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應應
摘 要: 《顏氏家訓》是我國最著名、對后世影響最大的一部家教類書籍,其家庭教育觀對當代家庭教育的啟示主要體現(xiàn)在:遵循個體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父母應以身作則,切忌有愛而無教;育其心,改其行。
關鍵詞: 顏之推 《顏氏家訓》 家庭教育
教育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家庭是孩子生命的搖籃和溫床,是孩子生活的第一所學校,也是孩子認識社會和尋求人生幸福的重要起點。父母是兒童的啟蒙教師,其教育行為將影響甚至貫穿兒童成長的始終。重視家庭教育,自古就是我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實踐證明,孩子成功的基礎和關鍵都基于良好的家庭教育?,F(xiàn)實生活中,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但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方法上存在誤區(qū),以至于背離父母的初衷,使得令人“頭痛”的孩子層出不窮?!额伿霞矣枴肥俏覈钪笫烙绊懽畲蟮囊徊考医填悤?,其修身、教育、做人、成才、治家的道理和方法對當代家庭教育仍有十分重要和普遍啟迪的意義。
一、顏之推與《顏氏家訓》家庭教育觀
家教就是讓孩子完善人格,修身求進,充分開發(fā)孩子的心智,讓孩子學會自我學習,將孩子培養(yǎng)成獨立自主、有責任人心的人?!额伿霞矣枴纷⒅貎和松涷灪徒逃杺魇?,講求言傳身教、授人以漁的理念,家庭教育重在感化,父母應以身作則,其教育思想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顏之推(531—約595年),字介,梁朝金陵(今江蘇南京)人,祖籍瑯琊臨沂。他20歲步入宦途,歷官四朝,仕途曲折坎坷。家庭日益衰落和許多士大夫身亡家破的現(xiàn)實,使得他認識到當時社會的險惡和士族統(tǒng)治的危機。為了保持自己家族的傳統(tǒng)與地位,顏之推依據其博學篤行的節(jié)操和輾轉流離的豐富閱歷,纂寫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完整的治家經驗的結晶——《顏氏家訓》。全書共七卷二十篇,該書繼承和發(fā)展了儒家以“明人倫”為宗旨的“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也匯集顏之推畢生的體驗,篇篇都是告誡子孫的為人治家之道和行業(yè)立身之準。家庭教育是《顏氏家訓》的精華,其論述主要集中在《教子》、《治家》、《幕賢》、《勉學》等篇章。
(一)注重兒童早期教育。
顏之推非常重視兒童教育,尤其注重兒童早期(包括胎教)教育?!白由忍幔瑤煴9堂餍⑷识Y儀,異習之矣。凡庶縱不能爾,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使為則為,使止則止。比及數(shù)歲,可省笞罰”。他認為一個人的成長,幼年時期是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兒童幼年時期心靈純凈,各種思想觀念處在逐漸形成階段,可塑性很大,就應該用孝仁禮儀“異習之”,指引他們做該做的事,制止他們做不該做的事,抑制不良教育和環(huán)境的影響,唯有此,才會達到“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此外,顏之推還認為:“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以后,思慮散逸,固需早教,勿失機也。”幼年時期受外界干擾少,精神專注,記憶力強,能較好地掌握學習材料,以至于年長期都不會忘記。
(二)家庭教育要得法。
顏之推認為,一般家庭未能很好地教育兒童,主要是教育不得法。首先他認為應當遵循嚴慈相濟的原則,即“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能把慈愛與嚴格相結合,并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要切忌有愛而無教。他以北齊武成帝的兒子瑯邪王為例,強調溺愛不可取。他說:“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亦當矜憐?!奔彝ソ逃杏浧珜?,不論子女聰慧與否,都要用同樣的標準對待;再次,父母應因材施教。所謂“人性有長短”特指因材施教;最后,父母作為孩子的榜樣,要以身作則,給予孩子關愛并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運用生活實例教育孩子,進行讀書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言語能力。
(三)注重道德教育。
《顏氏家訓》反復強調對子女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他的道德教育包括以孝悌為中心的人倫道德教育和立志(生活理想)教育兩方面,注重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誠實守信、勤儉踏實的子女。一方面,他認為兒童的道德教育應以“風化”方式進行,即通過長輩道德行為示范,讓兒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形成德行的教育過程。另一方面,他十分注重氣節(jié)的培養(yǎng),在《治家》篇中提出要教育子女樹立遠大的志向、勤奮努力、慎重交友、尊重生命。
二、當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忽視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因素。
個體發(fā)展中有多種因素在起作用,有客觀因素如遺傳環(huán)境因素,也有主觀因素如教育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等。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認為:“人的智慧80%決定于基因,17%決定于訓練,3%決定于偶然因素?!边z傳重要性由此可見。此外,現(xiàn)代兒童發(fā)展心理學研究證實,母體環(huán)境是人發(fā)展的最初基礎環(huán)境,從生命開始形成起,個體就已經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然而當代家庭教育中,父母往往忽視這些關鍵影響因素。由于父母缺乏科學胎教的認識,在幼兒生長關鍵期沒有給予科學有效的教育,孩子的智力、性格等都錯過很好的發(fā)展機會,甚至有些時候父母的陋習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以至于這些陋習感染孩子的一生。
(二)缺乏對科學家教的認知。
首先,自我中心傾向的家長普遍存在。他們認為自己的子女怎樣培養(yǎng)自己說了算,盲目攀比,期望過高,為孩子包辦一切,家長“一頭熱”的做法忽視孩子的興趣愛好,使得孩子因達不到家長的要求而受罰,由于教育方式欠缺科學性,效果往往差強人意,進而產生諸多不良后果;其次,言教身教不同步。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每一句話、每個舉動、每個眼神,甚至看不見的精神世界都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焙⒆邮歉改傅挠白?,孩子好的行為或不良的行為都受父母直接或簡單影響,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家教成功的必要條件,所以,對于子女而言,需要的是榜樣,而不是批評家,“棍棒底下出孝子”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不僅不能使孩子受教,反而會適得其反;再次,沒有做到嚴慈相濟。當前家庭獨生子女較多,爺爺奶奶對孩子有求必應、百依百順,包辦孩子的一切,對孩子的不良品德和習慣不教育、不批評,往往還護短包庇,更有甚者教唆孩子罵人、打人等,父母也如此,孩子如若犯錯,則動用家庭暴力,致使孩子身心健康受到傷害,好逸惡勞、專橫跋扈、自私、任性、為所欲為的惡習不斷助長;最后,欠缺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兒童在成長過程中有一個“敏感區(qū)”,兒童在“敏感區(qū)”表現(xiàn)出特殊的興趣愛好,學習容易、迅速是教育的最佳期,而父母則忙于自己的事務,沒有發(fā)現(xiàn)和掌握兒童各階段的需要,也沒有及時引導、幫助和鼓勵,錯過教育的最佳期。
(三)思想道德教育觀念淡化。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良好的品德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極為重要。在市場經濟浪潮沖擊下,不少家長自覺或不自覺地忽視對孩子道德品質的教育,一味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甚至唯一位置上,覺得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能出人頭地,更有甚者竟用利己損人、一切向錢看等思想教育和影響孩子,儼然已經忘記了對孩子品德的培養(yǎng),這是十分錯誤的做法。
三、《顏氏家訓》家庭教育觀對當代家庭教育的啟示
孩子的教育是一門科學,而科學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教育孩子按科學規(guī)律循序漸進就會事倍功半,否則必然事半功倍。顏之推切身體驗和感受總結出來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额伿霞矣枴芳彝ソ逃^對當代家庭教育的啟示主要體現(xiàn)在:
(一)遵循個體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每個孩子因其成長環(huán)境及自身原因,性格特點和潛在優(yōu)勢各有差異。知子是教子的前提,家長只有準確把握孩子的身心特點,才能教育好孩子。為人父母,必須對子女充分了解,教育活動要堅持循序漸進、從孩子實際出發(fā)、因材施教,抓住孩子身心發(fā)展的最佳期,不失時機地對孩子因勢利導、適時適宜地教育。小孩子天真活潑、好問,在家庭教育中充分認識孩子的個性特征,尊重孩子的發(fā)問精神,并加以合理引導,孩子才會沿著正確方向健康成長。孩子的教育是一門科學,而科學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顏之推強調對孩子必須適時而教、循序漸進,即從懷胎伊始,就要注重對孩子進行胎教,小孩子出生后,更要注意對他們進行科學的幼教,并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給予新內容,改變策略,唯有此,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大見成效。這種注重早期教育的科學方式是可取的,也是當代父母應該借鑒的。
(二)以身作則,切忌有愛而無教。
“夫風化者,自上行于下者也,目光而施于教也”,意思是父母要以身作則,做孩子的好榜樣。兒童幼年時期記憶力、觀察力強,可塑性大,父母要在家庭中起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行動向孩子示范,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無形的影響。此外,父母要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運用生活實例既要培育子女如何學習,又要讓孩子懂得為人處事、生活的道理。每位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家庭教育中只有父母有了威嚴,才能言而有效,教育才能有捷徑可走。父母在教育中對孩子過于嚴厲有些于心不忍,而溺愛則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悲劇。顏之推說愛子“當以疾病為諭”,從嚴教育是“誠不得已也”,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要嚴中有愛、嚴而有度、愛子與教子相結合,切忌有愛而無教。愛教結合,寓教于嚴,父母教育子女時既不失去愛心又不失掉威嚴,這種是古今中外教育家都推崇的有效家教方法。
(三)育其心,改其行。
教育重在感化,心靈的正確引導,是育人的根基,教育的理念就是將知識內化為行為。做事先做人,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品德對人的一生影響是巨大的,為人誠信、勤儉節(jié)約等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家庭教育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顏之推倡導以孝悌為中心的人倫教育理論,就是要教育子女做人“孝當先”,先做人后做事。在當下社會文明化進程的迅速發(fā)展中,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領悟和實踐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身為啟蒙教師父母,教育子女勢在必行。此外,教育子女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厲行勤儉節(jié)約,杜絕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凡事要親力親為。父母要為孩子樹立榜樣,莫不可把孩子當做溫室的花朵一樣呵護。
家庭教育是社會發(fā)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顏氏家訓》雖已年深歲久,但其家庭教育觀依舊值得深思和借鑒,它是解決當下家庭教育病痛的一副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