所占比重較大,而往往忽略攝影的藝術性要求,大部分為驗證性實驗。學生不能創(chuàng)作出具有藝術個性的作品,只是從簡單的層次上理解和運用攝影。
2攝影實驗課程與攝影理論相脫節(jié)
攝影實驗課只重視單個攝影技能的訓練,沒有與照片拍攝的前期設計、拍攝過程、照片評析和照片的后期處理建立關聯,學生不能明白攝影實驗與其它專業(yè)知識之間的關聯性,不能明白學習攝影課程的真正目的,并沒有將這些環(huán)節(jié)納入課程體系,不能形成系統的知識鏈。
3攝影實驗器材極其短缺
大部分高等師范院校對攝影實驗室建設重視不夠,投入經費不足,大部分攝影實驗室都是在傳統攝影實驗室基礎上改造起來的,設備陳舊,根本滿足不了數碼攝影教學的需要。師范院校應該加大對攝影實驗室的經費投入,建立數字化的攝影實驗室,引進先進的儀器和設備,比如掃描儀、單反數碼照相機、照片打印機、圖形圖像處理軟件、多媒體計算機和光盤刻錄機等器材,只有這樣才能滿足教學、科研和創(chuàng)作的需要,才能滿足對攝影技巧、圖像主觀評價學習及圖像質量的比較和分析的要求。
三數碼時代攝影實驗教學的策略
1變革教學內容,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
數碼照相機的自動功能越來越多,可以實現自動曝光,自動調整感光度、自動調整白平衡、自動聚焦等,使得攝影的拍攝技術越來越簡單。因此,攝影的重心應由技術操作向藝術美感轉移,把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攝影創(chuàng)作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藝術美感和創(chuàng)作能力,教師可以嘗試從多個角度去指導學生攝影,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多觀察所拍的事物,從總體上把握被攝主體的個性、色彩、線條等方面的特征,從自然里折射出人的情感,尋找人的審美感受,寄托作者的情懷,在所拍事物中摻入一些美的元素,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和審美能力。其次,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征設置不同的實驗項目。由于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程度不同、學習風格不同、興趣不同、成長的背景不同,因此在攝影實驗教學中采用相同的實驗項目不僅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反而會抑制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此,攝影實驗教學可以按照學生的不同程度,分層次設置不同的實驗項目,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比如設置基礎驗證型實驗項目、綜合設計型實驗項目、研究創(chuàng)新型實驗項目。這樣便于提高學生的攝影熱情,也為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做好作品上的儲備。
2變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攝影實驗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從“重視教轉向重視學”。采用啟發(fā)式、研究式、討論式等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優(yōu)秀網站觀賞優(yōu)秀的攝影作品,從而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也可以讓學生講述自己的拍攝思路和拍攝方法,并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時,教師對學生的作品從用光技巧、構圖方法、鏡頭效果、焦距和景深關系、畫面質感等方面進行點評,總結優(yōu)勢,找出不足和弊病,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作靈感。學生之間也要互相評價,找出自身的差距,相互促進。其次,每學期末舉辦學生攝影作品展,利用攝影展來激發(fā)學生對攝影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熱情。并建立攝影微信群、QQ空間或者博客,將優(yōu)秀的攝影作品傳上去。學生可以利用移動媒體隨時進行查看、分析、比較,從中吸取經驗,使學生的鑒賞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課內與課外結合
攝影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學生必須多實踐才能掌握攝影的基本技能,但受課時的限制,學生課內實踐的機會不多。因此,攝影實驗室應面向全體學生開放,應采用課內實驗與課外開放性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手法,為學生的實踐鍛煉和自主發(fā)展提供空間和環(huán)境,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開放性實驗中,實驗課題由學生自己設計并完成實驗全過程,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內容,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解決拍攝中遇到的問題。還應讓學習者進行校園專題攝影的實踐,掌握各種活動攝影的關鍵點。最后,爭取同社會商業(yè)攝影機構的合作,增加學習者攝影見習和攝影實習的機會。
4提供優(yōu)良的軟硬件條件
學校應加大對設備的投入力度,建設專業(yè)的攝影棚,購置專業(yè)數碼單反相機和照片后期處理設備。只有攝影實驗的設備更新跟上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才能適應攝影實驗教學發(fā)展的需要。學校還要整合現有的實驗資源,將攝影實驗室、多媒體實驗室、攝錄像實驗室等一起開放,學生可根據自己的不同需要使用不同實驗室的設備資源獨立完成實驗項目。這樣既保證了現有設備的有效使用率,又保障了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
5規(guī)范攝影實驗教學的考核方式
在實驗前,教師要講解照相機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和操作規(guī)范,講解專業(yè)攝影棚燈光攝影,只有熟悉了這些設備的使用,才能將設備的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化。在拍攝過程中,學生要養(yǎng)成好習慣,做好拍攝的記錄。教師要對每一幅作品進行點評,通過點評可以給學生及時提供反饋信息,找出作品的不足和弊病。其次,要求學生每個實驗后都撰寫實驗報告,實驗報告要完整反映出實驗構思、實驗內容和實驗步驟。實驗報告撰寫的主要內容包括實驗項目名稱、實驗目的、實驗儀器、實驗原理、實驗構思、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分析以及實驗心得等。
6建立健全攝影實驗室教學管理制度
為了將現有的攝影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并保證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能夠按時按質地完成攝影教學計劃,有效提升實驗室教學的質量,攝影實驗室要制定完善的實驗教學計劃。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攝影實驗室的教學質量,保證儀器設備的規(guī)范使用,學生必須按照實驗室管理制度按章操作。
參考文獻
[1]何克抗.教學系統設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徐苑.在攝影課程中應用項目教學法的教學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6).
[3]汪瑩.攝影藝術教學設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5).
[4]刁愛梅.數碼時代攝影實驗教學改革[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 2010(3).
[5]柴玥,劉萍.數碼時代新聞攝影實驗教學模式改革[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