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SLA分析框架的西藏農戶生計資本分析
      ——以尼洋河流域為例

      2016-08-04 05:48:37師學萍郝文淵何竹西藏大學農牧學院西藏林芝860000
      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可持續(xù)生計

      師學萍  郝文淵  何竹(西藏大學農牧學院  西藏林芝 860000)

      ?

      基于SLA分析框架的西藏農戶生計資本分析
      ——以尼洋河流域為例

      師學萍郝文淵何竹
      (西藏大學農牧學院西藏林芝860000)

      摘要基于英國國際發(fā)展機構(DFID)建立的可持續(xù)生計分析框架(SLA)建立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資本指標體系,根據對農戶生計資本的調查數據,進行指標賦值和歸一化計算,旨在分析比較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資本狀況。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資本既存在結構差異又存在區(qū)域差異。從結構差異看,農戶物質資本指數高于其他生計資本指數;從區(qū)域差異看,林芝縣農戶生計資本指數高于工布江達縣農戶生計資本指數。研究結果說明,在生態(tài)安全屏障建設框架下物質資本優(yōu)勢為尼洋河流域農戶(尤其是林芝縣農戶)由傳統(tǒng)生計向現(xiàn)代生計轉型提供了物質條件。

      關鍵詞生計資本;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可持續(xù)生計

      農戶生計及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成為近年來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之一。農戶是農牧區(qū)經濟活動的主體和決策基本單元,農戶生計狀況會相應影響著生態(tài)系統(tǒng)平衡及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其采取的生計活動又取決于其所擁有的生計資本狀況。因此,生計資本的分析對于研究農戶生計活動、生計策略以及了解農戶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影響都有重要意義。近年來,國內學者對青藏高原農戶生計資本進行了一些研究,如閻建忠研究了青藏高原東部達日、班瑪和壤塘縣的農民生計資本及生計多樣化[1],趙雪艷對甘南高原地區(qū)農戶生計資本對生計活動的影響進行了研究[2],郝文淵實證分析了西藏林芝地區(qū)農牧民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的關系[3]。位于藏東南的尼洋河流域地區(qū)既是西藏重要的農牧業(yè)生產區(qū)域,又是我國生態(tài)安全屏障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區(qū)域自然資源稟賦及生態(tài)環(huán)境狀況較好,近年來在農戶過度依賴自然資源進行生計活動的影響下,產生的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日益凸顯。本研究從農戶層面對尼洋河流域地區(qū)工布江達縣和林芝縣的農戶生計活動特征、兩縣農戶生計資本狀況及區(qū)域差異進行比較研究,以利于引導農戶在生態(tài)安全屏障建設背景下合理決策生計策略和安排生計活動。

      一、數據來源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區(qū)域概況

      尼洋河流域地處青藏高原南部的林芝地區(qū),屬于藏東南和藏東生態(tài)安全屏障區(qū),東起色季拉山和南迦巴瓦峰,西抵米拉山,南從雅魯藏布江河谷南側分水嶺喜馬拉雅山東端,北以尼洋河谷北側分水嶺念青唐古拉山為界,其地理位置在北緯29°10′—30°30′,東徑92°10′—94°39′之間,東西長293千米,南北寬224千米,占林芝地區(qū)總面積的32.63%,包括工布江達、林芝兩縣,共轄15個鄉(xiāng)、1個區(qū)(巴宜區(qū))。2013年鄉(xiāng)村戶數8151戶,農牧民人口為44912人,農林牧漁總產值33987萬元,糧食作物以青稞、小麥為主,播種面積6225畝,畝產270斤。牲畜以牛、羊、豬為主,年末存欄頭數27.2萬只。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由農業(yè)、牧業(yè)、蟲草松茸采挖、家庭旅館、外出務工、經商、運輸7種生計方式構成。

      (二)數據來源

      本研究采用參與性農村評估法(PRA)調查研究,主要采取問卷調查、直接觀察、小型會議和入戶訪談等調查研究方法。樣本數據來自于2014年課題組采用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對尼洋河流域農戶入戶調查。由于尼洋河流域農牧民人口稀少、居住分散、村莊規(guī)模小,對農戶調查訪談難度大,因此林芝縣選擇6鄉(xiāng)1鎮(zhèn)7村調查,工布江達縣隨機選擇2 鄉(xiāng)14個村調查。由于村莊規(guī)模較小,每村抽取10戶進行問卷調查。發(fā)放調查問卷210份,收回207份,有效問卷207份。

      (三)研究方法

      1.研究理論

      生計,是指謀生的方式,包括個人或家庭生活狀況的資產、活動以及獲取家庭生活狀況的資產或活動的途徑和權利[4]。大概在20世紀90年代初已被提出的可持續(xù)生計,是當前生計研究的熱點,是指能夠應對壓力并在壓力和打擊下得到恢復,在當前和未來保持乃至加強其能力和資產,同時又不損壞自然資源基礎的一種生計狀況[5]。英國國際發(fā)展署(DFID)所提出的可持續(xù)生計框架是研究可持續(xù)生計使用最為廣泛,最具有影響力的方法[6]??沙掷m(xù)生計框架提出了生計構成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生計資本、生計策略和生計結果3個部分,由自然資本、物質資本、社會資本、人力資本和金融資本5部分構成的生計資本是可持續(xù)生計研究的核心內容,其性質和狀況從根本上決定了農戶采用生計策略的類型及某種生計結果[7]。本文基于DFID的可持續(xù)生計分析框架理論(SLA)研究尼洋河流域農戶的生計資本狀況,分析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資本構成及區(qū)域差異,對進一步研究生態(tài)安全屏障建設背景下尼洋河流域農戶可持續(xù)生計策略選擇具有重要意義。

      2.研究方法

      泥巴早在學校的時候就愛上到處溜達的左小龍,她都能分辨自己喜歡的男人的摩托車聲和一般阿貓阿狗的摩托車聲有什么區(qū)別,哪怕他們開的是同一款車。在泥巴看來,這引擎聲都是性感的。泥巴在學校的時候最喜歡在五樓的陽臺上觀望前方,前面就是一個溜冰場,左小龍在那個時候喜歡溜冰——可能他覺得,溜冰至少比跑步快,所以,溜冰也是男人力量的延伸。但是泥巴還是喜歡他的白色摩托車。當時所有人的摩托車不是紅的就是黑的,唯獨左小龍的摩托車是白的。

      (1)生計資本指標設定

      借鑒DFID可持續(xù)生計框架提出的生計資本內容,結合相關研究文獻[8-11]和尼洋河流域實際情況,本研究對農戶生計資本指標設定選取自然資本、物質資本、人力資本、金融資本及社會資本5個指標來考察農戶生計資本狀況(見表1)。

      人力資本是指能夠使人們形成相應生計目標的知識、技能、能力和健康狀況[12],即農戶擁有人口的質量。本研究結合尼洋河流域農戶人力資本狀況選擇以戶主健康狀況、戶主受教育年限、戶主具有的生產技術等3個指標變量來衡量農戶的人力資本。

      表1 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資本指標內容

      自然資本是指人們能夠用以維持生計的土地、水、生物資源等自然資源存量[8],這里農戶的自然資本主要體現(xiàn)為農戶所擁有的用以維持生計的農用土地、牧草地、可以采挖蟲草的山地及看護的林地等資源數量。

      金融資本是指能夠用于謀生的積累和流動,包括現(xiàn)金、存款,民間借款以及通過正規(guī)金融機構等籌集到的資金數額等。本研究用農戶家庭擁有的現(xiàn)金、儲蓄、民間借款和可獲得的銀行貸款4個指標來衡量農戶的金融資本。

      物質資本則區(qū)別于自然資本,是指農戶家庭擁有的房屋、車輛、牲畜、生產工具等財產的類型及數量,以及交通便利情況。因而本研究選擇農戶家庭擁有的車輛、牲畜、交通便利情況3個變量指標來測量物質資本。調研發(fā)現(xiàn)農戶主要以牛、豬、羊作為養(yǎng)殖牲畜,因此該指標選擇牛、豬、羊作為牲畜子指標。

      社會資本是指人們?yōu)榱诉_到某種生計目標而可以利用的各種社會資源,農戶的交往程度越高,可能獲得的幫助會越多,社會資本存量相應也會越多。結合尼洋河流域實際情況,農戶與鄰居、親友的交往程度以是否有人幫忙干農活的親友數量來測度,因而選擇有交往的親友人數、親友中擔任村干部(或者公職人員或者懂技術)的人數2個變量來衡量農戶在村中人際交往程度和親友中可以獲得幫助的資源情況指標,進而反映農戶的社會資本狀況。

      調查取得的生計資本各二級指標包括具體數量指標和農戶主觀判斷指標兩種類型。指標測度的方法分三步:首先對各二級指標進行分別賦值。若指標是幾個數量區(qū)間,或者是農戶主觀判斷的結果,對指標要分別賦值(見表2)。其次是對賦值后的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由于從調研中獲取的農戶生計資本的數據有不同的單位,如牛羊頭數、家庭擁有的耕地畝數以及農戶的主觀判斷等,這些不同的量綱數據放在一起不能進行比較分析,因此,本文對農戶單個生計資本指標這些數據測算整理后采用極差標準化公式進行歸一化處理。對于具體數量指標,比如人數、牲畜頭數等,無需賦值可以直接進行標準化處理。第三步,對標準化的指標值分別按照各自權重,計算出生計資本各一級指標的測量值。標準化公式為:公式中Zij表示第i個農戶第 j項指標值標準化后的結果;xij表示第i個農戶第 j項指標實際的變量值;Xjmax表示第 j項指標中的最大值;xjmin表示第j項指標中的最小值。不同性質、不同類別的數據,通過這種方法得出結果均處于[0~1],因而具有可比性。

      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資本包括5個一級指標和16個二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中“牛、豬、羊牲畜的數量”和“與鄰居親友的交往人數”為具體數字外,其他各指標需要賦值后進行標準化計算(見表2)。

      表2 生計資本各指標設定及賦值

      人力資本指標賦值中,對戶主健康狀況和戶主受教育程度而言,一般賦值越高說明人力資本存量越高。戶主具有的生產技術分為一般技術和優(yōu)勢技術,一般技術是指種植與放牧,優(yōu)勢技術是指駕駛、建筑等,同理戶主技術越有優(yōu)勢,對農戶家庭的人力資本存量貢獻越大。對自然資本而言,一般來講農戶擁有的自然資源數量越多,說明自然資本存量越多,因而自然資本存量越多,賦值理應越大。特別說明農戶有純農戶或純牧戶,因而會出現(xiàn)純農戶無牧草地和純牧戶無耕地的現(xiàn)象,因而對無牧草地或無耕地賦值均為0。家庭擁有的可以采挖的山地資源和看護的森林資源,由于農戶不能準確說出具體數字和做出準確判斷,采用定性分析,分別按“有=1,沒有=0”賦值。衡量金融資本的指標包括家庭擁有的現(xiàn)金、儲蓄和借款,以及可以獲得銀行貸款項4個指標。一般而言,家庭擁有的現(xiàn)金越多,說明農戶生計資本與生計能力存量越大。因而家庭擁有的現(xiàn)金、儲蓄、借款以及家庭可以通過銀行或其他渠道借到的款項從無到有5個區(qū)域分別賦值為“0、1、2、3、4”。農戶的3個物質資本指標即農戶擁有的機動車、牲畜、交通便利情況賦值為:①農戶擁有的機動車指標的賦值。該指標選擇農戶擁有“無、摩托車、三輪車、小轎車、皮卡及以上”分別賦值為“0、1、2、3、4”,如果擁有多個,賦值相應加總計算;②交通便利指標的賦值。交通便利與否影響農戶生計活動和生活質量,因而,對“交通不便利、便利”兩種情況分別賦值“1、2”。一般而言農戶獲得幫助的資源越多,生計資本存量就越多,因而從親友處獲得幫助資源的指標具體賦值為:“不能獲得任何幫助”賦值為0,“只能獲得1人幫助”賦值為1,“獲得2人及以上幫助”賦值為2。

      二、結果與分析

      (一)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資本測度結果

      基于以上對農戶生計資本指標的設定和測量方法得出的結果,采用專家咨詢法(Delphi)根據專家對指標的重要性打分對各二級指標值來定權,重要性得分越高,權數越大來確定指標權重。邀請區(qū)內外研究西藏“三農”發(fā)展的高校專家和林芝地區(qū)政府部門部分專家進行兩輪的專家咨詢,其中Kendall協(xié)調系數為0.852,認為專家咨詢結果一致,將加權平均值作為指標的權重,根據各指標的標準化值和權重,統(tǒng)計結果得出農戶所擁有的5種生計資本指數值(見表3)。把5個生計資本指數值加總計算得出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資本指數總值。

      (二)農戶生計資本分析

      1.生計資本結構分析

      從表3測量值項可以看出,5種生計資本中各生計資本指數的大小比較順序為:物質資本>自然資本>金融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其中農戶擁有的物質資本存量居于首位,這說明其一是農戶擁有的生計財產及生產工具存量較多;其二是尼洋河流域農戶家庭位于拉林交通干道旁,相對于其他區(qū)域農戶其交通較為便利,為農戶的生產、運輸、外出打工等其他生計方式提供了便利,因而農戶物質資本在生計資本中高于其他資本類型。從西藏人口密度、自然資源稟賦的實際現(xiàn)狀很容易理解尼洋河流域農戶擁有豐富的人均自然資本。大部分農牧戶既從事種植業(yè)又發(fā)展牛羊畜牧業(yè),在每年5-7月份的蟲草季節(jié)又可以上山采挖蟲草和松茸,加之林芝森林資源豐富,部分農戶每年還有看林護林收入和生態(tài)補償收入,因而尼洋河流域農牧戶自然資本存量也較高,僅次于物質資本。與自然資本和物質資本相比,農戶的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本稍弱。資金是家庭生計的重要因素,就金融資本而言,與農戶隨掙隨花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有關,儲蓄觀念不強,因而用于發(fā)展家庭生計的資金存量有限,且籌資渠道單一。尼洋河流域農戶人力資本較弱與西藏落后的教育密不可分。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農戶家庭戶主只上過小學,還有部分戶主從未上過學。落后的教育必然影響農戶的生計目標和生計方式,因而加強農牧民教育是西藏“三農”發(fā)展的根本大計。社會資本在生計資本中表現(xiàn)最弱,這主要因為西藏農戶的社會關系主要通過與鄰居親友的往來體現(xiàn),農牧民以血緣關系為紐帶聚居在農村,主要以農牧業(yè)為生計,社會活動主要集中在本村與親友之間,因而能夠從親友或鄰居處獲得生計幫助的社會資源較少。

      表3 農戶生計資本指標的測度

      2.生計資本區(qū)域差異分析

      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資本指數值為1.921,從農戶生計資本指標的測度結果與已有的研究文獻中農戶生計資本[7]相比,尼洋河流域農戶總體生計資本存量還不高。那么尼洋河流域農戶的生計資本在林芝縣與工布江達縣之間是否存在區(qū)域差異?通過對兩縣生計資本分別進行標準化和賦值計算(賦值見表2,權重見表3),結果發(fā)現(xiàn)兩縣農戶生計資本存量有著顯著的差別(表4)。從總體看,林芝縣農戶生計資本指數值為2.067,工布江達縣農戶生計資本指數值為1.563,林芝縣農戶生計資本指數值遠大于工布江達縣農戶生計資本指數值,即林芝縣農戶生計資本>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資本>工布江達縣農戶生計資本。在各種生計資本指數值中,工布江達縣農戶只有自然資本指數值略大于林芝縣農戶,其他各生計資本指數值都小于林芝縣農戶。這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工布江達縣屬于半農半牧區(qū),農戶擁有的牛羊和牧場較多,且農牧民采挖蟲草較普遍,農戶生計主要依賴自然資本,生計資本構成不夠合理。第二,林芝縣距離林芝政府所在地(巴宜區(qū))較近,城市輻射和經濟帶動發(fā)展作用較大,農戶在傳統(tǒng)生計基礎上兼有打工、運輸等多種生計方式,因而林芝縣農戶在人力、金融、物質和社會資本方面都優(yōu)于工布江達縣農戶??傊?,從生計資本區(qū)域差異分析得知,農戶生計資本結構是影響農戶生計資本存量的重要因素。

      表4 兩縣農戶生計資本比較

      三、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采取實地調研方式,基于可持續(xù)生計分析框架,對農戶的生計資本指標進行了設定和測度,分析了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資本結構狀況和兩縣農戶的生計資本區(qū)域差異狀況。研究結果表明,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資本既存在結構差異又存在區(qū)域差異。物質資本已是尼洋河流域農戶的主要生計資本,農戶生計活動不再單純依賴自然資本,這為尼洋河流域農戶向現(xiàn)代生計方式轉型提供了條件,但社會資本、人力資本、金融資本能力仍需加強。從兩縣生計資本差異考查生計方式來看,工布江達縣對自然資源的依賴較大,在生態(tài)安全屏障建設框架下,工布江達縣農戶要改變傳統(tǒng)的依賴自然資源的生計方式向現(xiàn)代生計方式轉型,還需要一個過程,而相比之下林芝縣農戶生計轉型較具有物質資本、金融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優(yōu)勢??傮w來看,物質資本優(yōu)勢為尼洋河流域農戶向外出打工、運輸、貿易等其他生計方式轉變提供了物質保障,為農戶從傳統(tǒng)生計向現(xiàn)代生計轉型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仍要加快教育的發(fā)展、金融體系的建設以及農村城鎮(zhèn)化推動尼洋河流域人力資本、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閻建忠,吳瑩瑩,張鐿鋰,等.青藏高原東部樣帶農牧民生計的多樣化[J].地理學報,2009(2):221-233

      [2]趙雪雁,李巍,楊培濤,等.生計資本度對甘南高原農牧民生計活動的影響[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1(4):111-118.

      [3]郝文淵,楊東升,等.農牧民可持續(xù)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關系研究[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4(10):37-41.

      [4]BLOCKS W P.The dynamics of 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in post-famine Ethiopia[J].Foodpolicy,2001,26(4):333-350.

      [5]何仁偉,劉邵權,陳國階.中國農戶可持續(xù)生計研究進展及趨向[J].地理科學進展,2013,32(4):657-670.

      [6]黎潔,李亞莉,邰秀軍,等.可持續(xù)生計分析框架下西部貧困退耕山區(qū)農戶生計狀況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09:(5):29-37.

      [7]李斌,李小云,左停.農村發(fā)展中的生計途徑研究與實踐[J].農業(yè)技術經濟,2004(4):10-16.

      [8]蘇芳,蒲欣冬,徐中民,等.生計資本與生計策略關系研究——以張掖市甘州區(qū)為例[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9,19 (6):120.

      [9]李小云,董強,饒小龍,等.農戶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應用[J].中國農村經濟,2007,(4):32-39.

      [10]趙雪雁,郭芳,等.甘南高原農戶生計可持續(xù)性評價[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50(1):104-109.

      [11]趙立娟.參與和未參與灌溉改革農戶生計資本的對比分析——基于內蒙古灌區(qū)農戶的調研[J].中國農業(yè)大學學報,2014,19(1):200-208.

      [12]唐珂,周易,楊志強,等.可持續(xù)生計分析框架下退耕戶與非退耕戶生計狀況分析[J].西北林學院學報,2013,28(4):244-248.

      [責任編輯:蔡秀清]

      DOI:10.16249/j.cnki.1005-5738.2016.02.020

      中圖分類號F3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738(2016)02-132-006

      收稿日期:2016-01-20

      基金項目: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西藏項目“生態(tài)安全屏障框架下西藏尼洋河流域農戶生計方式轉型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號:14XZJA790001

      第一作者簡介:師學萍,女,漢族,河南周口人,西藏大學農牧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農業(yè)經濟與生態(tài)經濟。

      An Analysis of Tibetan Farmers'Livelihood Capital Based on SLA Analysis Framework -Take the Nyangchu River Basin as an Example

      SHI Xue-pingHAO Wen-yuanHE Zhu
      (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Tibet University,Nyingchi,Tibet 860000)

      Abstract:Based on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nalysis Framework(SLA)built by UK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a livelihood capital index system of the farmers on Nyangchu River has been built.And ac?cording to the collected data,the index assignment and the normalization has been calculated.The research aims at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the livelihood capital of the farmers on Nyangchu River.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shows that:there are both structural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livelihood capital of the farmers onNyangchu Rive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differences,farmers’livelihood capital index is higher than others’live?lihood index;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differences,the livelihood capital index of the farmers in Nyingchi County is higher than that ofthe farmers in Gongbo'gyamda County;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with the advantage of material resources,the livelihood of the farmers on the Nyangchu River is transforming from traditional one to modern one.

      Key words:livelihood capital;Nyangchu River;farmers’livelihood;sustainable livelihood

      猜你喜歡
      可持續(xù)生計
      退耕還林對農戶可持續(xù)生計的影響研究
      綠色科技(2017年7期)2017-05-12 23:38:26
      貴州退耕還林對退耕農戶可持續(xù)生計的影響
      天津薊縣于橋水庫庫區(qū)生態(tài)移民生計問題研究
      精神扶貧與貧困移民可持續(xù)生計研究
      基于生態(tài)移民的農戶可持續(xù)生計研究進展與展望
      鄱陽湖學刊(2016年5期)2016-11-15 11:01:43
      功能障礙者群體生存現(xiàn)狀及其可持續(xù)生計策略選擇
      求知導刊(2016年21期)2016-09-29 12:17:47
      基于可持續(xù)生計的農村家庭災后恢復研究
      城鎮(zhèn)化對失地農民收入影響分析
      甘肅省獨生子女戶與多子女戶生計能力的比較分析
      人口與經濟(2015年1期)2015-01-26 19:56:25
      可持續(xù)生計視角下連片特困地區(qū)婦女貧困研究
      江漢論壇(2014年6期)2014-12-05 07:06:59
      阳西县| 曲水县| 桂阳县| 永昌县| 县级市| 宣汉县| 黄冈市| 乳源| 临沂市| 崇信县| 喀什市| 新绛县| 乾安县| 长治县| 普洱| 永寿县| 宣城市| 武隆县| 绍兴县| 延吉市| 错那县| 饶河县| 泰州市| 福海县| 台前县| 郸城县| 无极县| 汶川县| 五大连池市| 西昌市| 吉林省| 厦门市| 和田县| 昌乐县| 伊宁市| 河北区| 邮箱| 北碚区| 唐河县| 资阳市| 修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