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萍
【摘 要】 目的:觀察早期護理干預對婦科腹腔鏡患者術后腹脹的影響。方法:將136例婦科腹腔鏡患者根據(jù)護理方式不同分為A、B兩組,每組68例,分別給予早期護理干預及常規(gu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術后腹脹發(fā)生情況。結果:A組患者腹脹發(fā)生率為8.8%,明顯低于B組的26.5%,A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下床活動時間均明顯短于B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護理干預可明顯降低婦科腹腔鏡患者術后腹脹發(fā)生率,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
【關鍵詞】 早期護理干預;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6)11-0132-01
腹腔鏡手術是目前婦科常用術式,其所具有的微創(chuàng)優(yōu)勢,明顯減少了手術創(chuàng)傷及術中出血量,減輕了開腹手術所帶來的創(chuàng)傷,使術后并發(fā)癥及疼痛明顯降低[1]。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實施,因腹腔殘留的二氧化碳氣體及腸胃功能尚未恢復等,使腹脹發(fā)生率明顯提高。筆者采取早期護理干預,取得滿意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36例行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護理方式不同分為A、B兩組,每組68例,A組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1.3±3.2)歲;異位妊娠30例,卵巢囊腫21例,子宮肌瘤14例,不孕癥3例;B組年齡21~59歲,平均年齡(41.3±3.2)歲;異位妊娠29例,卵巢囊腫22例,子宮肌瘤13例,不孕癥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B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颊咝g前常規(guī)檢查,告知患者術后需注意事項,術后常規(guī)護理,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時處理異常問題。A組患者采取早期護理干預。①術前心理護理?;颊咝g前需常規(guī)了解患者身體情況,給患者詳細介紹醫(yī)院、主治醫(yī)師、責任護士等情況,消除患者負面情緒。以耐心、親切、溫柔語言安慰患者,緩解患者手術壓力,消除其緊張、焦慮情緒。②飲食指導?;颊咝g前前一天可進食少量易消化食物,避免如牛奶、糖類、淀粉等易產(chǎn)氣食物。術后6h可飲用易消化促排氣的食物,如橘皮水等,以此促進腸胃蠕動,以免腹脹。術后少吃易發(fā)酵食物,如黃豆、糖類等食物,以清淡、易消化、豐富維生素食物為主。③早期活動?;颊咝g后清醒后即可床上活動,無靜脈輸液手可行握拳、松拳等反復運動,屈伸肘關節(jié);膝關節(jié)可做屈伸活動,雙下肢上抬下抬。協(xié)助患者翻身,在翻身時以輸液手部捂住腹部切口位置,左右翻身。術后患者可取頭低腳高位,促使腹部殘留氣體的吸收,緩解其腹脹。同時可行腹部按摩,順時針按摩下腹部。指導患者正確呼吸,少說話,減少吞氣及呻吟。
1.3 觀察指標及腹脹評價 ①觀察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下床活動時間。②觀察兩組患者腹脹情況。腹脹評價[2]為:無腹脹:患者肛門排氣前,無腹脹感;輕度:患者主訴在肛門排氣前腹脹輕微,腹內有氣體轉動,切口無脹痛感;中度:腹部膨隆,切口脹痛,可耐受;重度:腹部膨隆,切口脹痛,呻吟煩躁不安,無法耐受。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數(shù)據(jù)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腹脹發(fā)生率對比 A組患者腹脹發(fā)生率為8.8%(6/68),B組患者腹脹發(fā)生率為26.5%(18/68),兩組腹脹發(fā)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下床活動時間對比 A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下床活動時間均明顯短于B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腹腔鏡手術是婦科疾病治療的常用術式,因二氧化碳殘留于腹腔,術后致患者排氣困難,引發(fā)腹脹。同時患者術中手術刺激,腸管暴露、腸系膜損傷、腹腔炎癥刺激等,均會影響患者胃腸道功能,相應減弱患者腸蠕動。且患者受麻醉藥物的影響,手術創(chuàng)傷則會抑制腸道正常蠕動功能[3]。再者患者術后疼痛會影響患者臥床休息時間,相應減少患者術后活動量,致腹脹的發(fā)生?;颊吒姑洉绊懟颊咔锌诨謴停瑢е虑锌诿浲?,影響患者功能恢復。因此預防婦科腹腔鏡術后腹脹的發(fā)生,促進患者更好恢復顯得十分重要。
早期護理干預在婦科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對預防術后腹脹的發(fā)生起到明顯作用。加強患者早期護理干預、飲食指導及早期功能鍛煉,對促進患者腸胃功能蠕動,恢復排氣起到顯著意義。在此次研究中,A組患者腹脹發(fā)生率較B組低,A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及下床活動時間較B組短,表明加強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早期護理干預,可明顯降低患者術后腹脹的發(fā)生,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患者術后還應注重其生活護理干預,指導患者飲食護理,予以足浴法,每日足浴10min,水溫維持在42℃,注意保持水溫,以此促進肛門排氣,效果明顯。
綜上,早期護理干預可明顯降低婦科腹腔鏡患者術后腹脹發(fā)生率,促進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
參考文獻
[1]李忠菊.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后腹脹的原因及預防護理措施[J].醫(yī)學信息,2011,24(5):3073-3074.
[2]陸金美,金曉紅,王紅霞.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后腹脹的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0,14(16):82-83.
[3]魏紅梅,施如霞.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的配合及護理干預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34(29):143-145.
(收稿日期:201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