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愛香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就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目的以及小學生心里特點進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培養(yǎng)小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意志品格。利用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等多種形式讓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不知不覺的受到熏陶,將德育思想巧妙的與語文教學融合,在長期的德育思想滲透下,學生的思想意識得到培養(yǎng),并逐步的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里。
一、從語文閱讀教學入手,將德育思想滲透到閱讀教學中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膾炙人口、文筆優(yōu)美、具有一定教育意義的作品。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的重要途徑就是閱讀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精讀、細讀、朗讀和反復閱讀的形式體會作品的思路,在閱讀中品味感悟,在閱讀中形成良好的語感,在閱讀中受到思想和情感的熏陶。比如在《坐井觀天》時,這篇寓言非常生動有趣,尤其是里面的對話,給小學生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深受小學生的喜歡,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對文章的興趣,適時滲透德育思想。比如:小青蛙聽到井外面的世界十分精彩,它特別想跳出井口看一看,教師可以讓小學生說一說小青蛙跳出井口后,將會看到什么樣的世界?有的小學生說看到綠油油的小草;有的小學生說看到滿園的玫瑰,并聞到陣陣花香;有的小學生說看到了紅彤彤的蘋果;有的小學生說看到了高樓大廈;有的小學生看到了人類殘忍的獵殺它的同伴;有的小學生說看到了大量樹木被砍伐,鳥兒沒有了家園等等。教師這時就應該適當滲透德育教育,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問小學生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讓小青蛙和我們一起快樂的生活呢?由于受到前面氣氛的感染,小學生都紛紛舉手,躍躍欲試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小學生說做個廣告牌,告訴人們動物是我們的朋友,要保護動物;有的小學生說阻止那些亂砍樹、亂捕殺動物的人,如果不能阻止可以報警;有的小學生說要好好保護環(huán)境,不能把動物的家弄亂弄臟。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有趣,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學生的思想意識得到提高,尤其是環(huán)保意識和愛護動物的意識都得到了提高,學生的精神境界隨之提高。
二、創(chuàng)設情景教學,在情境中自熱滲透德育思想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特殊的教學情景,讓學生置身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自然而然的受到熏陶。創(chuàng)設情景的方法實際上有很多,比如利用畫面創(chuàng)設情景,利用音樂渲染情景,利用感人的故事創(chuàng)設情景,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在講解《小珊迪》時,教師要深入研究教學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符合文章內(nèi)容的音樂,首先在課堂上播放營造出悲切的氣氛,然后教師再導入正課。這樣的教學情景更容易讓學生置身在文章中故事中,喚起小學生對小珊迪的同情之感、美好之感,進而使他們有深入探索課文的興趣。
三、在導語教學中滲透德育
常言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導語,不但可將學生迅速引入課堂內(nèi)容之中,還可以在無形中感染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導語時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教育學生的內(nèi)容,精心設計,以起到教育學生的作用。好的導語不僅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而且能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如在教學第九冊《秋天的懷念》一文時,我就設計了這樣的導語:“一個正值青春年華的青年突然間失去了雙腿,從此,他的世界天昏地暗,他苦悶、失落、彷徨、迷惘,甚至想到了自殺。而母親則在一個角落里默默地關(guān)懷著自己的兒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哪怕這種關(guān)心并不被兒子理解和接受。多年之后,當兒子終于理解了母親的一片苦心,但一切都太晚了,母親永遠不能享受兒子的孝順……母親永遠地去了,兒子的良心受到了一輩子的鞭撻與自責。”短短一段導語,學生靜靜聆聽,他們眼里閃動著淚光,我也從他們的雙眼中深切感受到了他們心靈受到的震顫,接下來的學習閱讀過程,孩子們在這種震顫的感情基調(diào)中隨著文本一步步深入地去感悟母愛、尋找母愛、體驗母愛。
四、在拼音教學中滲透德育
拼音是小學低年級首先接觸的內(nèi)容,這樣是學習的起步階段,但是拼音非常的枯燥、無味,老師就要借用直觀具體的事物和生動活潑的形式,來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起學生良好情感的產(chǎn)生,有利于教學,更有利于德育滲透。巧編故事,化抽象為具體,化呆板為生動,是拼音教學滲透德育的常用方法。如教學j、q、x與ü相拼要去掉兩點的規(guī)則,我就會給他們將一個關(guān)于小ü的故事:有一天小ü妹妹出去玩,不小心摔了一跤,坐在路邊傷心地哭著,大哥哥jqx看見后連忙把小ü妹妹扶起來,幫它擦掉眼淚。從那以后小ü見到jqx,去掉兩點還念ü。通過這個形象生動的故事,既幫助孩子們記住了這個規(guī)則,又讓孩子知道同伴之間要相互幫助。
五、從語文作文教學入手,將德育思想滲透到作文教學中
作文教學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教學手段,小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通過作文能被反映出來,作文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文的要求是讓小學生寫出真情實感,不說空話、大話、假話。在作文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認真仔細觀察身邊事物并積極思考,使小學生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這樣就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例如,看圖寫話作文是小學生經(jīng)常練習的,給出的是“一位帶著紅領巾的學生扶著一位老奶奶過馬路”,讓學生根據(jù)圖意展開聯(lián)想寫一段話。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理解圖片中的意思,教育他們幫助老年人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在高年級作文練習時,教師一定要注意選材,在選材中滲透德育思想,比如讓學生寫“身邊的發(fā)生的一件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同學之間的友誼、圖書角的成立、班級干部的評選、小學生助人為樂的事情……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形成團結(jié)友愛、關(guān)心集體、愛護集體、奉獻的意識。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在情景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等等。語文教師也應該抓住各種時機積極滲透德育思想,使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健康的個性,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養(yǎng)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參考文獻:
[1]楊占津.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1,(07).
[2]楊圣蘭.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德育滲透[J].新課程學習(上),2011,(06).
[3]扈秀華.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方法初探[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