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英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8-0-02
一個成功的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持久興趣,激勵學生不斷處于較佳的學習狀態(tài)之中,使他們對英語樂學、善學、會學,學而忘我,樂此不疲。因此,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實踐的熱情,加強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變興趣為參與實踐的動力,并在漫長的教學過程中始終保持這種興趣,為語言實踐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如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完成新課程標準要求的任務,我在實踐中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建立民主、協(xié)調(diào)、和諧的師生關系,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
新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與合作,強調(diào)學生能用英語做事。但是我們上課時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課堂上,英語教師精心設計了語言交際的模擬情境,組織學生進行對話操練,但總有學生羞于開口,特別是叫他們站在教室前面演示對話時,眾目睽睽之下,不遠處還站著英語教師,他們更顯得局促不安,英語說得語無倫次。教師們免不了感嘆:這可怎么辦才好,讓他說,他不說,時間倒是浪費了不少。因此,教師必須從心理上分析學生的愿望,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建立起一種民主、和諧、互補的師生關系。
(一)讓學生體會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教師在學生面前是以一種權(quán)威的形象出現(xiàn)的,教師容易產(chǎn)生“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學生對教師敬而遠之。尤其在課堂上,學生擔心回答問題出錯,更造成了一種心理緊張。要解開這把鎖,還得先從教師自身做起,我們必須從教師、教材和課堂中心的傳統(tǒng)觀念轉(zhuǎn)到以學生、活動和興趣為中心的觀念上來,首先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對課堂提問答不出的同學說一聲:Never mind,Thats all right,便讓他坐下,不能責怪,更不能挖苦諷刺;對回答錯的同學說一聲:Will you please think it over again?這樣,既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又不會使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受挫。其次,創(chuàng)造一種師生“情感互動”的語言交際氛圍,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思想情感,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想說,愿說,活學,活用。教師面帶微笑、親切和藹、充滿自信地與學生交流,這樣的課堂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師生間無心理距離??梢姡@樣溫暖而有鼓勵性的教學氣氛能夠在心理上給學生一種安全感,讓學生體會到尊重、理解和信任。
(二)了解學生個體差異,做到因人施教,面向全體
在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遺傳、環(huán)境、教育以及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等不同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在能力和智力方面確實存在著差異。同樣的學習內(nèi)容,有的學生掌握快一些,有的學生就慢一些;有的善于口頭表達,有的善于書面表達;有的善于邏輯思維,有的善于形象思維,如此個體差異較大的學生集中在同一個課堂中學習,倘若教師對所有學生施以千篇一律的教學,強求他們齊步前進,這是不符合學生的客觀需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尊重科學,實事求是。只有尊重學生的差異并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要求,做到“目中有生”,在平時教學中,仔細琢磨學生的個性,才能做到因人施教和面向全體相結(jié)合。比如,課堂提問時,簡單容易的問題讓基礎較差的同學回答,有一定難度的問題讓基礎較好的同學回答。也可以布置有區(qū)別的指導作業(yè),對才華出眾的可以允許他們學習課本以外的書籍;對智力一般化的同學,只要求他們熟悉掌握教材內(nèi)容即可;對學習吃力的同學,可采用老師補課或一對一互幫互學。
的確,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很微妙的,它有如一棵幼苗,需要師生共同施肥,悉心護理,才會茁壯成長?!癓ove me,love my dog”.教師只有成為學生良師益友,才能被學生所接納,彼此才會溝通,課堂氣氛才會融洽,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被喚醒??梢?,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形成情感融洽、氣氛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是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的前提。
二、在課堂教學中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興趣是影響人本身獲得知識、發(fā)展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鬃釉缭趦汕Ф嗄昵熬驼f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敝挥袑τ⒄Z產(chǎn)生學習興趣,才能在輕松、愉快中學好英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興趣特點,合理組織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真正在快樂中學習英語。我認為,要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用良好的情緒感染學生
課堂上,教師的情緒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有很大的影響。教師良好的情緒能夠感染和引導學生。這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營造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用良好的情緒去感染學生。
1、以愛激情。
渴望得到教師的愛既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也是激發(fā)學生不斷進取的動力。心理學認為:教師的期望和鼓勵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會成為一種外在的行為目標的誘因,喚起學生內(nèi)心潛在的自我價值意識和對崇高目標的追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時時向?qū)W生傳遞愛的信息。比如,課前微笑著向?qū)W生送上親切的問候;課上對學生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做出積極的反饋:如贊許的點頭、真誠的微笑、親切的撫摸、熱情的表揚等,以此傳達對他們的關愛和信任,激起他們對教師的親近感和依賴感,進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愿望和興趣,產(chǎn)生“親其師、信其道、學其道”的學習效應。
2、以情動情。
課堂是師生共同活動的“舞臺”,教師就是舞臺上這部“戲”的總導演,導演要誘發(fā)演員“入戲”,總結(jié)、評定成功之處;教師同時又是“大演員”,與同學平等相處,感受師生合作的歡樂,脈搏與學生始終一起跳。課堂上,教師要滿懷激情的投入教學,把自己融入學生之中,興致勃勃的與他們一起游戲、唱歌、表演等。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富有鼓動性的話語、幽默夸張的表情、形象生動的身體語言,去打動學生,引發(fā)他們參與活動的的愿望,激發(fā)他們強烈的學習熱情,在潛移默化中把探求知識的火花從自己心里移植到學生的心里,從而為他們營造出一種躍躍欲試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二)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寓知識于娛樂中,進行愉快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英語課堂教學必須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較強,因此,教師應針對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盡量運用主動、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開展有趣的課堂活動,使課堂教學聲情并茂,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
三、靈活運用有效、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是形成最佳課堂氣氛的重要保證。教學方法的恰當選擇與發(fā)揮,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與教育藝術性表現(xiàn)的主要形式。一個教師在挑選各種具體情況下的最佳教學方法的能力越強,那么他的教學技巧與技能就表現(xiàn)得越姻熟、越新穎,課堂氣氛就越活躍,教學效果當然也就越顯著。教有定則,但教無定法。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和實際條件,個人的教學風格和特長,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地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
1、在處理知識與技能的關系上,對重點、難點、關鍵性的知識,要精講多練,引導學生拓寬思路,廣開言路,使課堂氣氛既熱烈又嚴肅,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既掌握了知識,又發(fā)展了語言運用能力。
2、在處理新舊知識上,要善于利用已學過的知識來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從而產(chǎn)生正遷移,同時也要善于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復習舊知識,使新舊知識相互滲透,形成整體。
3、充分利用直觀教具或電化手段,來輔助教學,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運用,強化對所學材料的感知,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強化記憶,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科學地利用評價手段,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滿足自我實現(xiàn)
在英語教學中,要重視運用鼓勵性語言,如Very good./Great./Interesting!/Excellent/Thats nice./That is a good idea!/Im glad to hear that./,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習興趣。即使出卷考試時,不是難為學生,不是想法讓學生考不出,而是讓學生感到跳一跳能夠摘到蘋果,多讓他們體驗學習成功的成就感,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具體表現(xiàn)為:
1、要盡量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
每個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視和關注,使自我得到發(fā)揮,自身價值得到實現(xiàn)。這種思想在學生身上,便體現(xiàn)為希望自己能引起老師和同學們的注意,因此中學生都好表現(xiàn)自己,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比如,在語言材料的鞏固操練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起來領讀,充當“小老師”;把學過的單詞編成故事到講臺上講給大家聽;自由搭伴輪流上臺表演對話等。這些活動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喜愛表現(xiàn)的心理,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愉快的心境中理解、鞏固、活用所學的語言材料。
2、要分層次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差異的,有的能力強,有的能力弱,有的反應快,有的反應慢。學生的差異不僅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教師應該認識到這一點,尊重他們的個別差異,實施因材施教。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使學習好的學生感到英語課大有學頭,學習差的學生覺得有信心學好比如,在教新單詞時,對于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他們自己先試拼,拼讀正確后,讓他們當“小老師”教全班讀,給他們充分顯示自己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對于基礎差一些的學生,只要求模仿正確就行了,同時還要豎起拇指,真誠熱情地對他們說一聲:“Very good”,以示對他們“勞動成果”的肯定,讓他們有一種成功的滿足感。在組織學生表演時,對于能力強的學生就讓他們自編對話表演,稍差一些的就讓他們按照所學的對話表演,再差一點的只要能說出對話中的主要句型,或者能唱含有相關句型的英語歌就行了。這樣以來,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了獲得成功的滿足感,而這種成功的滿足感無疑會變成學生學習英語的強大內(nèi)驅(q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