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巴特爾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教育局教研室
新課程下對小學教育管理的教學研究
哈斯巴特爾
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教育局教研室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小學教育的管理工作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國家在要求小學教育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還強調要全面提升學生們的身心素質教育。新課程下,教學管理的中心已經從知識轉移到了學生的素質上,并且,作為學習的伊始,小學教育管理擔負著發(fā)展基礎教育、落實現(xiàn)代化教育的重任。為此,小學教育管理有必要進行深層次的改革和轉變。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教育管理;教學研究
新課程課改理念的提出,要求小學教育管理必須進行機制的改革,中心點要變,內容也要從知識上變?yōu)榈轮求w美勞全面發(fā)展。小學教育管理是小學基礎教學的核心,很大方面的決定著學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它具體是指通過良好的方式和渠道,引領學校的各個工作基層合理有序的分工、組織和運作,全面整合并解決好學校的各項事宜,進而提高教學水平,同時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小學教育管理的深入落實,小學教育有必要發(fā)現(xiàn)當前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并進行有效的改革或完善,提出嚴明的管理措施,不斷的加強教育體制的轉型。
任何一所學校,沒有明確的教學理念和自我定位,都會很難進行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為了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小學教育管理必須聯(lián)系學校本身實際狀況,因地制宜的研究出適合自己的管理方案和相應的措施,以形成具有特色、充滿活力的校園。教育水平的質量得益于學校的管理水平,新課程下的小學教育管理,必須嚴格明確“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并不斷完善自身的管理措施和方案。
在小學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學校的領導者要充分及時的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社會教育的發(fā)展方向和趨勢,明確并深化素質教育的各項教學理念,并提前做好教育管理的各項準備事項,同時要加強對學校教師素質的提高和改善,進行統(tǒng)一的培訓,最終形成合理有效的教育管理形式。學校的領導者在進行小學教育管理的完善和改造的過程中,應該從學校的自身出發(fā),要對學校各個部門,如餐廳、后勤管理、學生處等進行嚴格的整合和管理,做到“一切為學生服務”。擁有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管理機制,會給予小學教育管理深層次發(fā)展的動力,并且能有效的提高學校的教育水平。因此,小學教管理必須明確“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從而打造符合自身的教育管理機制。
當今學校管理的統(tǒng)一方向都是“以人為本”,小學教育管理要做到以人為出發(fā)點,針對的不應該僅僅是學生,同時應該關注教師和每一位學校的工作人員,讓學校的每個人都產生主人翁的心態(tài),并且找到自己的歸屬感和責任感。所謂“以人為本”,核心的理解就是制定一切的規(guī)則和條例都是為了發(fā)展人的素質和個性,而不是一味地約束和制約人的行為和思想。對小學教育管理而言,以人為本就是愛人,育人,做人。
首先,領導者要做到“愛人”。作為學校的引領者,要負責制定小學教育管理機制和體系,而這一切,要根據(jù)學校的實際來制定,并且在制定的過程中,要合理確切的考慮到學生和老師的利益,不僅要加強教育管理,同時要注重教師的想法、需求以及學生的飲食住宿安全等方面的問題,充分做到善待關愛學校的每一個人,讓學生和教師體會到學校的溫暖。
其次,“以人為本”思想的傳輸灌溉,教師是必不可少的角色。領導者給予了教師自由發(fā)揮的舞臺,教師就有義務和責任把知識和品德交給學生,也就是“育人”的思想。小學教育管理,是學生享受義務制教育的開始和基礎,在這個時期,學生的思想和觀念顯得尤其重要,而教師擔當著指路人的重任,因此,小學教育管理有必要加強對老師的培育和管理,育人先育己,不斷提高教師的自我認知和責任感。
最后,小學教育管理要以學生為核心,教育為目的。在教育的同時,學校應該推動學生們心理的健全以及品德的培養(yǎng)。小學教育管理的教學要實實在在的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尤其要重視德育方面面的教育。新課程標準的改革指出,要學知識,先學做人。小學教育管理教學,要從以人為本的本質出發(fā),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提升,全面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最終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教育管理。
無論是學校的管理者、學生或教師,都渴望學校有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因為美好的校園環(huán)境會不自覺的形成愛學習的氛圍,從而感染每一個人。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能營造一個充滿書香和學習氣息的氛圍,讓學生和老師們不自覺的相互交流和探討知識,可以積極的引導學生學習和進步。那么,如何打造這樣的小學教育環(huán)境呢?第一,學校要蘊含深厚的文化底蘊。只有學校本身充滿了學習的味道,學生和教師才會陶醉其中。因此,學校必須招收有資歷的教師,并加以培育,形成強大的師資團隊。同時要努力完善周邊的教學環(huán)境,如植育花草樹木、建設亭臺小謝等,給予教師和學生輕松的學習氛圍。第二,要推進校園內的每個人的聯(lián)系。要做到這點,必須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互相理解,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校教育管理進行的順利通暢。
隨著時代的轉換,教育的步伐也在不斷向前邁進,小學教育管理有待于每一位教育者進一步提高和完善。新課程標準的改革,要求每一位校園的領導者,要秉持“以學生為本”的思想,一切從校園實際出發(fā),制定靈活有效的管理機制和措施,并且要不斷加強校園學習環(huán)境的打造,以提升學校的素質教育水平和教學管理水平。小學教育管理的中心點和出發(fā)點都是為了學生,因此,管理模式的形成要跟著學生的步伐靈動的調整和完善,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以偏概全。只有健全的小學教育管理機制,才能促進學校的全面發(fā)展,同時會使得學生和老師遵循學校賦予的使命,在享受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獲得知識。
參考文獻:
[1]呂婷.綜合課程改革的重點問題探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 2014(25)
[2]和學新.關注新變化,迎接新挑戰(zhàn)——新世紀以來國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變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