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迪
摘 要:班主任是一個班級中對學生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負主要責任的教師。職業(yè)中專的班主任不但要組織、指導全班學生開展正常的學習生活,還肩負著塑造學生健康人格的重任。
關鍵詞:職業(yè)中專;班主任;藝術
在一個班集體中,班主任既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班集體建設的指揮者;既是聯(lián)系科任教師、學生家庭的橋梁紐帶,也是貫徹落實學校教導工作的中堅力量。要管理好一個班級集體,班主任就要做到以愛為出發(fā)點,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恩威并施。
一、管教結合,寓教于管
班主任工作中有著兩大重要構成因素,就是“管”和“教”。班主任在開展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借助合理的管理手段,做到寓教于管,達到育人目的。
首先,在管理班集體的時候,班主任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讓他們發(fā)揮主體作用,要培養(yǎng)他們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漸實現學生自主管理的目標。也就是說,在學生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教師都應盡量讓他們自主完成。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班主任如同學生的父母,如果所有事情都替孩子完成,那是不可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子女的。相反地,班主任需要客觀地評判學生的能力,敢于放手,適當放權,在關鍵點上加以指引,讓學生逐步學會自我管理。
其次,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構建和諧班級的重要粘合劑。但是這種關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的,它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的教育過程,不僅要講究技巧,還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一旦建立起和睦融洽的師生關系,那么班級管理自然就得心應手了。
二、學會關心、理解學生
班主任應該時常保持敏銳的洞察力,細心觀察學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們的學習動機,在施教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譬如,發(fā)現學生心理上產生苦惱或身體上出現不適時,班主任應當及時幫助他們尋醫(yī)問藥,打開心結;發(fā)現學生學習上或生活上遇到困難時,班主任應當及時提供指導,或幫他們解決難題。學生的大事小事,班主任都要銘記于心,外化于行,只要是有利于學生成長成才的事情,都要積極主動地付諸行動。
由于職業(yè)中專學生的閱歷尚淺,所以他們有時難免會犯一些錯誤。這時候,班主任應該嘗試理解他們,用關愛之心去和他們溝通。對于學生的小錯誤,在一定程度上要予以寬容,給他們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同時,班主任要明白改正錯誤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個逐漸發(fā)展的過程,因此要給予他們足夠的耐心和關心,進而拉近師生心靈之間的距離。
三、善用批評的藝術,走進學生的心靈
在班級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有一門巧妙的藝術,這就是“批評”。批評學生的難處不在于所批評的對象本身,而在于批評的方式方法。由于大部分職業(yè)中專學生缺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沒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法律和道德觀念淡薄,不懂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之道,不明確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經常出現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發(fā)展。為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 班主任應該注意批評的技巧,盡量不要對他們大聲呵斥,應嘗試平心靜氣、和顏悅色地和他們交流溝通,這樣既可獲得較好的教育效果,又能達到不傷害師生感情的目的。批評學生時,關鍵要注意從關愛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不避重就輕,幫助學生認識到問題的實質。
此外,中職這一年齡段的學生都有較強的自尊心,教師的肯定與欣賞對他們而言是一種精神鼓勵,是一種奮進的動力。所以,教師要盡量滿足他們這一心理需求,注意批評的形式與技巧,盡可能地從他們的角度思考,走近他們的心靈,與之建立有效的溝通。
職業(yè)教育是一門藝術,在班級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由于職業(yè)中專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階段,其認知水平有限,在對中專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求班主任改變“重智育、輕德育”的教育模式,既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文化修養(yǎng),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社會上是有價值、有能力的,充分發(fā)揚自尊、自強的精神,積極投入到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去,使學生成為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專業(yè)人才。
參考文獻:
[1]袁寶菊.深化對后進生問題研究的哲學視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3).
[2]曾新基.班主任工作積極性問題研究——以東莞市NC區(qū)中學為例[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