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摘 要:促進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豐富教學方式方法。要堅持啟發(fā)式教學,并在教學中以新穎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活躍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在愉悅中學習,在學習中愉悅,由此提高學習效果。
關鍵詞:高校教學;教學質量;方式方法;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0-0019-01
教學方式方法是動態(tài)的,也是不斷發(fā)展的。隨著教育觀念、教育目的、教育內容的變化,教學方法也在不斷變化。特別是在信息化的今天,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活躍,意識超前,接觸的知識面廣,社會的活動范圍大,已經不滿足于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尤其是音樂理論課教學中的和聲課教學,相對于音樂技巧課枯燥乏味,因此,如何使學生在枯燥乏味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改革和豐富教學方式方法,適應教學對象的思維要求,就顯得十分必要。
一、堅持啟發(fā)式教學,師生共同開創(chuàng)教學新局面
啟發(fā)式教學不是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運用任何一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教學任務的完成,有賴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的角色位置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發(fā)生著移位變化,教師雖然在教學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但不是簡單地進行課堂操控,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地聽講,而是師生共同參與,共同探索學習,在師生互動中,撞出新的想法,嘗試新的途徑,學習新的知識。堅持啟發(fā)式教學的目的是提高教學效果,教學方法只是提高教學效果的措施與手段。葉圣陶先生說:“教師當然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教師應該不斷豐富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學生愛學,教會學生會學。教師的意識到位,才能產生教師與學生的真誠一致,學生才能主動學習,自主學習,教師才能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科學組織教學,教學效果才會提高,這是采用任何教學方法的前提。
二、以新穎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學中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應該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開展。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他們的興趣。因此,課堂教學應該設計一個精彩的開始,可以是抑揚頓挫的語調,可以是新奇別致的板書,還可以是品味特殊案例的提出,等等。教學伊始就把學生的思維拉入課程主題。講授中,要選擇與教學知識要點緊密聯(lián)系的經典曲例,通過曲例的講授、分析、討論,理清概念,了解性質,避免冗長拖沓的語言。教學的結束可以是各式各樣,但同樣應該是精彩的課堂小結,準確總結課程主題,讓學生記憶難忘。在教學中,無論使用講授法、討論法、練習法,還是讀書指導法,都要以精彩的開篇,精練的教學,精干的結束,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使新穎的教學形式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強記憶。提倡教學方法改革,目的是提高教學效果,不應拘泥于某一種教學方式的探討或運用。就和聲學課程的特點講,運用性很強,在使用講授法的同時,練習法和實習作業(yè)法相對運用頻率較高,教師可以在練習法和實習作業(yè)法的運用設計中,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學習基礎,單獨或組合使用,精選曲例,篩選習題,使學生在習作練習中理解、掌握、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和聲音樂作品。一節(jié)課教學,可以是一種教學方式的運用,也可以是多種教學方式的組合運用,看課程的需要,看學生的想法,做到有法不定法,靈活掌握,按需運用。
三、以活躍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和聲學是一門運用性極強的音樂理論課程,學習和聲學就是為了運用所學的和聲知識,完成賞心悅耳的和聲音樂作品,去適應社會的需要。比如完成一首歌曲的鋼琴伴奏,完成一段旋律的四部和聲。在完成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將音符進行組合,形成美妙的音樂。而這種美妙音樂的完成,需要豐富的想象力,如若沒有想象力,就如同飛鳥無翅,駿馬無蹄,無法把音符組合成一個情感豐富的音樂作品。因為在進行音樂構思中,想象和情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必備條件。所以,在教學中,無論運用怎樣的教學方式方法,都應該把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設計在教學方案中。要通過教育,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有人說,有多大的想象力,就會有多大的創(chuàng)造力。所以音樂教案的設計,就應該把想象力的培養(yǎng)融入到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方法中。使學生在和聲知識的運用時,發(fā)揮想象力的作用。學生想象力的激發(fā)培養(yǎng),有賴于教師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并在教學實踐中實現(xiàn)教師角色和行為的轉變,教學形式由學會向會學的轉變,以及在教學方法上由單向交流向立體式交流的轉變。
四、結束語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重視學習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育理念會逐步被接受,教學方式會向自主、互動、探究的方式轉變,使教學方式方法更具時代感。教師應該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在愉悅中學習,在學習中愉悅,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楊奇陽.如何提高普通高校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J].莆田學院學報,2005(06).
[2]謝霜.高校音樂教育與音樂審美研究[J].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