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艷華
【摘要】 目的 探究乳腺癌根治術后的有效護理對策。方法 72例乳腺癌根治術的患者, 依據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 各36例。參照組術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術后給予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臨床療效。結果 實驗組患者患者患肢功能康復優(yōu)良率為94.44%, 高于參照組的66.67%(P<0.05)。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22%, 高于參照組的80.56%(P<0.05)。結論 乳腺癌患者行根治術后給予綜合護理干預, 利于患肢功能恢復, 同時也可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
【關鍵詞】 乳腺癌根治術;綜合護理干預;患肢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52
乳腺癌是常見且多發(fā)的女性惡性腫瘤, 手術是該類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1], 在其術后的護理工作尤為重要。本文為提高乳腺癌根治術患者的護理質量, 對于我院近一年的部分患者術后給予綜合護理干預, 效果較為滿意, 現將研究過程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5月~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根治術的7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颊吣挲g32~59歲, 平均年齡(45.2±3.4)歲;其中左乳38例, 右乳34例;依據入院先后順序分為實驗組與參照組, 各36例。
1. 2 護理方法 參照組患者行根治術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患者根治術后給予綜合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2. 1 心理干預 乳腺癌患者在根治術后, 會因身體缺陷、影響美觀等因素出現較為嚴重的焦慮、抑郁情緒以及自卑心理, 對其術后恢復有一定的不利影響[2, 3];護理人員要與其主動溝通, 對患者的消極心理進行安撫, 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生活, 指導患者學會自我情緒調節(jié), 消除或緩解其不良情緒。
1. 2. 2 飲食干預 患者術后需禁食6 h, 6 h后可為患者準備半流質食物, 飲食要以高熱量、高蛋白為主, 并保持營養(yǎng)均衡。日常不可吸煙飲酒, 飲濃茶、咖啡等。
1. 2. 3 患肢護理 患者在術后通常會出現疼痛、腫脹感, 使其活動受限, 護理人員要對此實施相應的緩解措施。對患肢腫脹患者, 不可強行抬高上肢, 需對其情況加以關注, 并給予適度的按摩, 以緩解其疼痛及腫脹癥狀[4]。彈力繃帶不可包扎過緊, 避免壓迫神經及血管。
1. 2. 4 引流管護理 患者術后需保持引流管順暢, 引流受阻可降低其皮片或皮瓣的成活率[5]。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將引流管妥善固定, 保護引流管不受扭曲、曲折及牽拉, 勤加檢查患者是否出現滑脫或漏氣等情況, 同時要關注引流量及引流顏色, 并予以記錄, 如出現異常情況, 要及時通知醫(yī)師, 給予處理。
1. 2. 5 功能鍛煉 在患者術后, 護理人員要鼓勵其盡早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初期可協(xié)助其進行床上鍛煉, 如握拳、屈腕、屈臂等活動。術后第4天開始, 可指導患者下床活動, 同時配合伸臂等動作, 在此期間盡量保持肩關節(jié)不動。在患者術后10~14 d后可逐漸進行肩關節(jié)外展運動, 促進患肢功能恢復。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出院后, 仍需堅持患肢功能鍛煉, 以提高其生活質量[6]。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乳腺癌根治術后的患肢功能康復優(yōu)良率與護理滿意度。
1. 3. 1 患肢功能康復評價 患者患肢外展、上抬可達180°則判定為優(yōu), 患者患肢外展、上抬可達150°則判定為良, 患者患肢外展、上抬<150°則判定為差。
1. 3. 2 護理滿意度 采用本科自擬的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滿意度評價, 問卷內容包括護理操作技能、護理態(tài)度等, 評價結果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護理滿意度=
(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康復情況對比 實驗組患者中患者功能康復為優(yōu)20例, 良14例, 差2例, 患肢功能康復優(yōu)良率為94.44%(34/36), 參照組患者中患者功能康復為優(yōu)9例, 良15例, 差12例, 患肢功能康復優(yōu)良率為66.67%
(24/36);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8670, P<0.05)。
2. 2 兩組乳腺癌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中非常滿意24例, 基本滿意11例, 不滿意度1例, 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7.22%(35/36), 參照組中非常滿意10例, 基本滿意19例, 不滿意度7例, 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0.56%(29/36);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625, P<0.05)。
3 討論
乳腺癌會為女性的身心健康帶來一定威脅, 在為其行乳腺癌根治術時, 身體創(chuàng)傷性較大, 對患者的自身形象也會帶來嚴重影響, 擔心家人嫌棄, 使其出現嚴重的焦慮抑郁情緒、自卑心理;因此對乳腺癌根治術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同時護理人員還要指導患者進行早期患肢功能鍛煉, 提高其生活質量。此次研究中, 參照組患者術后給予常規(guī)護理, 實驗組患者給予綜合護理干預, 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患肢康復優(yōu)良率優(yōu)于參照組, 護理滿意度高于參照組(P<0.05);說明在乳腺癌根治術后, 給予患者綜合護理干預的必要性。
綜上所述, 在乳腺癌根治術患者的康復期間, 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 可促進其患肢功能恢復, 改善護患關系, 具有重要的臨床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 胡晶敏, 婁園, 王海燕, 等. 有氧組合運動方案對乳腺癌根治術后不同階段患者康復狀況的影響.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6):1-4.
[2] 劉輝, 唐麗春, 王楊, 等.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三種負壓引流效果對比.護士進修雜志, 2014(21):1929-1932.
[3] 陳素蘭, 洪天姿. 真空高負壓引流瓶在乳腺癌根治術后的應用觀察與護理.護士進修雜志, 2014(23):2181-2183.
[4] 孟超.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負壓引流的護理體會.中國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5(7):666-667.
[5] 吳美玉. 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后心理及患肢功能康復的護理.河北醫(yī)藥, 2012, 34(7):1100-1101.
[6] 錢海林, 李青國. 乳腺癌根治術后皮瓣修復創(chuàng)面缺損的護理體會.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4, 23(11):932-934.
[收稿日期:20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