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斌 楊帆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087
摘 要:針對陜西省高校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訪談、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以高校校園足球存在的優(yōu)缺點為研究依據,通過校園開展的足球課、足球比賽等,大力擴大足球人口,豐富足球賽事,以期達到足球的長遠發(fā)展。
關鍵詞:陜西 高校 校園足球 長期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2(a)-0087-02
中國足球至今仍在亞洲范圍內苦苦困頓,只有不斷革新,方能一改中國足球的頹廢,就在2009年4月,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一場從基礎開始、大力發(fā)展校園足球活動已蓬勃向上地開展起來。目前已經在全國46個城市完成了布點,不過也有,專家們認為,校園足球還面臨著足球場地、政策制度、教練員水平和數量、足球專項經費等無法回避的問題。對此,只有興利除弊,校園足球才能走上發(fā)展興盛大道。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此文的研究的是陜西省7所高校的足球教師和學生。分別是西北大學、長安大學、西安理工大學、陜西科技大學、西藏民族大學、咸陽師范學院、陜西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該研究,查閱有關高校校園足球發(fā)展等文獻,充分了解該課題的研究現狀。
1.2.2 訪談法
通過對學校的體育部領導、足球教師以及國家級足球裁判等進行訪談和咨詢,為此研究打下扎實的基礎。
1.2.3 問卷調查法
首先根據此研究的實際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設計了問卷問題,總計發(fā)放教師問卷28份,回收問卷20份,有效問卷20份。學生問卷700份。
2 現階段陜西省高校校園足球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和比賽分離,忽視體育最主要的競賽功能
這是目前我國高校足球課程存在的普遍問題。很多教師都過于重視知識的講解和掌握,常常以為這是教學的主要目標,而嚴重忽視了“學以致用”才是課程的終極目標。在陜西高校足球教學中學習和競賽脫離,使學生對足球課以及對足球的興趣下降。
2.2 缺乏足球競賽的平臺
陜西高校校內足球賽多是舉辦11人制比賽,“5人制”比賽僅有一所院校開展,每年一次,多是采用3~4周的比賽期,人均每年比賽場次為2~3場,對一個喜歡足球的個體來說,必然嚴重影響他們對足球的熱情和關注。
2.3 開展校園足球,場地和資金短缺
開展校園足球需要“11人制”場地和“5人制”場地,尤其是“5人制”,占地小,人數少,比較容易開展,經過走訪,僅有一所院校有專門的“5人制”場地,對一個2~3萬人的學校來說,足球場地是嚴重缺乏;另外,組織校園足球賽需要經費支持,這其中包括裁判員經費、獎品,組織活動等經費,而很少學校設有校園足球活動的專項經費,另一方面校園足球活動也只有很少的幾家公司贊助的極為有限的經費。因為贊助公司并不看好這樣沒有影響力的球賽。校園足球經費的缺乏,直接影響比賽的宣傳和報道的力度,以及比賽需要聘請好的裁判員,裁判員水平是保證比賽順利完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足球比賽也會經常性出現比賽的運動損傷,醫(yī)療費和保險費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故校園足球還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力度。
2.4 師資匱乏
體育教師是分專項特長的,教師的水平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在很多高校雖有不少體育教師,而足球專項的教師卻很少,而校園足球的開展需要大量懂足球的教師去從事足球方面的教學、訓練和比賽,各個高校在足球專業(yè)方面的教師還需要大量引進。
3 陜西高校校園足球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途徑
3.1 足球教學和比賽一體,構建足球教學新的考核辦法
足球教學新的考核辦法應是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和激勵的一種重要舉措。足球教學考核辦法應該把參加體育競賽和體育競賽成績作為重要的考核指標,學校和社會開展的各項體育賽事都可作為學生體育成績評價的因素,比賽成績作為學生取得體育課成績的重要指標,提高學生參與到足球教學和足球競賽的積極性;所以正視足球競賽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位置,學生們在足球競賽中體會到足球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足球知識的興趣,從而達到以賽促教。對足球教師的考核,也可按照組織比賽的次數、帶隊比賽的成績等作為量化考核足球教師的指標。這樣才能達到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良性循環(huán)當中。
3.2 開展多種形式的校園足球賽和文化宣傳
增加和豐富校園足球賽的形式和競賽的次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賽的機會,經常性地開展7人制、5人制、3人制的比賽形式,學校要對幾個有關部門,如體育部、學生處、團委、宣傳部等協(xié)調統(tǒng)一,成立一個專門組織,給予政策、人力和財力的支持,為校園的足球教學、訓練、足球聯(lián)賽等群體活動的順利開展起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作用,只有校園足球設置一個專門機構,教學、比賽、裁判員培訓等就能蓬勃發(fā)展起來。
加強對校園足球的球星、聯(lián)賽的熱點等大力宣傳、報道,通過球星的引領作用和足球的團結、拼搏等精神,全方位宣傳,普及校園足球文化,成為學生們主要關注的興趣,使足球運動成為學校體育活動的熱點。
3.3 校企結合,吸引社會資金投入
學校的足球場地可在不影響教學,足球群體活動等情況下,可進行有償使用,學校的足球聯(lián)賽等和運動隊均可與企業(yè)聯(lián)系,冠名和贊助,使企業(yè)受益,也可使企業(yè)等利用節(jié)假日進入學校開展足球聯(lián)誼活動,使社會體育與學校體育緊密結合,也能取得十分顯著的效果和社會效應。
3.4 內培外引,彌補師資不足
在推廣校園足球”的工作上,陜西高校在師資方面還應與社會力量緊密結合,這樣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校園足球就拓展了更大的空間和力量。具體做法就是建立了長期的教練培訓班,裁判員培訓班,以及足球專家講座等。同時引進或者外聘請專業(yè)足球教練到學校進行輔導,有些學校已經進行這方面的嘗試了。
4 結語
自2009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正式啟動以來,校園活動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目前校園足球裹足不前,我們要做的就是增加喜歡足球、參與足球活動廣大高校的學生,增加“足球”人口,不斷擴大校園足球活動規(guī)模。但是校園足球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只有通過體育部門、學生處、團委、宣傳等部門的緊密合作、共同參與,校園足球運動才能長遠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東.“校園足球”受困四大瓶頸[N].光明日報,2010-12-29(001).
[2] 張家銘.高校校園足球聯(lián)賽發(fā)展研究[J].才智,2014(24):126.
[3] 林劍.多管齊下促校園足球發(fā)展[N].中國體育報,2013-11-27(005).
[4] 劉荔校.園足球社會化教育體系建構初探廖培[J].青少年體育, 2015(11):33-34.
[5] 青英.為“校園足球”注入企業(yè)關懷[N].中國質量報,2011-12-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