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艷
摘 要: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而禮儀又是思想水平的外在表現(xiàn)。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對小學生的成長道路有重要影響。提高小學生的文明禮儀素養(yǎng)是社會的需要、時代的呼喚,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 本文對當代小學生禮儀教育的困境進行分析,探討小學生禮儀教育的對策。
關鍵詞: 小學生 禮儀教育 困境 對策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儀是一種行為規(guī)范,也是人與人交往的行為藝術。講禮儀是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也是當代小學生的教育要求。身在禮儀之國,就應該做講禮儀的好公民,講禮儀是當代小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只有小學生具有良好的文明習慣,才能構建文明校園。要求小學生在學校做一個三好學生,在家做一個懂文明的好孩子是社會的需要。但是實際上由于很多因素影響,導致小學生行為不文明,因此要加強小學生禮儀教育。
一、當代小學生不文明禮儀的困境
小學生是社會的棟梁,是社會發(fā)展的希望,但是由于不良習慣的影響,小學校園出現(xiàn)了許多不文明現(xiàn)象。小學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可以看到很多小學生隨地扔垃圾、大聲喧嘩、有的學生不喊報告直接闖進教師的辦公室、在公共場合打鬧。這些不良行為已經(jīng)不是個別現(xiàn)象,而是呈增長的態(tài)勢,所以對當代大小學生生進行禮儀知識的普及與禮儀行為的規(guī)范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對小學生進行尊重老師的禮儀教育,如上課時起立,敬禮,上課不要講話,回答問題先舉手,下課要跟老師說再見,等等。
二、小學生禮儀教育應采取的對策
1.要求學生從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入手。
一些學生的行為習慣受家庭教育的影響,小學生最基本的禮儀道德要從尊敬父母、孝敬長輩開始,這些都是文明的最初表現(xiàn)。對父母長輩的孝敬和尊敬師長是小學生能做到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例如,對父母主動問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nèi),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養(yǎng)成有禮貌的習慣。
2.要求學生從愛同學、愛老師、愛學校開始。
校園里,首先,要求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地關心同學,在實現(xiàn)尊重教師的同時,做到學生間友愛互助;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意識到個人是一個單薄的群體,只有當班級力量聚集到一起時,才會發(fā)揮集體作用,在這個集體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互助進步,團結(jié)友愛。其次,想要讓學生熱愛學生生活,熱愛校園,必須得讓學生先了解學生的歷史背景和人文背景,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學校的熱愛,而愛學校從熱愛同學和老師開始,在激發(fā)學生熱愛學校的同時,要熱愛家鄉(xiāng)多一點,以后為家鄉(xiāng)的建設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3.要依據(jù)年齡和心理特點進行。
一般學生中,男同學自制力較差,比較好動,女同學相對要安靜很多,體現(xiàn)出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同學心智存在差異,所以在教育方式方面要針對男女同學的不同特性,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4.優(yōu)化環(huán)境,營造氛圍。
在良好教育環(huán)境熏陶下成長的孩子,對于禮儀規(guī)范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孩子生來具備的品質(zhì)。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禮儀方面知識的時候,可以給學生營造一個好的文明禮儀氛圍。
5.多種渠道,普及知識。
(1)制定規(guī)范
針對學生的心智和年齡段特點,擬定不同的“文明禮儀”評選標準,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特點和年齡段規(guī)范自己的文明行為。對于年齡較小的學生,從使用文明敬語開始,促使學生用嚴格的標準規(guī)范自己。
(2)輿論宣傳
學校的宣傳要利用好黑板報、???、校廣播站等媒介宣傳禮儀知識。校廣播站在宣傳弘揚禮儀教育的同時,要大力表揚那些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在學生中樹立良好的風貌,與此同時,要宣傳文明禮儀樹新風的觀念,在老師的帶領和廣播的宣傳下,對一些表現(xiàn)好的學生和班級進行表揚,使之成為學習的典范。
6.樹立典范,引導方向。
引用名人的先進事跡、思想、優(yōu)秀品質(zhì)和典型的事跡行為,熏陶學生,給學生正確的引導。
學生慣用的思維就是以老師為模板進行效仿,老師的日常行為直接影響學生。因此,老師在教學中需要做到以身作則,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樹立好自身形象,在德智體方面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在學習中自覺養(yǎng)成良好習慣。比如,在校園或者校外,一些學生遇到老師不敢打招呼,而是避開,這個時候老師可以采用先發(fā)制人的方式,和學生打招呼,師生之間做到互助友愛,敢于表達自己,做到文明禮貌;對于遇到的問題和犯的錯,要敢于認錯,勇敢面對自己的不足,老師在嚴格要求自己的同時,對學生要求禮儀為基礎,逐步養(yǎng)成文明的做事風格。在文明禮儀等最基本的品質(zhì)被學生接受后,我們要加強文明禮儀的教學推廣。
加強當代小學生禮儀教育必須從實際出發(fā),以學生為主體,讓小學生意識到禮儀教育的重要性,讓禮儀成為一種習慣、一種修養(yǎng),從而讓學生自覺養(yǎng)成講禮儀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蔣春梅.當代小學生禮儀教育的困境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趙雪.小學禮儀教育實施情況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儒家禮育思想及其實施方法的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