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旭 夏佩 王卓焱
十八世紀機器生產(chǎn)開創(chuàng)了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十九世紀以資本主義國家為帶頭羊我們進入了電器時代,也帶來了電子計算機的出現(xiàn),使未來的人類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二十一世紀成為了新時代的開端,計算機的對我們來說,已經(jīng)普遍的進入我們的生活,就拿我自己來舉例,不管是去圖書館找一些難找的資料、書本等,我得用圖書館的電腦都說引擎;還是平時在寢室用電腦與父母接視頻,以解對家人的相思之苦,平時用電腦的學習就更不用多說了,這都是對計算機的依賴;現(xiàn)在就對老師講課都有了要求,我們上課老師都必須用多媒體給我們上課。我們對計算機媒體的應用還有很多很多。在多媒體不斷發(fā)展的時候,都衍生出很多新的東西,就我接下來想說的移動媒體。
移動媒體主要承載體就是手機,以及后來的iPai,他們使用起來比起電腦計算機要方便很多,我們可以隨聲攜帶,這樣我們可以沒有時間限制沒有地點限制使用。中國人口基數(shù)大,智能手機的到來,使我們更多的人在使用手機,這就給微博提供了適用人群。我們很幸運的生活在祖父輩給我們掙下來的和平年代,我們在這些舒服的日子里,積累了自己的資本,有了資本,所以我們的科技發(fā)展速度很快,如果計算機媒體一味的保持現(xiàn)狀,很快就會被新事物取代,微博的出現(xiàn)并不能說震驚,但卻是必然。其實在微博出現(xiàn)的前后還有一些其他的類似于微博的軟件,例如QQ、飛信、校內(nèi)通等,但是他們都沒有微博成功,在這些市場競爭中,像QQ、飛信、校內(nèi)通這類都對傳播范圍、傳播人群有很大的限制,微博里面信息量大、傳播范圍廣,和不認真的人群交往沒什么壓力,可以真是的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感情,不用像QQ一樣得無時無刻足以自己的形象,維持自己的形象,微博更有體驗感,微博還有很多優(yōu)勢,都是在競爭對手中看不到的優(yōu)點。
以新浪微博為例。微博是借助手機等應用平臺,分享自己的心情、生活照、視頻等。微博是一項草根社交,不管是大明星,教育家還是學生等都可以在微博上發(fā)表自己的東西,可以像QQ一樣發(fā)表自己的心情最近生活狀態(tài),而且在微博上可以表現(xiàn)出自己的個性,因為不用在意別人的看法,這就比QQ上都是熟人,說話有限制的多,像我們一般人很少見到明星,還有對自己比較傾心的作家、一般是聯(lián)系不到的偶像,在微博上我們都能關注他們,看看他們最近的動態(tài),還可以給他們評價,相當于間接跟他們互動。再也不用坐很長很長時間的火車為了看一場演唱會、粉絲見面會等,還給我們節(jié)約了高額的門票費。新浪微博與大量的明星結合,吸引了眾多的用戶,這是QQ、飛信、校內(nèi)通等遠遠做不到的。相對于這些傳播范圍限制在自身軟件,微博就成功地與這些軟件拉開了很大的差距。
“碎片化寫作”是微博最讓人舒心的特點,篇幅在140字以內(nèi),這樣我們寫東西就很隨意了,高中以前我們都是寫千字以上的作文,不管是日記還是周記來時都對我們有字數(shù)的要求,雖然我們寫了,但是我們的心理是不愿意的,而高中畢業(yè)后,我們對寫作練習越來越少,首先我們的寫作水平下降了,寫那么多字的東西我們是不開心的,其次,我們也寫不來,最后,對于那些喜歡文學寫作的,他們寫作內(nèi)容有自己的傾向,有些人希望自己的作品是精而簡的,而不再單純的追求字數(shù)上的多少。所以一百四十字讓他們沒有心理負擔,而是寫寫自己的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點滴、漂亮優(yōu)雅的小短文、幽默風趣的笑話等等,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最想表達的東西。這也是微博剛出道時的鮮明特點,也與其他軟件區(qū)別開來,直到現(xiàn)在這一特點依然不能被忽視。
“背對臉”的信息交互方式,很適合我們當今的年輕人。二十一世紀是一個開放的時代,但是在這個開放的時代,卻出現(xiàn)了新問題,在諸多問題中我們就來說說低頭族,手機黨也稱低頭族,有調查顯示,許多低頭族都是被迫低頭的,就舉個例子來說,同學聚會上我們會閑聊,但是在閑聊中,會發(fā)現(xiàn)其實聊著聊著就沒什么話好說了,因為分開很久了,加上生活狀態(tài)的不同,所經(jīng)歷的事情的不同,沒有什么共同的話題,所以他們選擇在聚會上玩自己的手機,看自己的視頻,甚至低頭睡覺,也不愿意聊天?,F(xiàn)在生活節(jié)奏快,壓力很大,許多年輕的正在工作的人習慣在公交地鐵上低頭,他們的原因也很簡單,第一、他們在生活工作中很累,他們喜歡在公交地鐵上睡覺緩解壓力。第二、他們不愿意讓座。所以他們都成了低頭族,從而拒絕和別人面對面交流,微博中我們并不需要主動和背后的人交流,甚至我們用不著很別人交流,我們就可以開心的看到我們自己所需要的、所了解的信息。加上微博上匿名性和高效互動,微博用戶產(chǎn)生了很大的依賴性,這樣微博用戶就會被微博所被黏住,對于新浪這個平臺來說肯定是好事,因為黏性高,所以新浪微博的用戶具有穩(wěn)定性。但是對于社會來說是不利的,這樣我們的聊天水平會降低,人與人面對面交流也會受到影響,時間長久以后,我們會喪失信心,不利于自身發(fā)展的。所以新浪微博應該想辦法在保持用戶數(shù)量的基礎上,增加面對面交流的機會,就比如說,利用名人對話,鼓勵粉絲與名人面對面的交流,就比如發(fā)一些視頻,然后可以用視頻回應等等這樣的方法。
微博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時候,也會帶給我們一些難題,就兩種主要問題來說,第一種就是虛假新聞。微博不只是一種社交軟件,還對整個社會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涉及到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就像新浪微博上的搶鹽風波,就給我們整個社會、政治、文化,帶來了嚴重的危害。第二種問題就是上當受騙的問題。不管是社會公益還是個人公益,本來都是一件對社會非常好的事,可是在一些真正的公益活動成功后,有些人就會眼紅,然后鉆一些小空子,做一些造假的公益活動,在我們受到一次欺騙后,我們會把受騙的事情發(fā)表還會說給周邊的人聽,傳出的事情,一傳十十傳百,久而久之我們對這樣的公益活動都產(chǎn)生了質疑,不管真的假的,這對社會危害極大,對人與人之間的信賴也帶來了危害。所以對于微博及其今后的發(fā)展就提出了要求。
首先,對于新浪微博這個平臺來說,新浪微博也是重要的“把關人”,新浪微博信息大是他的很重要的內(nèi)容,但是信息量雜,不等于虛假、翻浪的信息。不管是信息在發(fā)表前還是在發(fā)表以后,都應該在第一時間進行檢測,新浪微博應該建立專門的機制,用以把關,對于不健康的、黃色的信息應該屏蔽,對于虛假的新聞,新浪微博平臺應該辨別信息的真實性,防止有人被騙,這是對新浪用戶的負責,也是新浪本身該有的態(tài)度和責任。這樣有利于完善微博運營商的服務,加強其管理和經(jīng)營,穩(wěn)定市場。
其次,對于微博用戶來說,應該提高自己的素質,不單單是對自己負責,還應該表現(xiàn)自己的一種道德修養(yǎng),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我們講究的是素質,我們可以生氣,也允許鬧各種脾氣,但是我們得有素養(yǎng),私人恩怨應該私下解決、理智解決,而不是像潑婦罵街,丟自己的人,讓別人去看笑話。我們還得有辨別意識,很多假新聞、假消息,我們要學會辨別,受騙不可怕,但是受騙后我們要學會改正。我們都是上過學,念過書的人,我們要懂得怎么去做人,我們還要學會保護自己,看見虛假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進行舉報,我們可以對別人進行提醒,甚至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和大家權益,這也是一種成長、一種經(jīng)歷。
最后就是政府,我國政府對于科技的進步,經(jīng)濟的發(fā)展都是大力支持的,只要不觸及到法律、危害到人民,有了國家的支持,微博的生存和發(fā)展都是及有利的。但是對于媒體上的法律在我國并沒有那么健全,所以我國應該完善自己的法律法規(guī),不能讓有心人鉆法律的小空子,給我國人民帶來不便。政府還應該加強監(jiān)督,監(jiān)督新浪微博,監(jiān)督新浪用戶,監(jiān)督虛假信息,把對社會危害的小苗頭在第一時間掐滅。
微博已經(jīng)成為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流方式,對社會影響很大,所以新浪微博今后發(fā)展應該以成為更加公平、開放 的傳播話語平臺,讓微博用戶掌握更多的話語權,發(fā)揮出巨大的微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