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靜文 付穎
近年來,文學作品重新回到了英語教材的案例中。文學語言曾被認為過于單板、不符合時代的要求。隨著交際法的出現(xiàn),文學作品重新作為生成交際活動的催化劑。借助文學作品,強化特定的語法結(jié)構(gòu),鞏固英語知識。廣泛的教材范圍是一條延伸語言理解的途徑,使語言使用者在生活中親歷的過程一樣。隨著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文學作品在英語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使得本文更具有研究價值。
1. 文學作品在英語教學中的必要性
1.1 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教育
文學作品在英語教學具有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教育的意義,在提升英語基礎(chǔ)水平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與素質(zhì)。經(jīng)過教師對一些文學作品的講解,可培養(yǎng)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力,進一步開拓學生的視野??傊?,通過英語課堂中的文學作品教學,可使學生感受到豐富的文學知識以及文化發(fā)展歷程。
1.2 深入了解文學作品的背景
文學作品作為歷史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不同時代的文化縮影,可以更好地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文化背景。因此,通過文學作品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使讀者深入接觸到文學背景,對于教師的英語教學和學習都有著重要意義。文學作品所涵蓋的歷史背景,可以幫助學生很好地體會文字的意境,使學生可以充分了解到文學作品的發(fā)展背景基礎(chǔ)上,對英語的學習與記憶更加深刻,同時也加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1.3 提高英語水平
一般情況下,文學作品中所含有的單詞、語法以及寫作方式種類非常多,學生在學習文學作品的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地吸取文學作品中英語單詞、語法以及寫作方式。比如:遇到文學作品中的新單詞、新語法或者新詞匯,就可以通過和教師交流,并找出解決疑慮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同時還可增加學生的記憶力,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chǔ)水平。
2. 文學作品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2.1 讀完整的文學作品,突出其中的文學意義
一般情況下,文學作品包括人名、地名等語言文化知識,教師通過文學作品的英語教學,可讓學生注重英語知識點的學習,同時讓學生從文學作品中充分了解文學作品背景與知識。當讀完整的文學作品,將會突出其中的文學意義,才能讓學生充分明白其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的背景,從而可使學生通過對文學作品的獨特見解充分評論文章。
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之前,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問題,比如涉及社會、歷史、作者創(chuàng)作作品的背景等。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閱讀文學作品。不斷思索,與學生交流各自的想法,從而才能真正達到學習英語文化知識的目的。
也只有在閱讀文學作品過程中,從完整的文學作品進行感受與體驗,才能吸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在讀完文學作品之后,充分了解文學作品,用新的思想方式和思維模式充分審視自身的民族文化,將自身民族的文化有上升一個層面。
2.2 講解欣賞作品的方法
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在信息時代,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光盤等各種方式搜索國外的文學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將英語教學中的文學課程重點轉(zhuǎn)移到知道學生如何搜集與鑒賞,而不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比如:在英語教學中,學生閱讀文學作品之后,教師要求學生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塑造、中心思想的表達手法等進行進一步研究。通過師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交流,對文學作品的語言風格、情節(jié)安排等進行研究。
2.3 總結(jié)學習心得
總結(jié)學習文學作品的心得是讀書中最可貴之處。學生通過鑒賞文學作品,不僅深化學生對原著文學作品的獨特見解與笑話,同時還可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文學作品中有很多語言藝術(shù)的英語語句,學生通過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不斷總結(jié)文學作品中的精華,才能使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得到升華。這種英語教學方式才可能真正發(fā)揮出學生的跨文化國際交際能力,達到高質(zhì)量的英語課堂教學目的。
3. 結(jié)語
綜上所述,文學作品在英語教學中具有關(guān)鍵性作用,可以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了解文學作品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1] 劉桂影, 李森. 論課堂教學話語的實質(zhì)、價值與優(yōu)化[J]. 教育研究與實驗, 2012(06).
[2] 曾文婕. 西方學習理論的三重突破:整體主義的視角[J]. 外國教育研究, 2012(10).
[3] 仵琳. 可理解性輸入與輸出理論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 群文天地, 2011(06).
(作者單位:湖北武漢市東湖中學;湖北工業(yè)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