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嶸楓,林 曙,周成軍,張小珍,周新年,馮輝榮
(福建農林大學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福州 350002)
?
林業(yè)機械基礎MOOC教學改革實踐
——以福建農林大學森林工程專業(yè)為實驗對象
沈嶸楓,林曙,周成軍,張小珍,周新年,馮輝榮
(福建農林大學 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福州 350002)
摘要:論文結合林業(yè)機械基礎在MOOC平臺下的教學實踐,分析從教師授課、學生學習、成績評測等方面闡述其與傳統(tǒng)教學的不同,并通過對比實驗對象與正常對象的情況,說明MOOC教學的優(yōu)勢所在,并將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發(fā)現的不足,認真思考,給予改進。
關鍵詞:MOOC;教學改革;學習方式
0引言
順應世界“互聯網+”發(fā)展趨勢,充分發(fā)揮我國互聯網的規(guī)模優(yōu)勢和應用優(yōu)勢。MOOC以一種新的在線課程開發(fā)模式出現在網絡平臺中,并以其獨特的開放性和自主性,受到許多學習者的好評。MOOC可以對接線上線下教育資源,為探索教育公共服務提供新方式。可以推動開展學歷教育在線課程資源共享,有利于推廣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等網絡學習模式,探索建立網絡學習學分認定與學分轉換等制度,加快推動高等教育服務模式變革。林業(yè)機械基礎作為森林工程專業(yè)重要的學科基礎課程之一,也在承受著MOOC對傳統(tǒng)教學課堂的沖擊。面對挑戰(zhàn),借鑒MOOC的教學模式實施林業(yè)機械基礎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機械設計基礎與MOOC結合的翻轉課堂教學
機械設計基礎作為福建農林大學森林工程學生在本科教育中重要的一門基礎課,在對學生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眾多弊端造成教師喊辛苦,學生喊痛苦,成績卻不見提升,近年來,MOOC體系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興起,這種形式是知識傳授與知識消化的位置顛倒,即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學習新知識,在課堂上做作業(yè)、交流、討論的一種教學形態(tài)[1]。本次教學改革以福建農林大學森林工程專業(yè)為實驗對象,成立MOOC教學研究小組,在同一名教師所授課的兩個班級中,選取一個班級作為實驗對象,進行MOOC試點教學[2],旨在找出MOOC教學的優(yōu)勢與不足。
2構建基于MOOC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2.1MOOC資源與翻轉課堂的契合
所謂的翻轉課堂需要課下學生自行去學習,這需要有優(yōu)良的網絡教學資源,以及這些資源擁有足夠的吸引力作為此次試驗的教學基礎,而現有的MOOC平臺收集了眾多名校的教學資源以及課下練習資源,而且在網上免費使用,這就可以讓學生在網上選取課程,進行聽課,不僅如此,MOOC下的教學內容每個部分篇幅較小,適合學生分階段性學習,而且MOOC教學系統(tǒng)界面新穎,風格獨特,更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下的討論時間,學生與師生之間的互動上更進一步,解放了部分教師資源,更加深了學生學習主動性與參與性[3-4]。
(1)高質量的MOOC資源:MOOC教學資源是以MOOC平臺下名校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為基礎,再根據福建農林大學森林工程專業(yè)的學生課程要求進行修改,進一步貼合本校學生的課程要求,這樣的課程教學資源,不僅具有比較完整的課程結構,如課程目標、課程安排、時間安排和作業(yè)等。課程內容的調整都由專業(yè)教師團隊來完成,保證這些教學資源的設計與制作質量,這些優(yōu)質的資源保證了翻轉課堂學生課前學習的正確性、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5]。
(2)MOOC資源使用的便利:MOOC是一種資源免費開放,且通過網絡傳播,學習者無人數、時間、地點和工具的限制,以學生學習資源與知識探究為出發(fā)點的學習模式;學生可以在網上學習到全世界各個大學中自己想學的課程,并且與一群有共同愛好的人在互動平臺上進行交流,在交流過程中相互分享新資源、新觀點、新見解,通過思維的碰撞產生新知識、新內容。翻轉課堂課前在線學習則充分利用了MOOC的教學資源,課堂問題研討環(huán)節(jié)則進一步加強了網絡平臺的互動性、效率性[6-8]。
2.2基于MOOC資源的教學實踐方式
MOOC教學實踐過程包括4個方面: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評測方式和班級組織方式管理,以下作簡要介紹。
2.2.1教學方式為翻轉課堂與互動教學
(1)面授與在線相混合
MOOC教學的具體方式:將當面授課與在線授課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將2/3的時間交予學生在網上自主學習,剩余1/3的時間用于教師為同學解決網上聽課遇到的問題,與課后的總結。網上自主學習的時間與教師解答的時間相穿插。
MOOC在線教學模式是課前學生觀看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視頻,完成機械設計基礎訓練題。首先,教師將課程信息包括課程概要、課程資源和訓練題等通過網絡中心平臺發(fā)布,由網絡人員進行管理和維護。課程資源包含機械設計基礎知識點講解為主的教學視頻,以機械設計基礎的“作業(yè)練習”為輔。
在課堂上,學生參加教師組織的課堂研討會。此次教學改革能否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就在于怎樣通過課堂研討會完成知識吸收的最大化。機械設計基礎是一門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相輔相成,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學科,教師設計的課堂活動應充分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板書等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9],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達到深刻的理解,首先,教師應針對學生課前觀看MOOC機械設計基礎視頻的反饋情況,有針對性地講解相關重難點,并結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目標與課程知識體系,提出一些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或設計一些富有挑戰(zhàn)性、創(chuàng)造性的訓練項目。
教師在回答學生問題并適當點撥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因為機械設計基礎涵蓋了大量的上機操作知識,這不僅需要課上的認真聽講,做筆記,更需要課后的自行練習,牢記并加以鞏固。這樣,學生在“訓練-研討-提問-答疑-再訓練”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提升[10-11]。最后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歸納、評價、總結,反饋問題至下一次教學設計中。課堂經過翻轉以后,增加了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成為學習過程的指導者與促進者,學生不再是唯命是從的信徒,轉變?yōu)榻虒W活動的主動參與者,課堂成為學生進行項目訓練、解決問題的場所。我們開展的進階式教學,具體流程見表1。
表1 在線教學和面授流程Tab.1 Online teaching and instructor-led process
(2)混合式教學的優(yōu)勢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提供的資源和活動往往限定了知識傳授與學生探究的邊界,學習者什么時候學,和怎么學,往往已被界定好,學生思維得不到拓展,教師往往把學生納入自己預先設好的框架中,按照課本的先后順序一字不差的介紹,其結果是所學內容不能活學活用,前后內容不能很好的銜接,影響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其次,機械化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內容,也是一個弊端,忽略了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靈動性,再有就是作業(yè)量太大,不能因人而異,導致基礎差的加重了負擔,基礎好的思維得不到拓展[12]。
而在MOOC系統(tǒng)下的學習過程,學生可以自由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與學習目標,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在任何有時間的情況下,都可以連接網絡,學習新知識;與一班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邊學習,邊討論;在與同學們激烈探討中,獲取新的知識。
現今的MOOC教學中,僅靠素材的完整性和學生的自覺性,想要達成最終課程教學的目標,還是遠遠不夠的,優(yōu)秀的網絡課程應該需要在實踐中不停改革、創(chuàng)新、突破,提高中得到質的飛躍。在實踐中,可以在教學素材中穿插提問,讓學生能夠停下來,思考學過的知識,鞏固之后繼續(xù)向前,教師可以就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設計成測評試題。
在MOOC教學與課堂討論的基礎上,將實際操作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在機房中得以練習,更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知識,運用技巧。
2.2.2學習方式為非正式學習
本課程每個章節(jié)將會安排2個學時的課程內容,大約1學時的視頻學習,另一學時為教學課后討論會。每個同學都要參加教學課后研討會,融入進群體中并分享各自的學習資料,教師需要時刻把握課堂上的氣氛,把握好學生的情緒動態(tài),促使學生進行積極討論,在討論中學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獲取知識。有研究表明:學生在非正式學習模式下的學習更有利于學生知識的積累[13]。
2.2.3測評方式為大數據挖掘與多維度綜合
(1)多角度綜合測評
實驗組測評方式為:在線學習成績占20%,見面課占40%,期末筆試測評占40%??紤]到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不可考察,所以在線學習成績占的比例較小,這就要求學生在討論會上,需要認真聽取同學們之前的問題,考察自己遇到的問題,激勵學生融入其中,保證期末筆試測評得以通過。
(2)MOOC實驗組與參照組之間的成績比對
對比兩組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班級,MOOC系統(tǒng)教學過程,較明顯的區(qū)別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在試驗班級,學生的學習熱情明顯比對照班級高。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可以以自己的能力與興趣進行自主學習,間接地對學習內容產生巨大興趣,有些學生通過自己尋根究底挖掘到新知識。②試驗班級的分數普遍較對照班級高出許多,這充分說明,學生自己開發(fā)出來的學習潛力是巨大的,而MOOC模式的教學正有助于學生學習潛力的開發(fā),不僅如此,更能夠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控制,使之能夠踏踏實實的學習,并不會造成因自主學習時間變長,而造成態(tài)度散漫的情況。
2.2.4網絡管理為信息互通和接觸最前沿
實驗班采取分組后,班級里按照學習成績、專業(yè)劃分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設置一個負責人,網絡上管理,統(tǒng)一發(fā)送教學動態(tài)。學生更可以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在網上尋找最前沿信息,了解最前沿動態(tài),找到最方便、最快捷的解決問題方式。
3MOOC教學實踐的若干思考
3.1對教師的要求提高
課堂上:在MOOC網絡教學下的課程,因為教師在課程教授的時間上比例減少,教師就需要在課程編制上做一定的改動,教師需要在見面討論會上做的更多,MOOC課程的編制重要影響著學生學習課程時的熱情、積極性以及效率,如何在其中做一個折中取舍,需要教師慎重決定,在見面討論會上,同學們的問題比傳統(tǒng)課程的問題增多,這就造成教師負擔加重,說明師生比例需要提高才能滿足學生在討論會上的問題解答。另外,在上機過程中,學生可能掌握的計算機基礎比較薄弱,需要教師在這方面多增加一部分助教和技術人員[14-15]。
課堂下:不容忽視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增長,這意味著對學生的自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下的教師,應該重點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校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隨時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個別同學的問題,做出調整,這將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心思關心每一位學生,在前期做好工作,中后期保持學生學習時的好狀態(tài)穩(wěn)定發(fā)展。
3.2運用游戲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個高效有價值的MOOC學習平臺,必須具備兩個要素:精彩的學習課程內容,良好的應用體驗,隨著教育游戲化不斷被提出,筆者認為可以將游戲給人的體驗優(yōu)勢應用到學習上。
(1)游戲中的獎賞制度,應用到MOOC教學過程中后,也可以設立一些獎章作為學習優(yōu)秀的標志。
(2)游戲中充滿了量化的指標,例如:經驗、等級與聲望,這些數值刺激著玩家的神經,驅使玩家步步向前,MOOC能做到的是實時記錄學生學習進度,以及問題解決進度,還有出勤、表現過程,細化量化學習過程。
(3)游戲中必不可少的社交功能,這大大提高玩家的集體感與參與感。機械設計基礎教學中也需在這一方面提高學生的交流積極性,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4總結
在此次機械基礎MOOC教學改革實踐中,通過教師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評測方式和班級組織方式管理的全面變革后,得到如下體會。
(1)以學生自主學習的模式,是MOOC平臺下新穎的學習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人性化的以及有目標的學習課程安排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從而提高了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了學習成績,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重要且占有很多時間的討論會,增加了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更多的變?yōu)閷W習過程的指導者與促進者,學生也不再是唯命是從的徒弟,而是轉變?yōu)榻虒W活動的主動參與者,課堂成為學生進行項目訓練、解決問題的場所,師生關系進一步融洽,這種氛圍將進一步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3)在MOOC機械設計基礎教學實踐中,分別對教師和學生提出相應的提高措施,通過MOOC網絡教學下的課程,教師在課堂上課時間較少,需要教師在課程上進行重新編制,重心由如何授課,轉到在研討會上與學生如何互動,研究在見面討論會上進行更多的討論式教學,以及課下督促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另外,也對提高學生的自覺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只有自覺地履行MOOC機械設計基礎教學改革中的要求,MOOC教學的作用才能充分發(fā)揮出來,這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30(4):46-51.
[2]曾明星,周清平,蔡國民.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5,39(4):2-7.
[3]門路,王祖源,何博.大學物理MOOC教學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5(1):15-20.
[4]何麟.基于MOOC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研究-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MOOC為例[D].合肥:安徽財經大學,2015.
[5]鄢靖豐.基于MOOC的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課程設計[J].軟件導刊,2015,14(2):171-172.
[6]蘇德畢力格.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做”一體化改革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5(4):197.
[7]李曼麗.MOOCs的特征及其教學設計原理探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3(4):13-21.
[8]曾春妹.微課程研究綜述[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1):73-76.
[9]張曉斌,王躍輝.“集合的含義”微課教學設計與評述[J].中學數學,2015(15):16-18.
[10]Bates A W T,Sangra A.Managing technology in higher education:Strategies for transform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M].San Francisco:Jossy-bass Press,2011.
[11]李青,王濤.MOOCS:一種基于聯通主義的巨型開放課程模式[J].中國遠程教育,2012(3):30-36.
[12]Straumsheim C.MOOC with a community college twist[EB/OL].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2016/04/14/suny-broome-community-colleges-mooc-rarity-higher-education.
[13]張新明,何文濤,李振云.基于QQ群+Tablet PC的翻轉課堂[J].電化教育研究,2013,34(8):68-72.
[14]岑健林,胡鐵生.微課:數字化教學資源新形式[J].教育信息技術,2013(4):19-21.
[15]呂宏,劉大力,楊春梅.談“機械設計基礎”實踐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森林工程,2012,28(1):87-89.
收稿日期:2016-01-30
基金項目:國家級創(chuàng)新項目(111ZC5040);福建農林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資助項目(612014018);福建農林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111414044;112515013;111zs1110)
第一作者簡介:沈嶸楓,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林業(yè)機械設計。E-mail:fjshenrf@163.com。
中圖分類號:G 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005X(2016)04-0088-04
Reform Practice of MOOC Teaching in Forestry MechanicalFoundation-A Case Study of Forest Engineering Major in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Shen Rongfeng,Lin Shu,Zhou Chengjun,Zhang Xiaozhen,Zhou Xinnian,Feng Huirong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and Civil Engineering,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
Abstract:Combin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forestry mechanical design based on the MOOC platform,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this new teaching mode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learning,performance evaluation,etc.By the contrast experiment,the advantage of MOOC teaching was illustrated.Some problems that may be encountered in practice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and improved.
Keywords:MOOC;teaching reform;learning style
引文格式:沈嶸楓,林曙,周成軍,等.林業(yè)機械基礎MOOC教學改革實踐[J].森林工程,2016,32(4):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