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波
浙江省德清縣第三中學
試論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方法
王春波
浙江省德清縣第三中學
高中物理因其具有較強的實驗性和抽象性,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注定了學生學習上具有的困難性,但是高中物理又是一門基礎學科,因此,學生要想步入理想的高等學府,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非常重要,以下是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淺談的幾點有效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實踐策略,望對各位同仁有所幫助。
高中物理;教學實踐;有效方法
物理是一門抽象性很高的綜合性學科,假如教師只用傳統(tǒng)的“板書+口述”教學方式教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則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容易造成教師和學生身心俱疲的教學困境,因此,當務之急是教師積極探尋有效教學策略,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在物理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由于高中物理教材中的概念性和理論性的知識點較多,造成了部分學生在理解起來出現(xiàn)的種種困難,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大致有兩個,其一,是教師在教學時難以用簡單的口述方式描繪出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難點知識,其二,就是學生對高中物理已經(jīng)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如此,再談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無異于癡人說夢,因此,教師很有必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來解決這一教學中的困境,讓高中生在快樂、有趣的學習氛圍中接受物理知識的洗禮。在實踐教學中,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來說已經(jīng)相當廣泛了,并且因其具有高效的信息整合能力和直觀展現(xiàn)能力受到教師和學生的喜愛,其可將多種信息包括:圖像、文字、音頻、視頻等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以形象生動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面前。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曲線運動》中關于“向心力”的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很難讓高中生憑空想象何謂“向心力”,但是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搜索關于“向心力”的生活實例,將其圖片或視頻播放給學生,如給學生播放關于賽車場上賽車沿環(huán)形跑道勻速運動的視頻,學生看后可對“向心力”一目了然。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實驗動手操作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很大程度上來說,也是促使學生將理論知識得到進一步深化的重要手段,因此,物理教師在實踐教學中應當對此引起高度重視。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是教師經(jīng)常運用的一種實踐策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行之有效的。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實驗現(xiàn)象、實驗原理、總結實驗結論等,可以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實現(xiàn)知識的取長補短,充分發(fā)揮每個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的作用,進而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中的“彈力”內(nèi)容時,其中有一個關于“探究彈簧彈力與彈簧形變量之間的關系”的物理實驗,教師可讓學生自由結合成3-4人的學習小組,在實驗課堂上首先讓學生確保實驗器材的完整,包括:鐵架臺、彈簧、鉤碼、刻度尺、坐標尺,其次是根據(jù)實驗目的設計實驗步驟,最后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最后的實驗結論“靜止時,彈簧懸掛重物的重力和彈力是相等的,隨著砝碼的增加重力F將會增加,彈簧的伸長量X也會隨之增加,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F與X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如此,讓學生自己通過團隊合作探究實驗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更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其實物理知識的涉及范圍非常廣,小到衣服上的靜電現(xiàn)象,大到探討宇宙空間引力的相互作用等,幾乎涵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師在講解一些物理知識的時候,完全可以結合相應的生活實踐,從生活中的某個方面挖掘有關教材中的物理問題,讓學生主動聯(lián)想到對應的例子,如此,可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探究得到的知識才是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知識,記憶的才更加深刻。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中“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時,要想讓學生明白什么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時間的關系”教師先要為其講解其定義:沿著一條直線,做加速度不變的運動叫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為了讓學生理解的更加透徹,教師可舉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如汽車在高速路上做勻減速剎車的運動,即可讓學生對此更加清晰明白。
總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積極運用有效教學策略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教師理應對此引起高度重視,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小組合作模式以及創(chuàng)設有效的問題情境等,提高高中生學習物理知識的主動性,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高效的汲取物理知識的養(yǎng)分,進而成長為一批高素質人才。
[1]唐海強.提高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3.
[2]袁靖蔓.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