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ūP錦市民族文化藝術館 124000)
?
關于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幾點思考
王丹(盤錦市民族文化藝術館124000)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為了豐富人們的業(yè)余生活,各地普遍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精彩紛呈、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吸引了大眾的廣泛參與,不僅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對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學文化素養(yǎng),以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著積極的作用。作為文化工作者,我們要認識到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性,并采用有效策略組織好群眾文化活動,為構建和諧文明的社會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關鍵詞:群眾文化活動;重要性;開展;組織
群眾文化活動是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yōu)榱藵M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知識需求,開展的一種自娛自樂、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文化藝術活動,它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到一定程度產生的一種社會現象。雖然群眾文化活動是具有自發(fā)性,根植于基層中,要是這項活動有效開展,離不開文化工作者的組織、幫助和指導。文化工作者應當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在全面了解當地民俗民情,以及群眾的文化層次、文化需求的基礎上,認真組織和策劃群眾文化活動,保證其能夠順利開展,并獲得預期的活動效果。本文從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性入手,對如何組織和開展受大眾喜歡的群眾文化活動進行了具體的探討,希望能給各位同仁提供一些借鑒和幫助。
1.有助于推動基層文化建設
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一部分,是建設小康社會、文明社會的內在要求,對于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協(xié)調發(fā)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比如,近年來,黨和政府非常重視農村的文化建設工作,制定和頒布了多項政策,采取了多種措施,來推進基層的文化工程建設,如電影下鄉(xiāng)、建立農村圖書館、免費開放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等,而且有不少地區(qū)組織了廣場舞比賽,多種多樣的惠民政策和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充實了人們的業(yè)余生活,達到了樂民、育民、福民的目的,推動了基層文化建設工作的有序進行。
2.有助于弘揚社會正氣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網絡技術的發(fā)展,一些不健康、不文明、不科學的現象充斥在人們的生活中,如黃賭毒、迷信活動、傳銷組織等,這些歪風邪氣敗壞了社會風氣,侵蝕了人們的思想。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文化活動,既能夠吸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也能從中受到教育,具備健康文明的思想,以及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非常有助于弘揚社會正氣,給予人們正面的影響。
3.有助于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
群眾文化工作者要加強對文藝活動隊伍的指導和教育,使他們既是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帶頭人,又是一支業(yè)余宣傳隊,將群眾文化活動的場地也成為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陣地,這樣廣大群眾就可以在自己喜聞樂見的娛樂活動中受到教育,了解法律法規(guī)和方針政策。
1.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文化活動
組織和開展有效的群眾文化活動,必須了解人們的文化需求,要抓住他們的興趣點,摸清他們的喜好。以往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單一、內容單調,無法充實人們的業(yè)余生活、滿足群眾的精神需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更加注重生活質量,希望在業(yè)余時間得到放松和休閑,而在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文化活動的形式逐漸增多,各種文化和思想迅速涌現和蔓延,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不科學、不文明的思想。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避免不良思想和文化對他們的侵蝕,文化工作者應當深入到群眾中間,與他們進面對面的深度交流,這樣才能夠摸清群眾的口味,抓住他們的興趣點,同時要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積極拓展思維,改變傳統(tǒng)的群眾文化活動單一枯燥的形式,創(chuàng)造更多、更新、更符合群眾需求的文化活動,引起群眾的參與熱情,而且這樣的活動才是真正貼近群眾的,也符合多元化時代的要求。此外,一些基層地區(qū),尤其是一些經濟落后的地區(qū),青壯年基本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老幼婦孺,人口結構的不合理導致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難度更大,這就更需要文化工作者了解不同年齡段的群眾的需求,組織和開展適合他們口味的群眾文化活動,比如,針對老年人,可以開展戲曲票友比賽;針對中年婦女,開展廣場舞比賽,等等,這樣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動就能滿足不同層次的群眾的文化需求。
2.充分發(fā)揮先進示范帶動作用
作為群眾文化管理的主要陣地,陣地活動起著群眾文化活動示范帶頭的重要作用,也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主要示范窗口。而目前來說,很多文化館、文化站所舉辦的陣地活動比較單一,無法帶動群眾參與,也不能充分發(fā)揮示范帶動功能。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下,文化館及其它文化單位必須要深刻認識到自己所擔負的職責,而不是僅僅搞自我建設,要盡最大限度接納更多的文化活動人員,尤其是要通過一切方法來將陣地活動搞好搞活,提升文化單位活動的檔次和質量,提升文化單位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地位以及影響力。因此各級文化單位必須要將組織具有思想性、娛樂性,融入當地特色風俗的高質量、高檔次的群眾文化活動納入日程,同時隨著文化活動項目的不斷創(chuàng)新,各種設備設施的不斷升級來更新文化活動形式。積極發(fā)揮文化陣地活動的示范性、向導性以及帶動性,將最新形式和最新內容的文化活動傳遞給人民群眾。
3.積極爭取領導部門的支持,鼓勵群眾參與活動
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不能僅僅依靠群眾文化館、藝術館等機構,更重要的是爭取獲得領導部門,以及社會各級的支持,如果群眾文化活動缺乏政府的資金、政策支持,就失去了組織和開展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基礎和資源配置。比如,雖然基層的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的服務對象是廣大農民群眾,但是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的基礎設施、人員結構、活動形式遠遠達不到群眾的文化需求,尤其是在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極其缺乏活動經費。遇到這種情況,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可以向鄉(xiāng)鎮(zhèn)黨委和政府匯報,爭取獲得領導部門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持,確保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展開。
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不僅要有領導部門的支持,還要有群眾的參與,如果獲得了領導部門的支持,而群眾對活動的參與程度較低,就會使文化活動脫離群眾,失去了其根本目的。因此,文化館等文化單位要積極充當群眾貼心人的角色,與民間活動團隊和一些文藝積極分析多溝通,多交流。在吸收中青年文化活動人員的同時,也要著重吸收老年人,讓老年人也能夠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來。為此,文化單位可以組織建立一些老年秧歌隊、舞蹈隊等,將老年人對文化活動的熱情調動起來,讓他們也能夠在群眾活動中找到樂趣,讓所有年齡段的群眾都能夠關注群眾文化活動并積極參與其中。
總而言之,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是豐富人們業(yè)余生活,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徑,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我們要打破傳統(tǒng)的單一枯燥的活動模式,在摸清群眾口味,了解他們喜好的基礎上,組織和開展有針對性的文化活動,進而促進人民群眾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單麗.談如何組織與開展群眾文化活動[J].戲劇之家,2011(12).
[2]韓涇華.談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和開展[J].華章,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