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教華胡曉陽(江西中醫(yī)藥大學04級研究生南昌330006;江西省中醫(yī)院南昌330006)
內口虛掛線術治療高位肛周膿腫31例
陳教華1胡曉陽2
(1江西中醫(yī)藥大學2014級研究生南昌330006;2江西省中醫(yī)院南昌330006)
目的:探討內口虛掛線術治療高位肛周膿腫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5年5月~2015年8月在江西省中醫(yī)院手術治療的高位肛周膿腫患者62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1例,治療組采用內口虛掛線術療法,對照組采用內口實掛線療法,統(tǒng)計兩組患者的術后復發(fā)率、術后肛門疼痛評分及肛門括約肌功能評分。結果:治療組與對照組在術后復發(fā)率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術后肛門疼痛評分及肛門括約肌功能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內口虛掛線術治療高位肛周膿腫在保護肛門功能、減輕術后疼痛方面優(yōu)于內口實掛線術,是一種治療高位肛周膿腫較為可行的術式。
高位肛周膿腫;內口虛掛線術;臨床效果
肛周膿腫相當于中醫(yī)學中的肛門周圍癰疽,其發(fā)病原因一般是由于肛隱窩受到細菌感染,炎癥經過肛腺導管或經淋巴管向肛管直腸各間隙蔓延而成。其分類方法有多種,有急性、慢性、低位、高位等,臨床上以低位和高位分類法為主。發(fā)生在肛提肌以上的膿腫為高位,包括高位肌間膿腫、直腸后膿腫、骨盆直腸間隙膿腫、直腸黏膜下膿腫等。發(fā)生在肛提肌以下的膿腫為低位膿腫,包括皮下膿腫、低位肌間隙膿腫等。肛周膿腫的治療方法有多種,其中以手術治療為主。隨著學術交流和患者對手術質量要求的提高,尋找最佳的治療方案為當今的首要任務。筆者通過對不同術式的臨床各項指標的分析總結,發(fā)現采用內口虛掛線術治療高位肛周膿腫,效果較為滿意。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5月~2015年8月在江西省中醫(yī)院住院手術治療的高位肛周膿腫患者62例,隨機分為內口虛掛線組和內口實掛線組各31例。內口虛掛線手術組中男23例,女8例;年齡17~60歲,平均年齡(28.5±19.8)歲;病程2~16 d,平均病程(3.6±4.5)d;其中高位肌間膿腫10例,直腸后膿腫7例,骨盆直腸間隙膿腫8例,直腸黏膜下膿腫6例。內口實掛線手術組中男24例,女7例;年齡18~59歲,平均年齡(29.1±18.7)歲;病程2.4~15 d,平均病程(4.1±3.7)d;其中高位肌間膿腫9例,直腸后膿腫7例,骨盆直腸間隙膿腫9例,直腸黏膜下膿腫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膿腫的發(fā)作部位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1)患者MRI檢查膿腔部位在肛提肌以上;(2)未行肛周膿腫、肛瘺、痔瘡等肛周手術;(3)自身體質良好,無全身重要臟器衰竭等疾病。
1.3治療方法
1.3.1治療組所有患者均采用腰麻,麻醉成功后,采取側臥位,肛周及肛內碘伏棉球常規(guī)消毒,右手示指在肛內齒線附近探及原發(fā)灶,明確膿腫范圍,在膿腫最高處呈放射狀切開膿腔,中彎鉗及示指鈍性分離膿腔的纖維間隔,引出膿液,予小彎鉗自切口探入,示指在肛內齒線附近引導,初步仔細尋找內口,一般在齒線附近能觸及凹陷的硬結,此即為內口,明確后在內口相對應的肛緣處作一放射狀切口,切口長度及深度與膿腔范圍相對應,電刀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硬化的組織,此切口即為主引流切口,修剪兩邊創(chuàng)面至引流通暢,10號線結扎內口兩端黏膜殘端,刮勺搔刮清除壞死組織;圓頭探針從內口向上探入膿腔頂部,示指在肛內引導,探針從膿腔頂部向腸腔刺破,此切口即為人造內口,圓頭探針一端系雙股橡皮筋,引出橡皮筋予虛掛線,不予緊線;再次予小彎鉗從主引流口探入探查其余膿腔走向,結合術前磁共振明確膿腔范圍及部位適當做小切口,并用單股橡皮筋對口引流;檢查各創(chuàng)面無明顯出血后,以凡士林紗條填塞各切口,無菌紗布及甲殼質包扎,寬膠布固定。
1.3.2對照組手術過程同治療組,區(qū)別為人造內口掛實線。
1.3.3術后處理兩組患者手術當天均禁止排便,清淡飲食,盡量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第2 d開始排便,便后予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生肌的中成藥熏洗坐浴,換藥時清除膿腔內壞死組織及分泌物,必要時予雙氧水沖洗膿腔,適當轉動各橡皮筋,以紅油膏紗條填塞引流。治療組虛掛的橡皮筋,每天換藥時適當轉動,7~10 d左右先拆除1根,2周左右拆除另外1根;對照組實掛的橡皮筋,1周后換藥時適當牽拉和勒緊。
1.4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比較兩組的術后復發(fā)率和術后疼痛評分、肛門括約肌功能
評分。肛門括約肌功能依據Wexner評分法[1]進行評估;疼痛評分依據視覺模擬評分法(VAS)測定。
1.5統(tǒng)計學處理數據處理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追蹤隨訪5個月,治療組有1例復發(fā),復發(fā)率3.2%;對照組有1例手術后失去聯系,1例復發(fā),復發(fā)率3.3%,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術后肛門疼痛評分及肛門括約肌功能評分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療效對比(分,±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療效對比(分,±s)
組別n疼痛評分肛門括約肌功能評分治療組對照組P 31 31 1.7±0.7 2.8±0.9 <0.05 0.7±0.8 1.4±1.5 <0.05
高位肛周膿腫發(fā)病部位較高,腔隙大,臨床表現為發(fā)病急,全身感染癥狀較重,局部癥狀相對較輕,但若不及時治療容易破潰形成肛瘺,甚至并發(fā)膿毒血癥,繼續(xù)侵犯患者的其他器官和組織,因此,一旦確診應該積極治療[2]。手術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高位肛周膿腫的手術方式有多種,如分期手術治療、多窗口引流、隧道式拖線術[3]、切開掛線對口引流、雙套管引流術等[4]。臨床中大都采用肛周膿腫一次性根治術,但手術過程中損傷組織較多,復發(fā)率高,肛門失禁、漏液等并發(fā)癥較多,隨著患者對手術要求的提高,保護肛門括約肌是目前提倡的基本原則。
本研究中運用主引流口切開結合內口虛掛術以保護內括約肌。掛線療法是中醫(yī)特色療法,分為虛掛和實掛兩種,其作用有以線代刀慢性切割、引流、刺激肉芽組織生長等作用。虛掛和實掛采用的作用機理不同,虛掛主要采用其引流和刺激肉芽組織生長的作用,實掛主要采用其勒緊組織,使其缺血壞死,緩慢切割的作用,但因其橡皮筋呈勒緊狀態(tài),故患者術后肛門下墜感及疼痛感較治療組明顯。雖然采用緩慢切割方法可適度保護肛門功能,防止嚴重肛門失禁發(fā)生,但輕度肛門失禁仍不可避免[5]。綜上所述,采用內口虛掛線法治療高位肛周膿腫,對患者肛門功能損傷更小,術后疼痛更輕,術后復發(fā)率更低,優(yōu)勢明顯。
[1]Jorge JM,Wexner SD.Et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fecal incontinence [J].Dis Colon Rectum,1993,36(1):77-97
[2]李萬華.切開掛線對口引流術治療肛周膿腫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5):115-116
[3]林暉.隧道式拖線術治療低位蹄鐵型肛周膿腫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09,7(12):1119-1122
[4]馮志毅,邵得志,趙銘佳,等.高位肛周膿腫根治術后自制雙套管引流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4):432-433
[5]錢海華.論實掛與虛掛[J].江蘇中醫(yī)藥,2006,27(8):8
R657.15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4.035
(2016-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