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篤榮
【摘 要】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于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中考復習,不僅要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初中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且要加深對數學知識及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和運用。
【關鍵詞】中考數學;總復習;方法
數學是研究數量、結構、變化、空間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門學科,從某種角度看屬于形式科學的一種。數學在人類歷史發(fā)展和社會生活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學習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初等數學教育的主要價值在于:第一,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為進一步學習其他知識打基礎、做準備;第二,掌握必要的數學方法,用以解決自然與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簡單的數量化問題及邏輯推理問題;第三,進行嚴密的思維訓練,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數學方式的理性思維”,如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等;第四,提供一種觀念,倡導一種精神,做到胸中有數,說理有據。數學中考復習,不僅要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初中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且要加深對數學知識及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和運用。因此必須在復習中不斷鞏固和擴充知識,提高掌握知識的水平,發(fā)展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鞏固知識的關鍵在于復習,發(fā)展思維的關鍵在于訓練。中考數學復習,應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謀求策略和方法,教師才能適應學生發(fā)展和時代發(fā)展的要求。 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淺談自己的做法和體會。
一、注重中考數學總復習的策略
策略一:教師認真研讀《課標》和《考試說明》,首先認真解讀考試說明,理清知識點,領會考試的指導思想、考試方式、考試范圍、考試內容和試卷結構,特別是考試內容、題型、權重以及難度和比例。通過學習,明確考試的方向,復習中能把握重點,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落實到位。制定目標,引導學生明確復習的方向。指明學生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所學的內容,即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學什么及學到什么程度,學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學什么或學到什么程度,才會有意識的主動參與。
策略二;形成知識網絡,幫助學生重新構建知識體系。初中數學總復習前,學生的知識體系大多是鼓勵的、單一的,不具備系統(tǒng)性??倧土曤A段,教師的重點是從知識的系統(tǒng)性、網絡化、整體性方面入手,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將數學的概念、公式、規(guī)律、方法等有機結合起來,利用框架圖或分類列表等形式把知識點串起來,之后形成星狀式網絡知識體系。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記憶知識點,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順藤摸瓜,運用類比、歸納、比較等方法發(fā)現知識間的聯系與區(qū)別,讓學生系統(tǒng)的理解、掌握初中數學知識。
策略三:在復習階段學生開始往往出現了“高原現象”。什么是“高原現象”?例如,一名射手在進行一系列射擊訓練后,開始成績逐步上升,但到了一定程度之后,成績卻不再上升,甚至下降,我們把這種現象叫做高原現象。高原現象在數學復習階段表現得十分明顯。平時授新課,新鮮有趣;復習階段,有的同學會覺得單調、枯燥無味,導致成績提高緩慢,甚至下降。這時候教師注意少搞題海戰(zhàn)術,多進行典型例題精練,盡量避免多次重復性練習,要教會學生做題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有效的復習課,一定要精選典型的例題對學生進行指導訓練,并及時總結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并適當的插入與實際生活有聯系的常識知識點,以提高題目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二、注重學法指導,糾正不良習慣,樹立“四種意識”
學生失分的原因,除基礎知識不扎實、缺乏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外,相當一部分學生失分是無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所致。針對這種情況嗎,在復習訓練時,采取必要的措施,把學法指導及糾正學生不良學習習慣作為重點來抓。同時教師要有以下“四種意識”:
合作意識:教師之間毫無保留地交流經驗,充分整合,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和諧意識:與其它科目任課教師互相協(xié)調,做到同舟共濟,以減少學生的壓力;責任意識:作為老師我們不僅要完成規(guī)定的課時計劃,還要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關愛意識:每一棵小草都有它生存的權利,每一個學生都有他進取的一面。陽光奮力穿過云層,總會留下動人的溫暖。此時此刻只要我們關愛學生多一分,他們就會熱愛數學多一分。即使成績再差的學生,也能把最佳競技狀態(tài)帶進考場,穿越云層,釋放異彩。
三、關注熱點問題,把握中考命題方向
社會是不斷進步和發(fā)展的,人們所用的數學知識也在不斷地變化和發(fā)展。數學中考代表了數學教學發(fā)展的方向,所以數學中考年年都有許多新的變化,都在與時俱進,不斷發(fā)展。近幾年中考數學題目創(chuàng)新有以下特點:
(1)應用性問題形式多樣化。數學應用性問題注重關注社會上的熱點、焦點問題,關注地方人文特點和地理特點等。
(2)開放性試題內容多樣化。開放題對于考查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探索思維與創(chuàng)新思維等方面都發(fā)揮著有益的作用。
(3)動手操作題類型多樣化。動手操作題既可以是過去常用的作圖題、畫圖題,也可以是剪貼等其它形式的題目,還可以是通過測量、折疊、旋轉、平移等動手操作后的解答題等。
(4)計算問題相對減弱,如對二次根式的計算、解方程等不易太復雜和過難,不必像前幾年樣深化拓展。數理統(tǒng)計等應用性問題逐步增加,要加強信息搜集和處理等能力方面的訓練。相似、圓等的證明難度要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降低,但運動、變化、求范圍等探索性題目,數形結合、分類討論、化歸與類比、反證法的思想等要有所加強。選學內容、課題學習會作為升學考試內容。要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學習選學內容,要讓所有學生參與到課題學習等實踐活動之中去。
針對以上命題特點,在總復習時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通過觀察、推理、計算等讓學生來體驗一些具體的東西;二要在梳理知識時,要注重對知識的理解、知道公式及結論的推理方法和過程;三要關注題目的改裝,關注課本上的實例來深化知識,來應對理論聯系實際的問題;四要關注相關學科之間的聯系和知識相互滲透,拓展知識面;五是設計適度開放性試題,拓展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來應對熱點問題。
四、薄弱環(huán)節(jié)專題復習,加強知識間的聯系
縱觀近幾年的中考數學試題,多數題目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綜合運用,因此要通過重點知識的專題復習,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對學生復習中存在的普遍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題”復習,釋疑解難,查漏補缺,將知識和能力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總之,中考試題將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化更加新穎、更加科學、更加成熟。同學們在復習時,要有一定的訓練強度,但更要注重質量,同時要把重視基礎知識放在復習的首位;要注意研究中考的發(fā)展趨勢,以教材為本,以通法為準,對知識和方法進行系統(tǒng)總結,只要能選擇正確的復習方法,正確評估自己,各方面能力一定會有較大提高,中考成績也一定能得到滿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