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苗苗
摘要:善意取得制度給融資租賃中出租人對租賃物的所有權帶來了風險。這一風險在融資租賃中更容易產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我國融資租賃對出租人所有權的公示制度不健全。這也使得出租人的所有權在面對善意的第三人時無法抗擊,不能得到有效保護。因此本文提出建立租賃物登記公示制度,從而更好地保護出租人的利益,實現(xiàn)兩種制度價值意義的平衡。
關鍵詞:善意取得;融資租賃;登記
一、問題的提出
融資租賃是一種可以實現(xiàn)融資與融物雙重功效的新型交易方式。在融資租賃中,租賃物的所有權與占有、使用權長期處于分離的狀態(tài)。出租人的所有權由于其對租賃物不實際占有,對外是一種虛化、隱形的所有權,真實地所有權人無法顯露。而承租人因為長期對租賃物的占有,對外具有一定的公示作用,第三人基于信賴占有這一外觀判斷所有權的歸屬,承租人被推定為所有權人。這就使出租人的所有權面臨被第三人善意取得的風險,即承租人利用占有租賃物這一公示效果,對租賃物進行處分轉讓,而善意第三人基于信賴占有這一公示外觀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
當融資租賃面臨善意取得問題時,存在兩種利益之間的衡量:出租人所有權的靜態(tài)安全與所有權的動態(tài)交易安全。之所以在融資租賃中出租人的所有權更容易發(fā)生被善意第三人取得的問題關鍵在于融資租賃制度自身公示制度的漏洞。所以想要實現(xiàn)對出租人所有權的有效保護,最根本的途徑應當是通過對目前融資租賃制度自身漏洞的彌補和完善,建立更有效的所有權公示制度。
二、對目前我國關于融資租賃中出租人所有權保護現(xiàn)狀的分析
目前,我國已經正常運行的融資租賃交易登記查詢系統(tǒng)有兩個,一是2009年7月20日建立的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開發(fā)運行的融資租賃登記公示系統(tǒng);二是2013年10月開始運行的,由商務部開發(fā)建設的融資租賃業(yè)務登記系統(tǒng)。兩個系統(tǒng)都發(fā)揮了主要的租賃物登記查詢功能,但存在著以下問題:第一,存在兩個登記系統(tǒng),沒有統(tǒng)一登記系統(tǒng),會造成登記混亂或登記重復,不方便對融資租賃業(yè)進行有效地管理;第二,沒有統(tǒng)一的登記系統(tǒng)也增加了第三人查詢登記的成本。第三,沒有統(tǒng)一的法規(guī)對登記的效力、登記程序的啟動和登記內容的詳細明確規(guī)定,也使得登記在具體操作中存在困難。
目前我國的融資租賃制度在應對善意第三人取得的問題時,僅依靠司法解釋和有關規(guī)定,是無法實現(xiàn)對出租人的所有權有效保護的。因為都未觸及融資租賃本身在租賃物公示制度方面的漏洞?;诖?,筆者認為應當借鑒國內外立法經驗,建立健全我國的融資租賃物登記及其物權公示制度。
三、建立融資租賃租賃物登記制度
(一)明確登記的效力
建立融資租賃中租賃物的登記公示制度,首先應當明確登記的效力。根據(jù)國際上不同的立法模式可知,對于登記制度其效力分為生效和對抗兩種形式。
1、登記生效主義。登記生效主義,是指出租人所有權的設定,以登記為發(fā)生效力的要件,換言之,未經登記,出租人的所有權不僅不能對抗第三人,而且在融資租賃交易當事人之間也無約束力,亦即出租人所有權根本不能成立。①此種模式之下的登記具有使出租人所有權生效和公示對抗的雙重效力。
2、登記對抗主義。登記對抗主義是指出租人所有權依當事人之間合意即設定,但未經登記,不得對抗第三人。②登記對抗,將登記的決定權交給當事人自己,如果進行了登記,那么排除善意取得,充分保護出租人的所有權;如果沒有登記,那就等于是出租人甘愿承擔風險,對于善意的第三人,法律充分保護其基于信賴公示而取得的所有權。對于雙方是公平的,既維護了靜態(tài)安全又保護了動態(tài)交易。因此,我國在融資租賃登記制度上適用登記對抗主義更妥當。
(二)明確登記機關
1、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電子登記系統(tǒng)。應當建立統(tǒng)一登記,由一個統(tǒng)一的登記機關對融資租賃租賃物進行登記,并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電子化登記系統(tǒng),這樣既方便登記,便于統(tǒng)一管理,而且也方便第三人查詢,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和租賃物種類的限制,減小了登記的成本和查詢的成本,同時也減小了登記機關的分別建立的成本。
2、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為登記機關。一些學者提出的將工商管理部門作為動產融資租賃登記機關。首先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是針對企業(yè)進行市場監(jiān)管和行政執(zhí)法,主要對企業(yè)管理有專業(yè)優(yōu)勢。其次工商管理部門的電子政務發(fā)展迅速,能夠適用現(xiàn)行對融資租賃動產建立的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模式。最后是工商管理部門遍布全國各個省市地區(qū),覆蓋面積全面,方便統(tǒng)一登記的辦理。③
(三)明確登記的內容
登記內容的簡化明了,會簡化登記手續(xù),便于第三人查詢的快捷。筆者認為登記的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1、當事人。指出租人和承租人雙方。登記系統(tǒng)的查詢將依承租人的姓名或名稱而進行,一旦輸入承租人的姓名或名稱,即可立即顯示該承租人已設定的全部權利負擔。自然人還應,同時記載其居民身份證號碼以可防杜姓名的重復;對于法人和其他組織而言,應記載其全稱同時也應記載其注冊號或登記證號。同時登記內容應當定期及時更新,對于實際融資租賃中發(fā)生變化的內容要做到及時變更登記。
2、租賃物。這是登記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對于租賃物,筆者認為只需對其名稱進行簡要描述讓第三人可得知道為何物即可,并不需要對每一部分一一羅列;另外也不需要登記租賃物的價值。因為首先第三人查詢的目的在于明確物的權利歸屬,并不需要知道物的具體價值;而且租賃物的價值對于融資租賃雙方當事人來說屬于一種交易當中的隱私,應當予以保密。
3、融資租賃的期限。既然是租賃一定有租期,融資租賃也不例外。對融資租賃期限的登記,可以方便第三人查知融資租賃關系發(fā)生和結束的時間。
綜上,構建融資租賃租賃物登記制度,通過登記來實現(xiàn)所有權的有效、真實對外公示。既減少了出租人所有權的風險,保護了出租人的合法權益,又保護了第三人的信賴利益,實現(xiàn)融資租賃中物權的靜態(tài)安全與動態(tài)安全的一種平衡。(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
注解:
①高圣平、樂沸濤:《融資租賃登記與取回權》[M],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 年第一版,第 188 頁.
②高圣平、樂沸濤:《融資租賃登記與取回權》[M],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 年第一版,第 189 頁
③陳鳳:“從物權變動探析融資租賃中出租人所有權保護”,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參考文獻:
[1]丁建平:“融資租賃新司法解釋明確四大爭議問題”,《問策經緯》
[2]孫其彬:“融資租賃區(qū)域性促進政策研究——以天津融資租賃促進政策為例”,天津師范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
[3]陳業(yè)業(yè):“融資租賃物登記及其物權公示效力之探討”,《法制與社會》,2014年6月
[4]王云鳳:“國際融資租賃中善意取得法律問題研究”黑龍江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
[5]陳業(yè)業(yè):“融資租賃物登記及其物權公示效力之探討”,《法制與社會》,2014年6月
[6]陳鳳:“從物權變動探析融資租賃中出租人所有權保護”,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7]高圣平、王思源:“論融資租賃交易的法律構造”,《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
[8]高圣平:“融資租賃登記制度研究”,《 金陵法律評論》,2006年秋
[9]高圣平:“我國動產融資擔保制度的檢討與完善”,《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10]邢臺金融學會課題組:“融資租賃中善意第三方取得法律問題研究”,《河北金融》,2012年2月
[11]王澤鑒:《民法物權(第一冊)》,1992年版,
[12]王利明:《物權法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13]高圣平、樂沸濤:《融資租賃登記與取回權》[M],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 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