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是高中階段重要的課程之一,作為素質教育的組成部分,體育課程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但這一引導作用的發(fā)揮則來自于教學的有效性。在倡導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師應通過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精心設計問題,努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理解知識、運用知識,從而達到通過體育課堂使學生身體素質、意識潛能、運動技能和綜合素質全面發(fā)展的有效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教學理念;興趣;教學環(huán)境;教學模式
一、轉變傳統(tǒng)的高中體育教學理念
新課改要求在高中體育教學中,不能夠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要按照配套的體育教材,明確現(xiàn)階段教學目標的任務,全面結合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體育教師不能只依靠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不重視體育課本的引導作用。當前大多數(shù)高中體育教學中,依然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無法很好地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不利于高中學生的身體健康。所以,學校要特別重視體育教學理念的轉變,要加大對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測試,以促進教學熱情。同時,學校還要建立相關的獎懲制度和采取措施,強化對高中體育教師的監(jiān)督和評估,在此基礎上不斷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進一步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效率。
二、利用游戲教學,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
激發(fā)運動興趣是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因此要采取多種措施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體驗到成功。
在高中體育課中采用游戲的方法進行教學,是提高學生體育興趣的重要手段,能夠使學生愉快的情緒的感染下,不知不覺地進入到體育鍛煉之中。
例如,高中生在學習了排球的基本知識、掌握了基本的技能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排球比賽。學生自由分組,自由安排位置、排列陣型。排球是團隊能力要求很高的項目,學生們在進行排球比賽的時候,會互相磨合,從而學會團結協(xié)作。人員位置的安排、陣型的排列,是排球比賽能否取勝的關鍵,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隊員的基本情況,進行最優(yōu)化的布置,這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水平。因此,高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游戲活動時,要突出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實際選擇合適的游戲類型,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既鍛煉了身體,又提高了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水平。
三、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
在高中體育學習中,學生喜歡一項運動,是其發(fā)自心底的一種體現(xiàn),學校要盡最大可能為學生發(fā)展體育愛好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鼓勵學生加入到體育訓練中。當前,一些高中學校的體育教學設施不完備,教學課程在露天進行,如果天氣發(fā)生變化,正常的教學活動就無法進行,沒有體育教學的良好環(huán)境,無法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潛能。所以學校要重視創(chuàng)造良好的體育教學環(huán)境,以保證體育教學的質量,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高中體育教學中,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就要不斷完善和更新體育教學器材和設備。高中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具備很強的實踐性特點,因而不能把重點完全放在課本上,要重視具體體育運動的特點和訓練技能。學校要積極購置體育教學運用的有關設備和器材,主動為學生新增設備,激發(fā)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和主動性,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課程中。同時,還應定期舉行相關體育競賽,調動師生一起參加競賽,這也是新課改對高中體育教學的要求。
四、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的途徑
首先,教師要在自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了解到學生的愛好,在此基礎上,教師制定一份符合班級情況的教學計劃。這樣做不僅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課程之中,還能在學習之余得到快樂,達到滿足。這樣的課程才能受到學生的喜愛。因此,這還要求老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比如說,教師在進行新課程的教學時,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設置一些情境問答,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增強學生對于體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再比如說,在進行體育演練彩排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幾個組分別進行訓練監(jiān)督,讓組內的同學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不斷對教師講到的內容進行鞏固強化。再者就是教師要制定一個多元化的評論制度。教師在掌握好自己教學的終極目標之后,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容來制定一個多元化的評論制度。舉個例子:在進行1000米賽跑中,教師讓學生完成自己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之后進行檢驗,以此來檢查學生完成教學的情況,通過多次試驗的比較可以得出學生對于自己課程訓練的成果,因此作出正確的評價。再比如說,教師在進行體操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進行相互評論,學生進行分組練習,讓學生之間相互找出自己的不足點并進行改正,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且把易錯的地方單獨挑出來進行細致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互幫互助,還能促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達到雙贏。
體育教學是雙面的教學模式,因此一定要清楚在課堂中處于主導地位的是學生本身,老師只是一個幫助學生促進自己的推動者。在體育課中,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導地位,任何的體育項目都要讓學生參與到其中來,讓學生真正了解體育運動的真諦,促進自己的成長發(fā)育。
總而言之,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要從對教育負責、對國家負責的角度重視和加強體育教學工作。對于體育教育所需的場地、教材、器械等設施一定要進行嚴格的制定和篩選.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要掌握學生的不同特點,拒絕對學生單一化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努力提高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還應再進一步對體育教學中存在問題進行全面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法和策略,滿足學生不同的心理需求,促使其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中。
【參考文獻】
[1]李成偉.漫談新課改視野下的高中體育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2(8)
【作者簡介】
陳萬鐸,本科學歷,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體育教學。