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莉,張文芳,楊樂欣,魯建華,田 靜,酒旭東,鄧鉑林,杜媛媛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學齡兒童近視狀況的流行病學調查
孫莉,張文芳,楊樂欣,魯建華,田靜,酒旭東,鄧鉑林,杜媛媛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00)
摘要:目的 調查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漢族及藏族學齡兒童的近視狀況及影響當地兒童近視的相關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對舟曲縣學齡兒童進行標準視力檢查、驗光檢查等,將調查結果與國內已有的相關流行病學資料進行比較。結果 調查對象中近視的有432人,當地近視患病率為17.02%。男生近視患病率低于女生(P<0.05);漢族近視患病率高于藏族(P<0.05);6~7歲兒童近視患病率為7.21%,8~9歲兒童近視患病率為10.76%,10~11歲兒童近視患病率為17.95%,12歲及以上兒童近視患病率為31.99%,不同年齡段兒童近視患病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學齡兒童近視與性別、民族相關,近視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與近視相關的因素為父母近視、每日看電視時間、每日寫作業(yè)時間、閱讀距離和戶外活動時間。
關鍵詞:學齡兒童;近視;流行病學調查;舟曲縣
近視是指眼球在調節(jié)靜止的狀態(tài)下,來自5米以外的平等光線經過眼的屈光后,焦點落在視網膜前,不能準確地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稱為近視。近視所引起的各種眼部并發(fā)癥,比如視網膜脫離、黃斑病變、玻璃體混濁、青光眼、白內障等,可能會造成不可逆性的視力損害。為了調查學齡兒童視力情況及近視的相關影響因素,2012年我們對甘肅省舟曲縣漢族及藏族學齡兒童視力狀況進行了調查,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確定為舟曲縣藏族及漢族小學生,向他們講明需要進行的檢查,獲得同意后進行研究。排除對此次檢查無法配合者,最終有2 538人參與本次研究。
1.2調查方法
對同意參加此次調查兒童的家長發(fā)放自制問卷,講明需填寫的內容,要求其填寫完整。對各個學校提供的兒童信息進行匯總,以年級、班級為單位,核實每名兒童的姓名、年齡等信息,并對每名兒童進行編號。按年級從低到高、班級從前到后的順序進行各項眼科檢查。視力檢查在2012年5月由一個醫(yī)療隊完成,醫(yī)療隊由1名副主任醫(yī)師、2名主治醫(yī)師、5名住院醫(yī)師及1名高級驗光師組成,成員均來自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眼科中心,在流行病學調查前按照統(tǒng)一標準進行集體培訓。每天的調查完成后,由調查組眼科醫(yī)生負責審核已經完成的登記表格是否完整和是否符合邏輯。如果有問題,首先查詢原填表人,必要時再次檢查受檢者。
1.3視力判斷及眼病診斷標準
用國際標準視力表對受檢者進行雙眼遠視力檢查,對任意一眼或雙眼裸眼視力<0.8的兒童進行主覺驗光,以取得最佳矯正視力。屈光不正參照WHO推薦的兒童屈光不正調查所用的標準[1],即近視為屈光度≤-0.5 OD,遠視為屈光度≥+2.0 OD。
1.4資料的統(tǒng)計與分析
所得資料由兩人獨立用Excel軟件輸入,建立數據庫,審核后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相關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近視患病率
參與此次調查的實際人數為2 538人,檢出近視兒童為432人,近視患病率為17.02%。
2.2近視與性別的關系
近視人群中男生為186人,占近視人數的43.06%,其近視患病率為14.35%;女生近視人數為246人,占近視人數的56.94%,其近視患病率為19.81%。具體見表1。
表1 近視與性別的關系
2.3近視與民族的關系
近視兒童中漢族為322人,占近視人數的74.54%,其近視患病率為18.59%;藏族近視人數為110人,占近視總人數的25.46%,其近視患病率為13.65%,具體見表2。
表2 近視與民族的關系
2.4近視與年齡的關系
6~7歲近視人數為46人,占近視人數的10.65%,其近視患病率為 7.21%;8~9歲近視人數為 68人,占近視人數的15.74%,其近視患病率為10.76%;10~11歲近視人數為112人,占近視人數的25.93%,其近視患病率為17.95%;12歲及以上近視人數為206人,占近視人數的47.69%,其近視患病率為31.99%。具體見表3。
表3 近視與年齡的關系
2.5影響近視的相關因素
在舟曲縣學齡兒童近視的相關因素分析中,結合相關參考文獻及當地實際情況選擇了6項,包括:父母近視情況、每周電腦使用時間、每日看電視時間、每日寫作業(yè)時間、閱讀距離及戶外活動時間。將以上數據用SPSS19.0進行Logistic回歸多因素分析后顯示:父母近視情況、每日看電視時間、每日寫作業(yè)時間、閱讀距離、戶外活動時間與當地兒童近視有顯著相關性(P<0.05),而每周電腦使用時間與當地兒童近視無顯著相關性(P>0.05)。
現(xiàn)如今視覺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因此預防眼疾、提高視覺質量也是21世紀眼科學界的努力方向和研究熱點。近視已經成為當今一種極為常見的眼病,目前兒童近視不僅發(fā)病年齡提前,而且發(fā)生率明顯增高。新加坡的隊列研究[2]通過對7~9歲學齡兒童進行屈光不正的隨訪,發(fā)現(xiàn)7歲、8歲、9歲兒童近視眼3年累計發(fā)病率分別為47.7%、38.4%和32.4%,近視已經成為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并引起了國家教育部和衛(wèi)生部的高度重視。
此次調查研究顯示,舟曲縣學齡兒童的近視患病率為17.02%。早在1999年,呂帆等[3]發(fā)現(xiàn),城市學生的近視患病率為60.70%,而鄉(xiāng)村學生僅為30.70%;2002年,我國學生近視檢出率:小學生為26.00%;2005年,全國小學生近視發(fā)病率為27.00%。上述文獻顯示的近視患病率都要高于舟曲縣,原因可能與地區(qū)差異有關。舟曲縣是偏遠、經濟欠發(fā)達的以藏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地。城市兒童與農村兒童相比較,在學習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上有較大的差異,張銘志等[4]報道,這可能與城市用眼的工作量較大、戶外活動較少有關。
在對學齡兒童近視的各類調查中顯示,近視與性別、民族與年齡相關。1968年Gold schmidt[5]首先發(fā)現(xiàn)近視在女性中發(fā)病率高,其解釋可能與女性青春期較早出現(xiàn)有關。Parssinen等[6]在對芬蘭238名小學三年級到五年級學齡兒童3年的跟蹤隨訪中發(fā)現(xiàn),女學生不僅近視患病率較高,而且近視進展也較快。Lin等[7]在對臺灣11 178名7~18歲在校學生所進行的橫斷面研究也證實了上述的發(fā)現(xiàn)。在舟曲縣的調查中也得出與上述相同的結果,當地女生近視患病率為19.81%,男生為14.35%,女生近視患病率明顯高于男生(P<0.05),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除了與環(huán)境因素影響有關外,還可能與女生學習比較刻苦有關,也可能是由于性別差異而導致對持續(xù)用眼工作的敏感性不同。
大量的研究顯示,近視在不同種族中差異十分明顯。在Kleinstein等[8]對美國的非洲人、亞洲人、西班牙人和白種人研究發(fā)現(xiàn),近視在亞洲人中最高(18.5%),在白種人中最低(4.4%)。在對新加坡不同種族人群中近視眼患病率進行調查時發(fā)現(xiàn)[9],華人中近視患病率高達48.5%,而高加索人及印度人位居其后,馬來人中近視患病率最低,僅為24.5%。本次調查顯示,當地不同民族之間近視患病率同樣有差異,漢族兒童近視患病率要高于藏族兒童(P<0.05)。
在年齡方面,劉菊[10]對天津市兒童調查顯示:5~6歲兒童近視患病率為20.12%;7~8歲兒童近視患病率為29.55%;9~10歲兒童近視患病率為 50.33%;11~12歲兒童近視患病率為63.49%。我們從此次調查中也可以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近視患病率逐漸上升(P<0.05),這與年齡的增長、學校的教育和兒童用眼強度增加有關。
各種資料顯示,近視的發(fā)生發(fā)展是由多種危險因素共同影響的,遺傳因素就是比較受關注和研究較多的危險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一些嚴重的近視是以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的方式遺傳的,Ip JM等[11]對澳大利亞12歲青少年的研究表明,父母都近視,其子女近視患病率是43.6%;父母一方近視,其子女近視患病率是14.9%;父母都不近視,其子女近視患病率是7.6%。長期以來,環(huán)境因素對近視的影響一直是熱門話題,近年來,調查研究的相關結論證實:用眼強度、閱讀距離、戶外活動等均影響近視的發(fā)生發(fā)展。1998年,Ciuffreda等[12]發(fā)現(xiàn),近視者在持續(xù)近距離用眼(相當于5 OD的調節(jié)負荷)10分鐘后可引起-0.35 OD的近視,此近視在持續(xù)1~2分鐘后逐漸消失,而非近距離用眼則無此種現(xiàn)象發(fā)生。2002年,他又發(fā)現(xiàn)在連續(xù)閱讀4小時后,在正確用眼者中也能引起暫時性屈光度數向近視漂移的現(xiàn)象[13]。Drobe等[14]發(fā)現(xiàn)近視兒童相比正確用眼兒童具有更近的閱讀距離。Parssinen等[15]發(fā)現(xiàn)閱讀距離越近,近視發(fā)展就越快,兩者之間呈正相關(P<0.05)。戶外活動對近視的影響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相關因素,Rose等[16]對1 765名6歲和2 367名12歲澳大利亞兒童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每天近距離用眼學習0~1.99小時和2~3小時的12歲兒童中,戶外活動大于2.8小時的兒童平均屈光度為+0.56 OD,而戶外活動為0~1.5小時的兒童平均屈光度為-0.33 OD。但在每天近距離用眼學習大于3小時的兒童中,不同戶外活動時間對近視的保護作用比較,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次調查也顯示了父母近視情況、每日看電視時間、每日寫作業(yè)時間、閱讀距離、戶外活動時間與當地兒童近視有顯著相關性(P<0.05),因此,適當的戶外活動與近距離用眼學習時間的有效調節(jié)對視力的保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兩種活動的具體時間、應該以什么比例搭配才能有效預防近視及近視的發(fā)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兒童近視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都已十分普遍,所以對我國兒童的視力篩查,尤其是對一些偏遠地區(qū)、不同民族兒童的視力篩查、宣傳,可以使學校、家長及兒童了解近視的防治知識,從而更好地保護兒童視力,努力減少近視的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Elimination of avoidable disability due to refractive errors[M].Geneva:WHO,2000.
[2]Saw S M,Tong L,Chua W H,et al.Incidence and progression of myopia in Singaporean school children[J].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Visual Science,2005,46(1):51-57.
[3]呂帆,陳潔,姜君.學生近視的調查和比較研究[J].眼視光學雜志,1999,l(2):69.
[4]張銘志,傅智伏,洪榮照,等.廈門地區(qū)城市與農村兒童近距離用眼與近視的關系[J].眼視光學雜志,2002(4):99-102.
[5]Gold schmidt E.On the etiology of myopia.An epidemiological study[J]. Acta Ophthalmol(Copenh),1968(98):91.
[6]ParssinenO,LyyraAL.Myopiaandmyopicprogressionamong schoolchildren:a three—year follow—up study[J].Invest 0phthalmol Vis Sci,1993,34(9):2794-2802.
[7]Lin L L,Shih Y F,Tsai C B,et al.Epidemiologic study of ocular refraction among schoolchildren in Taiwan in 1995[J].Optom Vis Sci,1999,76 (5):275-281.
[8]Kleinstein R N,Jones L A,Hullett S,et al.Refractive error and ethnicity in children[J].Arch Ophthalmof,2003(121):1141-1147.
[9]Au E K,Tay T H,Lim M K.Race culture and Myopia in 110,236 young Singaporean males[J].Singapore Med J,1993,34(1):29-32.
[10]劉菊.非散瞳驗光對3~15歲兒童屈光不正篩查的可行性研究[D].天津:天津醫(yī)科大學,2006.
[11]Ip JM,Rose K A,Morgan I G,et al.Myopia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findings in a sample of 12-year-old Australian school children[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08(49):3858-3863.
[12]Ciuffreda K J,Wallis D M.Myopes show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nearwork aftereffects[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1998(39):1797-1803.
[13]Ciuffreda K J,Lee M.Diffeential refractive susceptibility to substained nearwork[J].Ophthalmic Physiol Opt,2002(22):372-379.
[14]B Drobe,E J Scow,P Zoh,et al.Working Distance in Bilingual Children:Is Chinese Text a Causal Factor for Myopia?[J].Invest Ophthalm Vis Sci,2008(49):3585.
[15]O Parssinen,A L Lyyra.Myopia and myopic progression among schoo1children:a three-year follow-up study[J].Invest Ophthalm Vis Sci,1993(34):2794.
[16]Rose K A,Morgan I G,Ip J,et al.Outdoor activity reduces the prevalence of myopia in children[J].Ophthalmology,2008(115):1279-1285.■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12-00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