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園園
一般來說,谷類、水果、牛奶、雞蛋是一份理想早餐的好搭檔。然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早餐的時間實在有限,于是,一種“融水果和谷類于一體”的食品——水果麥片就成了很多朋友的選擇。不過,價格不菲的水果麥片是不是真的能集二者優(yōu)點于一體呢?
強強聯合確有營養(yǎng)優(yōu)勢
水果麥片亮點在于將兩類原本營養(yǎng)價值不低的食物組合在一起,使得營養(yǎng)素的種類更齊全。其中,麥片多由燕麥、黑麥、小麥、大麥等制成,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的含量較高,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燕麥含有的特殊膳食纖維——β-葡聚糖,更是一種能降低膳食中脂肪吸收的保健成分。
果干中不止有豐富的維生素,膳食纖維同樣豐富,而膳食纖維對于精白米面吃得比較多的現代人而言彌足珍貴。再者,那些紅色、藍色、紫黑色等顏色較深的水果干,還富含花青素、番茄紅素等抗氧化物質,保健價值更是不凡。
所以,水果干與麥片強強聯合,確實可以提升早餐的營養(yǎng)價值。
含糖量不可忽視
麥片+果干制成的水果麥片有一定的營養(yǎng)優(yōu)勢,然而與水果相比,果干在脫水干制過程中,一些比較嬌氣的營養(yǎng)素如維生素C、多酚等抗氧化物質會有一定的損失。
不僅如此,濃縮之后的果干含糖量大都在80%左右,且是分子量比較小的精制糖,屬于中GI(血糖生成指數)食物,而麥片等谷類食物中原本精制糖含量微乎其微,大都屬于個頭特別大的淀粉多糖。這樣的聯合,導致水果麥片的精制糖含量比單純的麥片高得多,升高血糖的速度比麥片本身快得多,而飽腹感卻不高。例如某款水果麥片的精制糖含量達到15%,大概是草莓的2.5倍。所以對于需要關注餐后血糖、控制體重的朋友來說,吃水果麥片遠不如吃單純的谷類或水果好。
人工添加值得留心
如果認為水果麥片中的食材都是天然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很多成分都有加工痕跡。例如某款水果麥片中的玉米片,其實是用玉米、白砂糖、食鹽、麥芽汁制作而成。再如某款水果麥片中的香蕉片,是用香蕉、椰子油、蔗糖、蜂蜜制作的。這樣,無形中增加了油、糖、鹽的攝入。當然水果麥片的這一切都不是秘密,在其配料表中都會明明白白展示出來,即便是進口食品也會貼有中文標簽,購買時最好看清楚配料表,盡量選擇天然食材混合而成的水果麥片更好。當然,自己用天然食材制作一碗水果麥片也并非難事。
加堅果的水果麥片,當心氧化變質
水果麥片經典組合是各種麥片+水果干,然而有的生產商為了讓產品更有賣點,還會添加多種堅果。從營養(yǎng)角度來看添加堅果固然好,然而堅果類食物脂肪含量大都在50%以上,尤其是榛子、松子、葵花子仁、花生等油脂性堅果脂肪含量較高,其結果就是水果麥片的脂肪含量升高。例如某款麥片的脂肪含量達到11%,這個含量與豬耳、炸羊肉串、豬肉松的脂肪含量相當,而原本麥片或者果干的脂肪含量一般不超過5%。
然而,加入堅果最大的問題還不是脂肪本身,而是其中的脂肪在儲存不當的條件下,例如高溫、光照、水分滲入等,會發(fā)生氧化酸敗。而氧化酸敗的油脂中會產生自由基等很多有毒有害物質。所以,選擇加入堅果的水果麥片還不如將堅果作為零食的方式補充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