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戲”“劇”及其連用關(guān)系考釋

      2016-09-03 08:29:10昌雅潔
      現(xiàn)代語文 2016年13期
      關(guān)鍵詞:引申義本義義項

      ○昌雅潔

      “戲”“劇”及其連用關(guān)系考釋

      ○昌雅潔

      “戲劇”是由“戲”和“劇”兩個語素構(gòu)成的并列式合成詞。在古代漢語中,“戲劇”有“嬉戲、游戲”和“雜戲、戲曲”兩個義項。文章通過考察“戲”和“劇”的本義、引申義以及假借義來推定“戲劇”兩個義項的來源:“戲劇”做動詞時,為“嬉戲、游戲”的意思,是“戲”和“劇”的本義分別引申或假借為“嬉戲、游戲”的意思,再同義連用而成;“戲劇”做名詞時,為“雜戲、戲曲”的意思,是“戲”和“劇”的本義分別引申或假借為“雜戲、戲曲”的意思,然后同義連用而成。

      戲 劇 連用關(guān)系 戲劇 古代漢語

      在古代漢語中,“戲”和“劇”最初都是單個的詞,《說文·戈部》:“戲,三軍之偏也。一曰兵也?!薄墩f文新附·刀部》:“劇,尤甚也?!焙髞?,“戲”和“劇”連用為“戲劇”有“嬉戲、游戲”和“雜戲、戲曲”兩個義項。在現(xiàn)代漢語中,“戲劇”一詞一般只做名詞,為“戲曲、劇本”義?!皯騽 弊鳛橛伞皯颉焙汀皠 眱蓚€語素構(gòu)成的并列式合成詞,其兩個義項都是源自“戲”和“劇”的引申義或假借義。因此,本文將通過理清構(gòu)件“戲”和“劇”的本義、引申義以及假借義來闡釋“戲劇”兩個義項的引申途徑和理據(jù),并解釋現(xiàn)代漢語中戲劇具有的“嬉戲、游戲”的意思消失的原因。

      一、“戲”的本義、引申義及其假借義

      “戲”指古代的偏師,即中軍的側(cè)翼?!墩f文·戈部》:“戲,三軍之偏也?!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偏若先偏后伍、偏為前拒之偏。謂軍所駐之一面也。”王筠《說文句讀》:“凡非元帥則曰偏。”如:

      (1)軍戲某爰書。(《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奪首》)

      又古代的軍隊中常常掛有帥旗,這樣表“偏師”的“戲”便假借為“麾”,指軍隊中的帥旗。如:

      (2)兵罷戲。(《史記·高帝記》)張守節(jié)正義:“大旗也?!?/p>

      (3)戲下騎從者八百余人。(《漢書·項籍傳》)顏師古注:“大將之旗?!?/p>

      “戲”又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名。《說文·戈部》:“戲,一曰兵也?!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一說謂兵械之名也?!敝祢E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戲,兵也。與我、戠同意。”兵器是用于戰(zhàn)爭的,戰(zhàn)爭是利用武力進行比賽和斗爭,于是引申出“角力、角斗”義,為動詞。如:

      (4)子玉使斗勃請戰(zhàn),曰:“請與君之士戲,軍馮軾而觀之,得臣與寓目焉?!保ā蹲髠鳌べ夜四辍罚?/p>

      (5)少室周為趙簡子之右,聞牛談有力,請與之戲,弗勝,致右焉。(《國語·晉語九》)韋昭注:“戲,角力也?!?/p>

      (6)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史記·秦本紀(jì)》)

      (7)成帝咸和中,詔內(nèi)外諸軍戲兵于南郊之場,故其地因名斗場。(《宋書·禮志一》)

      “角力、角斗”作為比賽,屬于一種游戲形式,因而引申出“嬉戲、游戲”義。揚雄《方言》卷十:“江沅之間謂戲為媱(,8)或非謂先之王不,相或我謂后之人嬉,。惟”王如淫:戲用自絕。

      (《書·西伯戡黎》)孫星衍疏:“言王游戲自絕于天。”

      (9)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shè)禮容。(《史記·孔子世家》)

      (10)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世說新語·方正》)

      (11)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嬉戲、游戲”的目的是取樂,進而引申出帶有取樂性質(zhì)的“開玩笑、嘲弄”義。《爾雅·釋詁上》:“戲,謔也?!比纾?/p>

      (12)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保ā墩撜Z·陽貨》)

      (13)智襄子戲韓康子而侮段規(guī)。(《國語·晉語九》)

      (14)成王以桐葉與小弱弟戲曰:“以封汝?!保ㄌ啤ち谠锻┤~封弟辯》)

      此外,“角力、角斗”作為比賽,也含有表演的色彩,故引申出“歌舞、雜技等表演”義。如:

      (15)有頃,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宮中之樂?!本肮唬骸爸Z。”優(yōu)倡侏儒為戲而前。(《史記·孔子世家》)

      (16)設(shè)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是之。(《漢書·西域傳贊》)

      (17)上為之燕三殿,張百戲,公卿侍臣咸與。(唐·韓愈《鳳翔隴州節(jié)度使李公墓志銘》)

      “戲”古指“歌舞、雜技等表演”義,后來多指“戲劇、戲曲”義。如:

      (18)不拘做什么腳色,要我妝男就做生,要我妝女就做旦。做來的戲又與別人不同,老實的看了,也要風(fēng)流起來。(清·李漁《比目魚·聯(lián)班》)

      二、“劇”的本義、引申義及其假借義

      《說文新附·刀部》:“?。▌。?,尤甚也。從刀,未詳,豦聲。”徐灝注箋:“疑劇即勮之俗體。”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劇,即勮字之誤文?!庇纱丝梢姡瑒杌驗閯〉谋咀?,劇或為勮的俗字。如:

      (19)?。▌。┟晒C褓?,為彊秦而築怨。(《文選·班彪〈北征賦〉》)李善注引《說文》曰:“劇,甚也?!?/p>

      “劇”后來引申出“多、繁多”義,為形容詞。如:

      (20)材劇志大,聞見雜博。(《荀子·非十二子》)楊倞注:“劇,繁多也?!?/p>

      (21)不觀時俗,不察國本,則其法立而民亂,事劇而功寡。(《商君書·算地》)

      由此,“岔路多”也用“劇”表示。如:

      (22)三達謂之劇旁。(《爾雅·釋宮》)郭璞注:“今南陽冠軍、樂鄉(xiāng)數(shù)道交錯,俗呼之五劇鄉(xiāng)。”邢昺疏引孫炎曰:“旁出歧多故曰劇。”

      (23)南陌北堂連北里,五劇三條控三市。(唐·盧照鄰《長安古意》)

      “多、繁多”表明數(shù)量上的巨大,又引申出“巨、大”義。如:

      (24)寇劇緣間,搖亂區(qū)夏。(《后漢書·宦者傳序》)李賢注:“寇盜劇賊緣間隙而起也?!?/p>

      (25)州無怪風(fēng)劇雨,民不夭厲,谷果完實。(唐·韓愈《衢州徐偃王廟碑》)

      如果短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事情多或變化大,就可引申出“急促、疾速”義。如:

      (26)二世而亡,何其劇與?。ā段倪x·揚雄〈劇秦美新〉》)李善注:“言促甚也。”

      (27)口吃不能劇談。(《漢書·揚雄傳上》)顏師古注:“劇亦疾也?!?/p>

      “多、繁多”也意味著事情等難以完成,于是引申出“繁難、艱難”義。《廣韻·陌韻》:“劇,艱也。”如:

      (28)高祖伐秦,還破項羽……用兵苦,誅亂劇。(《論衡·語增》)

      (29)執(zhí)務(wù)私事,不辭劇易。(《后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李賢注:“劇,猶難也?!?/p>

      (30)能言奇字世已少,終欲追攀豈辭劇。

      (宋·王安石《過劉貢甫》)

      重要的事情一般比較難于完成,進而引申出“重要、險要”義。如:

      (31)問事彌多而見彌博,官彌劇而識彌泥。(《論衡·書解》)

      (32)江中劇地惟有合盧一處,地勢險要,亡逃所聚。(《晉書·賀循傳》)

      (33)自知才性疲駑,不任劇職。(宋·司馬光《乞虢州第二狀》)

      由于“戲”在上古是曉母([x])歌部字,“劇”在上古是群母([gh])鐸部字,二者聲母同類,都屬于喉音,韻母部分是歌鐸通轉(zhuǎn),二者語音極其相近。[1]“戲”在中古屬于曉母寘韻止攝,“劇”在中古屬于群母陌韻梗攝,[2]二者聲母分別屬喉音和牙音,發(fā)音部位接近,語音仍舊近似。此外,二者的古字形體“戲”“劇”也十分類似。因而,“劇”用來借指“戲”的某些常用義項便不足為奇。

      “劇”首先被借指“嬉戲、游戲”義。《篇海類編·器用類·刀部》:“劇,戲也?!比纾?/p>

      (34)玩弄眉頰間,劇兼機杼役。(晉·左思《嬌女詩》)

      (35)妾發(fā)初覆額,折花門前劇。(唐·李白《長干行》之一)

      (36)(寶建德)遣使與李世民相聞曰:“請選銳士數(shù)百與之劇。”(《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四年》)胡三省注:“劇,戲也;今俗謂戲為則劇?!?/p>

      后來,“劇”又隨著“戲”的詞義引申,被借指“雜戲、戲劇”義。《正字通·刀部》:“劇,今俗演傳奇曰劇?!比纾?/p>

      (37)雜劇丈夫兩人。(唐·李德?!斗钚罡塘孔鄟碚摺罚?/p>

      (38)一日到婁東,太原王氏設(shè)宴招祭酒,張亦在坐,因演劇,祭酒點《爛柯山》。(清·錢泳《履園叢話·笑柄·太無竅》)

      三、“戲劇”的“嬉戲、游戲”和“雜戲、戲曲”二義的來源

      上文分別考釋了“戲”和“劇”,下面再考釋其連用格式“戲劇”的“嬉戲、游戲”和“雜戲、戲曲”二義源來的理據(jù)。

      “戲劇”有“嬉戲、游戲”義,為動詞,是由它們各自引申或假借出“嬉戲、游戲”義后連用而來的。如:

      (39)魏帝縫襄真戲劇,苻堅投箠更荒唐。(唐·杜牧《西江懷古》)《劇話·詩藏·劇曲》:“劇,即戲也。‘戲劇’二字入詩,始見此?!?/p>

      (40)秀州士大夫家一小兒,才五歲,因戲劇,以首入搗藥鐵臼中,不能出。(宋·洪邁《夷堅甲志·倉卒有智》)

      (41)秉火照視,則墻隅綠錦袱包一銀船,左右有四輪,蓋外祖家全盛時兒童戲劇之物。(清·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

      單個的“戲”的引申義和“劇”的假借義都有“雜戲、戲曲”這一義項,二者連用構(gòu)成名詞“戲劇”,仍是“雜戲、戲曲”的意思。如:

      (42)與父母往連水省親,至縣,有音樂戲劇,眾皆觀之,定獨不往。(北宋《太平廣記》)

      (43)內(nèi)廷諸戲劇俱隸鐘鼓司,皆習(xí)相傳院本,沿金元之舊,以故其事多與教坊相通。(明《萬歷野獲編》)

      (44)李春來者,某園中之著名武生也,嘗扮黃天霸等戲劇,好身手已鏤入美人之肺肝。(清《外交小史》)

      動詞“戲劇”所指的“嬉戲、游戲”義產(chǎn)生時間并未很早,且此義項有專有動詞“嬉戲”“游戲”所指,因而此義項被“嬉戲”和“游戲”所取代。所以,在現(xiàn)代漢語中,僅保留名詞“戲劇”,又隨著雜戲表演的減少,名詞“戲劇”多指“戲曲、劇本等”含義。

      “戲”和“劇”及其連用關(guān)系可用下圖表示:

      注釋:

      [1]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年版。

      [2]王力著:《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版。

      [1][漢]許慎撰,[宋]徐鉉校定.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3.

      [2]羅竹風(fēng)等.漢語大詞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3][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清]王筠.說文句讀[M].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

      [5][清]朱駿聲.說文通訓(xùn)定聲[M].北京:中華書局,1984.

      [6]徐中舒等.漢語大字典(縮印本)[Z].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3.

      (昌雅潔 江蘇南京 南京師范大學(xué)文學(xué)院 210097)

      猜你喜歡
      引申義本義義項
      “耐”字原是剃胡須
      科教新報(2019年23期)2019-09-10 07:22:44
      畫說漢字——擺(bai)
      小心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淺析靜物在安格爾繪畫中的作用
      淺析“歡迎”
      “酉”字初探
      青年時代(2016年7期)2016-05-14 11:40:50
      “自”的本義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詞本義喻反腐
      樂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38
      兩用成語中的冷義項
      知識窗(2015年1期)2015-05-14 09:08:17
      大連書家之張本義
      海燕(2013年2期)2013-07-09 12:34:12
      天气| 阳朔县| 汕头市| 红原县| 即墨市| 南京市| 白沙| 姚安县| 江都市| 扬州市| 鄱阳县| 中西区| 景德镇市| 胶州市| 江油市| 中山市| 平定县| 珠海市| 五原县| 西乌珠穆沁旗| 福泉市| 花莲市| 沐川县| 澜沧| 汝州市| 鞍山市| 来凤县| 合作市| 凤冈县| 乐至县| 普安县| 栾城县| 德清县| 长兴县| 南华县| 若尔盖县| 拜城县| 横峰县| 小金县| 衡阳县| 胶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