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紅 魏建軍 孫震 劉暢
摘 要:本文探討在學生學習主動性、自律性、成績比較差成為新常態(tài)的情況下,教師找到與之相適應的目標教學法、榜樣激勵法、個別輔導法、靈活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法等教學方法,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大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教學方法;機械制圖課;學習狀態(tài)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機械制圖課教師的教學方法要在課程標準、總學時、學生學習狀態(tài)之間找到合適的方法達到三者之間的平衡。本文以某專業(yè)學生為例,探討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教師對應的教學方法。
一、課程研究
機械制圖課是工科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實用性很強的課程。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和空間立體之間的對應關系,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識讀和繪制機械圖樣的能力。
二、學生現狀
1.學習狀態(tài)
(1) 學習主動性較差。學生沒有養(yǎng)成課下自主學習的習慣,筆者做了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調查,結果92人只有9人做了,所占比例不到10%。這種狀況不僅出現在調查的這一次,而是學生學習的常態(tài),根本達不到教學標準的提前預習、課后復習、獨立完成作業(yè)的要求。教學標準要求學生課下用于學習的時間與課時的比約為1∶1。
(2)課堂自律性較差。筆者做了聽課情況調查,還特別提示學生這節(jié)課內容非常重要,結果92人有45人只聽了不到十分鐘的課,占比49%。
2.入學成績與期中考試成績的相關性
目前的主要問題就是教師要在有限的課時內完成高標準的教學任務,與學生自覺性、主動性較差的學習狀態(tài)不匹配。
三、解決辦法
1.重新修訂人才培養(yǎng)方案
(1)增加課時。在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的常態(tài)下,增加的課時用于教師輔導學生完成習題,強制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yè),消化理解課上知識。
但是人才培養(yǎng)方案已經確定了開設課程數量、每門課程總學時數、每學期的學時數、每周的學時數,這個辦法在目前的教學任務下很難實現。
(2)降低標準。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這種狀態(tài)是長期形成的,有些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本著精講多練、夠用的原則,降低課上講解知識內容的難度系數、降低習題的難度系數、減少習題的數量。以在有限的課時內,學生聽懂教師的授課內容,課堂上學生能在老師的輔導下完成練習題為標準。如復雜的截交線、相貫線的畫法,軸測圖的畫法,復雜組合體習題等內容可以適當刪減。
2.教師改進教學方法
(1)目標教學法。運用目標教學法能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一個統一明確的要求。使學生學有目標,聽有方向,在教師的引導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他們能在學習中獲取知識。
筆者在講授階梯剖和旋轉剖這兩種方法時,在上課前先告訴學生要學習的內容,提出目標和要求。在目標明確的前提下,學生能夠很認真地聽課,練習時,積極地找老師批改。這說明新常態(tài)下的學生如果有足夠的課時,合適的教學方法,絕大多數都能夠學得很好。
(2)靈活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法。我提前用CATIA軟件制作了機械制圖教材和習題集里面涉及的三維模型195個,在學生做題時,看到平面的視圖無法想象立體形狀時,及時給學生演示,幫助學生逐漸建立立體想象力。在學生畫圖想象不出來的時候,將模型展示出來,學生立刻恍然大悟,效果特別明顯。
實踐證明,即使處于新常態(tài)的學生,只要老師運用與學生學習狀態(tài)相匹配的教學方法,同樣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過 遜.中職學校機械制圖教學方法探討[J].職業(yè),2013(11):105- 106.
[2]李欣星.高職院校機械制圖課教學方法的探索[J].四川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3):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