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勤
摘 要: 微寫作類屬于寫作,這種方式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出現(xiàn)在高考的作文中,近年來這種寫作方式受到青睞,出現(xiàn)在高考中。本文就微寫作的特點及如何有效教學進行研究,并提出建議,以期提高學生的微寫作水平。
關(guān)鍵詞: 高中語文 微寫作 教學策略
微寫作就是寫微型的文學作品,要求學生用精煉的文字表達見解或者感情,在高中課堂中有效開展微寫作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積極性。
一、微寫作及其特點
從語文教學的角度審視微寫作,微寫作可以看做是作文的一種,是微小的作文,一般為150到200字,其類型可以是說明性的、記敘性的、議論性的,也可以是雜文的形式。這種寫作的方式更加生活化,更具有時效性,這種作文的寫作對學生的要求較高。
微寫作要求學生要用嚴密的邏輯寫出相關(guān)的事件或者是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同時語言要精練,表達要得體,將這些糅合在200字以內(nèi)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平實的積累的高效檢測。在高考中學生要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思考并完成,需要學生在日常教學中不斷進行相關(guān)訓練。
微寫作的結(jié)構(gòu)與作文結(jié)構(gòu)類似,可以選取某一生活場景,也可以是一個相關(guān)的新聞事件,考查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的理解和反應的能力。同時在寫作中可以凸顯個性,運用在課堂中所學的寫作方法,能夠很好地組織語言材料,獨立構(gòu)思,快速并有邏輯性地寫作。
微寫作的實用性很強,既省時間又高效,是時代發(fā)展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日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這一方面的訓練較少,這就使得學生組織語言的能力不足,邏輯思維能力較差。因此,教師要運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提高微寫作的能力。
二、高中語文微寫作教學策略
1.要求認真審題,選準視角。
微寫作的選材具有開放性特征,這也是語文課程“人文性”的體現(xiàn),這樣的選材便于學生結(jié)合體會說真話,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這就使得微寫作的審題非常關(guān)鍵,如果學生在寫作中不能夠很好地理解材料的深刻內(nèi)涵,學生的作文將會文不達意,達不到寫作訓練的目的。因此,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審題立意。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審題立意的方法,可以從材料的整體著眼,也可以從材料的局部著眼,可以從正面進行思考,也可以從側(cè)面思考,可以正向思維,也可以逆向推理。并依托具體的材料進行訓練,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運用嚴密的邏輯思維進行寫作,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審題能力;其次,在教學中要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在日常的寫作訓練中,很多學生擔心自己的作文不能夠得到老師的青睞,影響分數(shù)。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良好的寫作觀念,即如果作文立意鮮明、審題單位并且語言精練、思路清晰,那么這就是一篇很好的微作文,不必要擔心自己的作文得分,只需要準確鮮明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即可。
2.鼓勵凸顯個性,以理服人。
微寫作要求學生以簡短的文字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立場,這就要求學生在寫作中凸顯個性,做到以理服人。因此,教師需要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著意于學生精神的成長,而不是整齊劃一地要求學生有統(tǒng)一的思想。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文章,而不是按照教師的理解,形成統(tǒng)一的思想。如,教學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用人文精神解讀這篇文章,而不是一味按照教參上的理解解讀。在解讀中學生就能夠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和積累到的語文知識進行有個性化的解讀,給予學生更大的思考空間,充分調(diào)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通過日常的教學實踐,學生在遇到作文材料時,就能夠更加人性化地結(jié)合體悟解讀,而不是機械套用;其次,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學習能力和語文基礎(chǔ)要設置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對于寫作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敢于合理表達見解。對一些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引導學生求穩(wěn),即從自己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寫出真實體悟。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對學生進行微寫作訓練。如,教學《荷塘月色》后,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兩個練習題: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和體悟,寫一篇微作文,談談對“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的理解。這一題讓寫作能力較低的學生來練習。另一題可設置為:談談你對結(jié)尾作者引用的古詩文的理解。通過在教學中有效的練習,鼓勵學生凸顯個性,做到以理服人。
3.反復錘煉語言,以情動人。
微作文字數(shù)較少,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反復錘煉寫作語言,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動人。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古詩文教學,古詩文的語言非常凝練,在教學中如果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課本中的古詩文,那么對學生微寫作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此外,古詩文中蘊藏作者豐富的感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體味作者的深刻的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并在實際寫作中恰當?shù)剡\用。如,學生在表達人生短暫而萬物萬古長青的情感時,就可以化用杜甫的《登高》中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句,不僅恰當表達了自己的情感,而且使文章很有文采;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美讀吟誦”的良好習慣,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到語言的美妙之處,并通過反復的朗讀達到背誦的目的,通過背誦文章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積累豐富的語言,培養(yǎng)良好的情感。并將這種語言運用到寫作中,使自己的文章精練有序,并且蘊藏豐富的情感,以真情實感打動讀者,獲得讀者的認可。
4.注重日常積累,提高實力。
微寫作是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檢測,雖然要求學生寫作的字數(shù)很少,但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很高,無論是語言還是結(jié)構(gòu)都需要精煉有序。因此,這就需要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多注重積累,語文教材中選擇的文章是有限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僅僅是讀這些文章,精讀這些例文就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在當今社會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shù)廣泛運用的今天,學生需要吸收更多新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注重用教材教的同時要注重引導學生開闊視野,解放思想,與時代接軌,思考時代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安排課程進度,給學生留足課外閱讀的時間,鼓勵學生多讀優(yōu)秀的文章,多讀中華文化經(jīng)典的著作;其次,要引導學生多讀一些哲學的、歷史學的著作,加強學生的知識積淀,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能夠?qū)W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滲透相關(guān)的邏輯學知識,幫助學生提高邏輯思維的能力,進而提高語言的組織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
總之,通過探索微寫作教學,可以發(fā)現(xiàn)微寫作教學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對語文教學的重要價值,因此,教師要運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松玉.如何提高語文寫作教學的情趣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274+309.
[2]蔡潤圃,張建梅.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教育科學,2015,04: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