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賢孝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生學習的道路上興趣是一個通往成功的階梯,學生只有對某一學科或是某一學習內容感興趣才會下功夫去學習,并努力進行探究,從而把這一學科學好。游戲可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對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方法進行了總結。
關鍵詞: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38-0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都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然而,興趣并不是天生的,是需要有一個培養(yǎng)過程的。興趣是小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數學的重要內在力量,學生只有有了數學學習興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能在課堂教學積極思考、踴躍發(fā)言,才能夠主動鉆研和探索數學問題,善于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到相關的數學知識。學好數學對于學生以后其他學科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必要的。現結合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就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淺談以下幾點:
一、培養(yǎng)學習興趣應遵循的原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但要與學生的知識結構具有一致性與協(xié)調性,要從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求出發(fā),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在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同時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適應性原則。這一原則就是要求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找出引導學生的方向。比如說,現在小學階段,那些小學奧數比賽已經非常流行了。這些所謂的奧數競賽,不符合小學生的學習階段和知識結構,很多題目大大超出他們的知識范圍。但這在校園里卻是一種很普遍的風尚,這種錯誤的風尚打擊了一大部分學生,使他們發(fā)出“數學難”的呼聲。這樣的學習榜樣當然值得肯定,但不適宜在推廣而后實施,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興趣。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遵循適應性原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發(fā)展性原則。在培養(yǎng)小學生興趣的過程中,還要注意遵循發(fā)展性原則。小學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十分緊密,在教學中教師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并結合身心發(fā)展特點,啟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知識結構,既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主要是要聯(lián)系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此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感到有挑戰(zhàn)性,又感覺到好玩和有成效。這樣,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學習中不但能學到一定的知識,又有了繼續(xù)學習的欲望和興趣,為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是實現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目的的。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具體方法
1、采取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調動每位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還相對較差。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這一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多采用直觀教具、投影儀等使得小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授小學一年級“加減法”的時候,可以讓同學們自制一些小工具,這樣課堂上玩耍的過程中就學會了知識,同時也使學生學習變得直觀化和簡單化。同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以所教知識與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為基礎,設計師生共同參與的學習模式,讓所有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其學習的主動性和效率。讓每一名學生都有自己對成功的體驗,老師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來區(qū)別對待,并根據學生不同學習程度和學習能力因材施教,這樣所有程度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將生活情景引入課堂。數學源于生活,而且有服務于生活。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是為了運用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注意在教學中聯(lián)系實際生活,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關系緊密、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這樣,學生就會自然地對數學學習更加有興趣。而且,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也證明,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而且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鍛煉學生“學以致用”。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盡量將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場景引入到課堂來,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在中間穿插一些數學知識,并通過模型、實物等教具,配合多媒體等教育設施,形象而又直觀地引導學生去掌握新知識。
3、在課堂外給學生創(chuàng)造自由的發(fā)展空間。因為小學數學學科本身以理解為主,只要在課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們可以適當地減少家庭作業(yè)。畢竟在如此小的年紀搞題海戰(zhàn)術實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為了保持學生在課堂中的熱情和興趣,盡量不要給學生的課外生活布下陰影。課外作業(yè)以質量取勝,適量的人性的家庭作業(yè)能夠使學生對數學這一重要學科保持持久的正面的重視。所以我們在給小學生布置數學課外作業(yè)時,必須對題量和題型做細致的考察。歸根到底,作業(yè)的意義就是為了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而不是作為懲罰學生的硬性指標。
4、給予學生積極表揚和鼓勵。小學生具有年齡小和爭強好勝的特點以及榮譽感,所以,在教學的活動中,教師要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優(yōu)點來加以表揚。特別是在學生取得進步時,教師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就會使得學生們不斷保持學習興趣。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當學生的見解不完全正確時,教師也要在做出肯定評價的基礎上指出其不足之處,切忌直接否定、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要鼓勵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各種有效方式的運用,努力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熱情,不斷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滕俊鳳.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及課堂教學的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11).
[2] 李月娥.培養(yǎng)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研究[J].華章,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